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指引与着力方向

2021-12-02 11:44李家祥彭金荣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十四五服务业天津

李家祥,彭金荣

(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发展研究所,天津300387)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1]。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和全国人大通过的发展规划中都包括对我国的产业发展思路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的部署,为我们做出思考提供了主要依据。本文仅就重点方面谈些肤浅认识。

1 三个突出战略指引

党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有许多新的重要理论发展和战略部署,决定和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阐述和安排也很多,从战略指导的视角看,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

1.1 新发展格局战略的指引

《建议》被关注的重要之处是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

新发展格局的内容非常丰富,首先需要正确理解的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从字面上看,国内循环、国际大循环、扩大内需、双循环等很多实践和提法在新中国历史上都经历过。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循环基本在国内进行。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经济学界提出了大进大出式的国外大循环思路并进行了讨论,80 年代末国家将此确定为沿海经济发展战略,90 年代末面对东南亚金融危机首次将扩大内需提到战略地位。本世纪初我国开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了世界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广泛进入国际大循环。本世纪第一个10 年,遭遇了世界金融危机,党中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部署,首先一点是转变以往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强调消费拉动。多年来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发生转变,并取得许多成效。2017、2018、2019 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已分别达58.8%、76.2%、57.8%。2020 年因疫情等特殊原因略有下降。

但在新形势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新发展格局与以往的相关经历有很大的区别,从而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也很不同。新发展格局包含的关于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及扩大内需等有着突出的新特点,例如:具有新背景和新需要。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度阶段转向高质量阶段,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与此同时世界格局进行着深刻调整,外部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可以形成强大的内部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就是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2]可见这关系着中国的全局与长远发展。

具有新内涵和新优势。以国内循环为主体是要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靠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尽管我国原有的发展优势在发生变化,但是又在迈上新台阶的前提下形成许多新的优势,如升级的最大和有潜力市场、产业链齐全、新的人力资源等[3]。

具有新支点和新路径。如加强新基建、建设城市群与都市圈、实行乡村振兴,畅通经济循环成为战略任务和重要途径。

正确理解新发展格局还必须把握好另一个方面,即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决不能把以国内循环为主体理解为封闭式发展,误解为不再重视开放,甚至搞一个区域内的自我循环。

上述新的认识和部署都与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密切关系。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使现代服务业的地位大大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在新的历史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性任务,与先进制造业一起关系着我国在新的形势下的生存与发展。二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特别是扩大内需会形成强大的经济循环体系,发展潜力很大,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需要。三是国内国外双循环的相互促进将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既通过扩大开放提升质量,又瞄准国际先进标准补充短板。如,《建议》提出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等,要求降低全社会的交易成本。我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 的比例,已经由1991年的23.7%,下降到目前的14.7%[4],但还是高于发达国家6.5%的平均水平。这是差距,也是潜力,需要从战略角度予以认识和解决。

1.2 统筹发展与安全战略的指引

我国从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开始突出思考经济安全问题,与论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抗击东南亚经济危机密切相关。本世纪以来非常重视,又源于发生世界金融危机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启示。党中央对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多方面阐明和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建议》提出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将其作为战略规划指导思想的组成部分,提升到新高度,贯穿了全文。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予以强调,将其纳入理论创新的内容,指明:“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如果安全这个基础不牢,发展的大厦就会地动山摇。”[2]

对于这方面的顶层设计与新的思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需要切实贯彻,只有筑牢安全的基础,贯彻到现代服务业的各个领域,才能适应新阶段、新环境和新条件的发展需要。如,粮食、能源、重要资源供给方面,金融、网络方面等要确保安全。以种业安全为例,现今我国种业行业缺乏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种业企业虽然众多,但年销售额大的很少。这与该领域研发力度较小、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直接相关。基于其战略地位,要通过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等方面的攻关,防范其成为被“卡脖子”之处。

1.3 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指引

《建议》在分论中首先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1]。党的十七大首提科技自主创新。“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发挥科技创新重点引领作用。党的十九大将科技创新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个新的提法,比自主创新的针对性更强,标准更高。“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2]。发展现代服务业非常需要落实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思想,既包括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针对突出挑战解决“卡脖子”问题,也体现在生活性服务业方面提升水平与质量,从而满足人民高质量生活的需要。《建议》在谋划“十四五”时期和长远发展时提出了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目标,要求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在2035 年取得明显实质进展。这样强调和部署共同富裕在党的文件中还是第一次。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迫切需要现代服务业的自立自强来落实。

2 三个突出着力方向

具体说,现代服务业是指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它既包括伴随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改造升级和经营模式更新而提升后的传统服务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十四五”时期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说明了战略指向,而且还从实施的角度指出了具体着力方向。结合天津实际,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提供新的需求和前提条件

《建议》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方面突出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任务,要求“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4]。

自2008 年发生世界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作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并取得了成绩。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我国起步于20 世纪90 年代,落后于美国数年。经迅速发展,2018 年专利数量领先美国、日本,人工智能企业在2017 年时就居全球第二位,总量2 542 家中,美国1 078 家,占42.4%;中国592 家,占23.3%;其余872 家分布在瑞典、新加坡、日本、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和印度等国。天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已形成了以信创产业为旗帜,以智能科技为引领,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为重点,以高端装备、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为支撑的新动力和新支点的蓬勃发展态势。2020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26.1%,比2019年提高了5.3 个百分点。建成5G 基站2.4 万余个,全市移动宽带下载速率、固定宽带下载速率双双跃居全国第3 位,被国家授予“宽带中国”示范城市。麒麟操作系统连续9 年位列中国Linux 市场占有率第一名,软件产业收入超过2 200 亿元,增长17%以上,增速在全国主要省市中排名第一。高端装备产业形成了以海工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机器人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辰星公司并联机器人全国占有率排名第一[5]。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密切相连甚至呈现某种交融。在我国,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平台、以拓展供应链增值服务为核心的服务型制造业正在发展壮大,企业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前沿制造技术在供应链内及供应链间实现服务化的水平不断提升。调研显示:倡导服务型制造体现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向,现代服务业呈现出“跨界融合”的新态势与特征。从这种意义上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在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时,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新型终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带动服务计算、知识图谱等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技术基础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人工智能将在金融行业、物流领域加强推广应用。在天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全面提升商贸物流档次和水平。可见,发展现代服务业将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前提。

2.2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指明发展重点,明确高质量发展走向

《建议》还直接部署了发展现代服务业。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要求“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法律服务等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在生活性服务业方面,要求“推动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4]。《建议》还在推进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改善生活品质等有关方面做出了更具体的部署。这些都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新阶段更为聚焦,认清建设高质量现代服务业的用力方向。

以健康服务业为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已印发《“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 2030 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50 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并从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等29 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天津的中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是经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6 个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之一。天津互联网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平台、中国智慧中医药谷等一批大健康领域优质项目落户。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建设团泊院区,预计未来可以带动服务业的数十亿发展,满足人民的急迫需求。

2.3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坚持制造业立市和形成双城发展格局,显示天津发展现代服务业前景广阔

天津发展现代服务业有着历史优势和现实需要。天津制定的“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有许多新设计。其一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域商贸中心城市。这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直接部署。天津蕴含着丰富的商贸基因,是近代国内最早的通商口岸和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十四五”期间,天津市将充分利用区位和港口优势,提升区域商贸流通枢纽功能,打造东北亚新的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和链接洲际的货运枢纽机场,增强服务辐射我国北方的能力。同时,通过打造标志性国际化商业中心、引进多元化国际消费品牌、推动老字号传承创新等方式促进商业繁荣,建设国际文化旅游消费目的地和北方会展中心城市。可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将加快培育内需体系,直接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天津制定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被视为突出亮点的,一个是“制造业立市”,另一个是“双城发展格局”,都与发展现代服务业密切相连。

坚持制造业立市需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着力构建“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建设制造强市。过去曾有一种认识:天津发展主要是慢在服务业上,服务业发展所占比重不够高是因为制造业发展太快了。产生此种想法有当时的背景,但不符合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定位。天津是工业重镇,突出的定位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以制造业立市正是准确把握了城市现有产业的优势与发展需要。天津在工业门类的全部41 个大类中占39 个,207 个中类里占191 个,是全国工业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但制造业在发展环境、条件和产业效率等方面依然有不少短板。如从总量来看,制造业存在着大而不强、分量逐年萎缩的问题;在信创产业方面,天津拥有像麒麟操作系统、飞腾CPU 等优势企业,可是产业规模小、产业生态尚未完全建立。“十四五”时期,天津要把发展制造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到重要位置,将打造信创产业集群,建设“中国信创谷”,人工智能先锋城市,不断向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迈进。这并非不重视发展服务业了,制造业立市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包含着现代服务业;天津的“十四五”规划专门部署了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制造业立市条件下要求更高了,任务更重了。

天津“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优化城镇空间发展格局,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这是天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双城格局将推动城市发展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形成“组团式”空间布局,避免城市发展“摊大饼”的弊病,这意味着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大有可为。作为天津中心城区的“津城”,将打造中央活力区,形成若干现代服务业标志区,明显提升现代服务功能。作为滨海新区的“滨城”,虽然历经几十年的拼搏,特别是在2005 年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后实现快速发展,但还需要在高质量发展和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部署方面作出新的谋划。按照城市标准规划建设“滨城”,将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使之成为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新城。因此,天津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十四五”时期迎来了新的机遇,具有着广阔的前景。

当然,在新的历史阶段,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一样,也面对着来自外部与内部的诸多挑战。虽然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国际经济联通和交往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会被疫情所改变,但是世界范围内产业链、供应链可能出现区域化、本地化、多元化、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世界格局的深刻调整将给我国带来许多不确定性。现代服务业还有许多不适应国内高质量发展需要之处。这些可能直接决定今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点与进程,或者间接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变化而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与趋向。可见,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现代服务业的走向,必须密切关注国际环境的变化,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新矛盾新挑战,积极探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经济全球化新阶段的新规律,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保持战略定力,弘扬勇于创新精神,从而在实践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确保完成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任。

猜你喜欢
十四五服务业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做好服务业 做强鱼文化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天津卷
《天津之眼》
《天津之眼》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