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方
旧时苏州的生活用水主要是河水、井水,苏州城区居民开始用上经消毒的清洁自来水,是在新中国成立后。
苏州属水网地区,河网密布,早期大部分百姓就地直接汲取河水饮用。2500多年来苏州古城区一直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双棋盘格局,方便了城内居民用水。正如唐代诗人杜荀鹤所作《送人游吴》诗中描述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这正是苏州独特的水城风貌。然而随着自然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清代后期起,苏州城内河道屡遭填废,河岸侵占严重,河床淤塞,流水不畅,城内又没有独立的污水排放系统,城内河水水质逐步下降,部分河段甚至出现黑臭现象,已不能饮用。
于是,城内很多居民开始饮用由车船装运来的外城河水。清宣统三年(1911)四月,江苏巡警道曾因“城内河道淤窄,水不清洁”,而照会当时的苏州商务总会,晓谕当时苏州城内的60余家茶馆水灶“务须雇备船只运载城外清洁河水,并报明经过水关,以凭查验”,并规定“大茶馆每户一船,小茶馆水灶或二三户共用一船”。当时,也有使用装有木制水箱的小车从城外运水。据《苏州城市河道志》记载:“城外水尤以胥江水为佳,因其源于太湖,水质较好,农民取之,船运至城内出售给居民饮用。”
苏州使用井水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考古发现早在6000年前,苏州先民已饮用井水,并熟练掌握了掘井技术,在唯亭草鞋山遗址和昆山绰墩遗址的马家浜文化遗存中都发现古井;上世纪70年代曾在阊门和娄门附近发现过一批战国土井,之后又在市区基建工地发现过数十处汉代陶圈井;1974年澄湖围湖造田工程中,挖掘出崧泽文化时期的古井150多口;在长桥西塘河的水利工程施工中,于河床底也发现类似澄湖遗址的古井200余口;2001年苏州市文管会和博物馆在独墅湖东部湖底发现古井群,发掘出古井450多口,古井的时间跨度从5500年前的崧泽文化时期一直延续到800多年前的宋代;2003年9月下旬,苏州博物馆和吴中区文管办再次对甪直澄湖遗址进行发掘,发现古井402口。苏州市区也多次发现古井:1970年在人民路东吴丝织厂出土汉井3口,1983年在新庄发掘出东周水井3口,1984年在盘门三景的梧桐园挖水池时发现唐井1口。
新中国成立前,城区的民用水井除一批古井外,大多是清代和民国年间设置,除部分居民饮用河水外,大部分居民都是饮用浅井水,这些井的井壁多为砖石砌成,水井在苏州城内可谓是星罗棋布。大街、小巷开凿有公用水井,居民家中亦开凿自备井,一些深宅大院内水井多达五六口。
据《苏州城市河道志》记载:1935年,苏州古城内共有水井8678口,其中:公井淡水326口,咸水66口;私井淡水6545口,咸水1141口,自流井33口。这些井一般都是浅井,公井距地表5至10米,户内自备井则深不足5米的居多,渗入的亦是地表水,且因这些浅井建筑简陋,易被污染。1940年8月至10月,侵占苏州的日军为了解地方情况,由日本医学同仁会苏州防疫处对城内221口公共水井作过一次调查,进行了包括物理学、化学、细菌学等共20个项目的水质检测,结论是:大体适于生饮的6井,煮沸后适于饮用的64井,过滤煮沸后可饮用的30井,余下的皆不适饮用,占比超过一半。
新中国成立后,苏州市区的水井已逾万口。为保障居民的饮用水安全,苏州市政府组织了水井的修整、疏浚和消毒,每年卫生防疫部门都通过街道和居委会定期向居民发放装有消毒药品的缓释器具,投放于水井中进行消毒。苏州城内的民用水井,曾经较好地为居民提供了必须的生活用水。
水质好的井水清甜,四周居民会争相前来汲取。因井水温度冬季比地面温度高,而夏季则比地面低,使用井水洗涤时,感觉是冬暖夏凉,因此大多数居民都钟爱使用井水清洗衣物。在炎热的夏季,居民家中的自备井更成了最廉价的天然冰箱,到了晚上往往会将吃剩的饭菜放在篮中,系上绳子,悬吊至水井中的水面上避免变质,或把西瓜、香瓜等装于网线袋里,吊放到井水中冷却一段时间,再取出食用,更加冰爽可口,与储存于冰箱的效果相差无几。
但是由于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尽管卫生防疫部门每年对水井消毒,可是适用饮水的水井仍逐年减少。不少水井因水质污染,亦相继失修坍塌。1978年水井消毒时,苏州市区尚有水井5万余口(含郊区),1983年减至不足2万口。
随着社会发展,居住条件逐步改善,居民入住供水供电等设施配套的住宅比例不断提高。自来水普及之后,居民饮用井水日渐减少。据市防疫站统计,1979年城区饮用井水人数占60%,到了1985年,已降至10.3%。
至2000年,苏州市区自来水普及率已达100%,居民饮用水已全部用上了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高品质自来水。虽然城区的一些小巷中仍保存有少量的公用水井,但只是用于洗涤,不再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