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时代下高职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1-12-02 09:12张琳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机械类互联网+核心

张琳

(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吉林 长春 130103)

0 引言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机械类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之一,为提高机械类人才技术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职教育中,各类机械基础课、实训课、专业核心课都对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它在学生能力全面的提高中发挥的作用更是重中之重。高职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机械操作技能,提高他们对于特殊机械的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在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加强机械类专业课程的建设工作,可以让本专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同时自己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利用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术本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的升级,高校机械专业发展要想跟上“互联网+” 教育时代发展步伐,就必须大刀阔斧地开展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工作。“互联网+”教育作为目前信息化教育发展所必经的阶段,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高职院校要想在优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开展一流的机械专业建设,就有必要开展“互联网+”教育与机械专业核心课程深入融合的研究工作,让“互联网+”教育时代下的新技术、新理念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教育。高职院校开展“互联网+”教育与机械类核心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改革工作,既存在很多想象不到的挑战,又存在促进教学改革创新、提升行业新鲜生命力的发展机遇。我们只有认清当前机械类课程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弊端,结合“互联网+”教育的教学优势,解决老问题,提出新想法,才能更好地开展高职机械类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工作。

1 高职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的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

1.1 信息化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模式传统

机械专业作为高职院校开设的老牌专业之一,发展历史悠久,多年来在一直传承着传统专业建设的理念。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机械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还是延续升级专业基础课程,强化实训课程的思路,采用多年来一直沿用的传统教、学、做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中很少会涉及到当前“互联网+”教育模式中提出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传统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的授课工作中,实训类课程突出“动手”,课时比例偏多,理论类课程一带而过,“教”少“练”是常态。虽然这种授课方式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他们的实践技能,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学习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导作用[1-2]。同时它也忽略了学生在技术学习后期理论知识推动技术学习的重要性。在当前信息化教育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推进学生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技术方面显得有些脱节。教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知识技能,让其系统地开展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学习。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亲力亲为,把很多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大量的知识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也会很认真地把所有知识记录下来,进行“消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课上头脑的“知识容量”是多少,有些教师会认为“讲完了就是学会了”,同时,有些学生也会有一种“写下来了就是我学会了”的想法。目前来看其实不然,这两种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已经不是最为有效的教学与学习方法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师与学生都要结合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与学习工作。只有与时俱进跟上教学信息化发展的速度,才能更好地获得新知识、学习新技能、掌握新本领。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当前各高职院校机械专业信息化教学手段落后的现状,开展基于“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改革工作。

1.2 学生个体差异得不到教师重视

目前各高职院校在机械专业核心课程的授课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式都比较统一,这就使学生的个体差异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每名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的优点,也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我们可以直言不讳地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理论基础都比较薄弱。所以很多学生选择强化自己的技术本领,放弃本科教育选择高职教育,这就为高职教师在学生的教学环节上提出了一个难题。学生本身不喜好理论知识的学习,但又不得不从事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必须把这个看上去矛盾的问题解决好,如果学生不能在教师“教”的教学环节中理解、掌握理论知识,那么他们在之后理论联系实践的环节中,学习效果也不一定会尽人意[3]。由此来看,教师必须摒弃以往“大锅饭”式的教学方法,要积极运用当前“互联网+”教育资源的优势,开发和构建具有创新性、能够满足学生个体差异性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的课前预习工作。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把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先弄明白,并在这个自学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互联网+”创新思维。但是,由于“互联网+”教育在我国推广和开展的时间不是很长,所以有一些院校并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教学。有些教师也只是应付式的开展此项工作,名义上的互联网教学,实质内容还是以前的内容,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深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参与这项工作的一部分教师的年龄比较大,虽然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功底深厚,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和习惯已经灌注到了他们头脑之中,并且他们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也不尽人意。他们不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这也就导致了他们所教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符合“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学发展要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改变老教师的传统思想,帮助他们提高运用新技术、掌握“互联网+”教学的能力[4]。

2 “互联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线上资源的建设途径

2.1 “互联网+”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互联网+”新型教学模式下高职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可以通过搭建和运用“互联网+”线上教学平台的方式,把“互联网+”教学模式作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主要载体。这种学习模式不仅形式新颖,是当前最受师生喜爱的教学模式之一,而且通过“互联网+”新型教学模式开展的机械专业核心课程的线上教学工作,可以让师生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教师课前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和他们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提前制作学习视频,通过在平台上传与学生进行分享。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以及时间安排情况,在自己合理的时间内学习教师分享的学习资源。教师结合“互联网+”教育模式开展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的教学工作,可以使教师和学生都能自由地开展学习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对于核心课程中包含的一些技术重点或者难点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教学的方式,结合仿真软件,把知识的重点、难点内容通过视频或者动画的形式为同学们答疑[5]。

2.2 “互联网+”教学资源的开发

机械类核心课程教学资源是开展“互联网+”线上教学的关键部分,教师要想让学生掌握好机械专业核心课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就必须自己亲力亲为去上传海量的课程教学视频资料、动画图像资料、音频资料等等具有代表性的学习素材,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教师不仅要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而且还要加强学生学习资源配套学习资料库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包括机械专业核心课的课程信息、课程相关资料、课后练习、实训操作视频、课程各章节考试等环节的内容。教师只有通过对各门专业核心课进行合理地规划,才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准确地查找出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满足自己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同时,学生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自己在反复观看教学视频的基础上,提前熟悉实验操作的步骤,掌握技术要领和理论核心内容,为以后开展专业技能核心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将“互联网+”教育模式与机械类核心课程结合起来,不仅能巧妙地实现课程中重点和难点内容的学习,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核心课实训环节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帮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多种方法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猜你喜欢
机械类互联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机械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定量分析计算若干问题探讨
机械类“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机械类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