校长物质文化领导力路径探析
——基于学校空间环境建设的视角

2021-12-02 14:24
江苏教育 2021年79期
关键词:领导力办学校长

陆 芳

陶行知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作为学校的“灵魂”,校长是行走的文化符号。校长不仅要有精神文化领导力、组织文化领导力,还需要有物质文化领导力。物质文化领导力具体表现在校长对学校空间环境、仪式活动等实体文化的表达、组织与建构中。其中,校长对学校空间环境建设的领导力是其物质文化领导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校长为让学校空间更优更好地服务于师生发展而对其进行设计、创造、改进的能力,旨在使学校空间更好地成为文化的环境、教育的载体、学习的乐园。对新建校,校长的空间领导力更多体现在参与和领导新校整体规划的设计上;对已建校,则更多体现在对现有空间的优化、完善和利用上。提升校长对学校空间环境建设的领导力,对学校空间施加“教育学”的影响以促进学生优质学习、教师有效教学、学校高效管理,凸显人文内涵,提升办学品位,是校长专业发展的应有之义。

一、学校空间环境的建构要重现学校历史文脉

学校空间是一个文化场,校长的物质文化领导力可以借助学校空间建设打开文脉之门,特別是历史悠久的学校,有必要挖掘其历史文脉,在留存优秀的文化传统中植入时代教育的元素,体现空间育人的新内涵。校长的物质文化领导力让办学史上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内涵外显在校园空间建设中,让“硬环境”成为学校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让学生在文化传统的熏陶下激发历史自豪感和文化归属感。

如江苏省无锡市荡口实验小学,始建于1904年,国学大师钱穆、教育家顾毓琇、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等一代名师都曾在这里乐育英才,科学家钱伟长、《歌唱祖国》词曲作者王莘、漫画家华君武、物理学家钱临照等饮誉海内外的人物都曾在这里得到启蒙开智。为让这一所有着厚重底蕴的学校凸显历史、当下与未来的对接,校长对空间环境的组织与建构施加了具有历史文脉气息的“教育学”影响。校门入口伫立着“老校友”塑像,正面为钱伟长的亲笔题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面刻着钱伟长作词、王莘作曲的校歌《今日幼苗,明日栋梁》;校园里修建了镌刻学校历史文化印记的标志性建筑“养正园”“德寿亭”“慧心池”,以及从老校搬迁移植来的百年香樟、石桌石凳,并以代表学校重要发展阶段的“果育”“鸿模”“怀芬”为新校教学楼命名。置身于这样的校园,亭、园、池、树被赋予了空间文化的内涵与意义,“体”和“魂”融为一体,给师生带来潜移默化的激励和鼓舞。

二、学校空间环境的建构要彰显核心办学理念

在进行学校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设计和建构时,校长的物质文化领导力可以通过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一个核心理念带动整所学校的空间建设。无论是空间架构、活动场地、生态绿化、走廊楼梯,还是食堂宿舍、专用教室、校史室等校园物质形态,都要进行一体化设计,处处凸显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把“一训三风”等价值取向有机融入校园建设中,充分体现学校空间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关怀。师生在这样的校园里行走,心灵会得到净化,思想会受到熏陶,人格会得以提升。

仍以无锡市荡口实验小学为例,传承百年的“养正”校训来自学校创办人华鸿模先生,“养正”校训与“忠厚传家、力行德义”华氏家训一脉相承,是华先生倡导的兴教办学的“根”与“魂”。校训传承至今,早已成为当地载入史册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成为学校核心办学理念。置身于校园,处处可见办学理念在自然人文景观中的渗透,化无形为有形,于无声处体现校长对学校空间环境建设的理解与领导。校训石“养正”大气厚重、字体醒目端庄;学校精神“立公、立德、立志、立行”以石刻点缀其中;“慧心池”流水清澈,“德寿亭”飞檐翘角,亭子底座“梅”“兰”“竹”“菊”“荷”图案古朴秀美,兼具涵养意蕴。还有“养正”工作室、“养正”道德银行、“养正”回收公司、“养正”小书友俱乐部、“养正”红领巾值勤中队,钱伟长少年“养正”创造学院……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校园里。师生沉浸其中,不仅与历史对话,更与人文融通、与精神相遇,充分体现该校的办学追求和教育情怀。

三、学校空间环境的建构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们长期生活所创造的历史文化传统,一所学校的空间环境建设必然会受到地区人文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校长如何使校园空间拥有独特的气质,使其独具一格?除了用历史文脉和办学理念表达外,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与所在地区的建筑风格、文化特色等相适应协调,也有助于创造和形成独特的校园空间。校长要有意识地利用周边资源,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文化内涵,在地域、人文、习俗等方面体现与其他校园的不同,让地域乃至民族文化在学校里可看见、可触摸、可感受,让学校空间有根有魂,让师生在充满乡情乡韵的环境中陶冶情操、传承文化。

比如,苏州第一中学校位于极具园林风格的苏州古城核心区,学校建筑将浓郁的民国风格与苏式风格巧妙结合,校内的“千年紫藤”与有着百年历史的元和县衙成为镇校之宝。行走校园,浓郁的人文、历史、自然与艺术气息扑面而来,整个校园古朴清新,构成曲折迂回、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和谐画面。山东德州德城区二屯镇中学地处古运河畔,学校精心设计了由世界运河、中国运河、运河名人、运河民俗四部分组成的运河文化景观,又以运河文化为载体,筹建了十几大类、两百余件展品的运河民俗展室,涉及运河两岸农业、纺织、编织、瓷器等人文知识,构成独具运河特色的学校空间。这样的学校空间环境使校园不仅是校园,还是故乡;不仅具有美育功用,还具备美学价值。深刻的审美承载着乡愁。在这样的学校空间环境建设中,校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学校空间环境的建构要凸现学校课程文化

环境即空间、课程、教育。校长对学校空间环境建设的领导实践,不仅体现在校园空间、墙壁文化、教室美化中,还在于置身其中的人的理解,要让人去介入、去经历,让空间环境由物理性走向文化性。校长应当从跨学科的视角,尤其是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和建筑学的视角,不遗余力地“发现”学校空间环境的“教育秘密”,把空间环境建设当作物性课程来对待,把“课程种在校园里”。

比如,江苏省天一中学的校园空间环境建设过程,就是空间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学校对空间环境资源进行系统开发,建设具有“水”“绿”“趣”特点的“柔性校园”,形成“空间即课程,校园即课堂”的开放式育人模式。学校坚持把生态校园建设和以生态校园为基础的课程资源开发相结合,建成“中草药科普基地”和“江南植物园”,其间的各种植物都有标牌,中草药还有药用植物标牌。学校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建设“生态农场”,开发建成沿河区域立体花卉农作物带、宿舍区域植物扦插与嫁接培植基地、映天湖沿岸小动物饲养基地、映天湖水产养殖基地、江南农作物栽培基地等,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态课程植物学、中草药农作物栽培、动物饲养等课程基地,学术型、体验型、审美型、环保型等生态课程成为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这样的学校空间,无疑已成为一个更广义的课程空间。学生借助课程与活动,得到了更好地成长。

五、学校空间环境的建构要呈现师生精神印记

校长对学校空间环境建设的领导力还应体现在使校园空间环境具有成长性上,让校园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校园空间环境的设计和建设,不能仅是校长一个人的“独唱”,更应是全校师生的“合唱”,校长要善于让师生参与其中,成为校园空间环境建构的主人,与空间发生互动,让校园空间环境呈现师生共同的愿景,烙上师生生命的印记。

比如,无锡市东湖塘实验小学于2020年由一所百年老校异地新建而来。学校在建筑空间环境的布局、造型、风格,特别是空间文化建设上,充分体现了校长对学校空间环境建设的理解与领导。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在学校两年多的建设过程中深入研究、深度参与,以超越“标准化”思维从全学科的视角进行办学理念、办学愿景、育人目标、特色内涵、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系统思考,为学校空间设计确定独特的“场所精神”,赋予校园个性化的教育理想和生命,凸显学校的思想内涵和师生的精神印记。校长对学校空间环境建设的领导可以借助以下三个方面表达:一是顺势而为,一起规划理想校园。对于学校空间规划,校长虽起主导作用,但还须具有从“个力”转向“合力”的领导思维,自上而下、从下到上,多次循环,使之成为师生的“群策活动”,展示团队的聪明才智,增强向心力与凝聚力。二是造势而起,一起建设个性空间。校长在明确设计思路后,让师生共同成为子项目的“设计师”“监理员”“创生者”。师生不仅建言献策,还亲自参与,使空间环境的建构过程变成师生创作与成长的过程。三是乘势而上,一起创造人文环境。学生站立在学校空间的正中央,须持续加强其与空间的对话互动。如巧妙地留白某些空间,让师生创造并有所珍藏。学校空间有留白才能不断更新增值,才能让师生在曾经生活过的校园留下精神印记。

总之,每所学校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办学历史来自不同的文脉传承,办学理念折射出学校教育的理想与追求,鲜明的地域特点带来不同的风土人情……在进行学校空间环境建设的过程中,校长要葆有成长型思维,提升物质文化领导力,“效法而不效仿”,把空间环境建设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建构的过程,实现校园空间的个性化,体现学校的特色文化。

猜你喜欢
领导力办学校长
我国教师领导力研究综述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企业创新变革中的领导力研究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领导力21法则》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