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实验中项目分解法的应用分析

2021-12-02 09:12卢植衡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知识点函数模块

卢植衡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艺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0 引言

大多数院校在进行计算机知识教学时,过多的以理论知识作为传授重点,要求学生能够切实掌握运算方法、数据类型、语法规则等,导致学生对抽象类的概念难以有效理解,不仅不利于相关知识的灌输,也达不到高效应用的教学目标,因此只有将实验项目和教学实例有机结合,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加强项目分解法的实际应用,才能切实保障教学质量。为了使项目分解法的运用对策更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首先要对其具体内容进行全面了解。

1 项目分解法分析

项目分解教学法虽然将各类实验内容进行拆分,形成多个知识单元,但整体上仍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常会要求学生按照各阶段的学习重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每个学期至少会有2-3次的实验整合,使零碎的实验内容形成完整的项目,以此帮助学生对程序设计的理解不单单只停留在简单的语法研究和模块分析上,而是将注意力放在问题本身上,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大幅度提升,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起项目开发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从而更好地投入到编程设计当中,丰富自身的实际运用经验,加快知识吸收的效率。

2 当前教学过程中项目分解法运用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是当前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虽然大部分院校的教师教学水平极高、理论知识相对丰富,但通常缺少在公司实际工作的经历,对系统的开发经验不够充足,因此在进行计算机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大多只是将课堂讲解的内容进行巩固与延伸,没有切实起到强化理论知识应用的作用。二是教学工作安排不够合理,相关实验题目缺少实用性,这通常是由于教师没有进一步明确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的单方面知识灌输为主,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无法充分发挥。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教师采用的改革方案大多为预先设计综合性实验,建立一个较为庞大的运行系统,再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将其分解成多个模块,之后按照系统后台的相应功能将有所关联的知识点进行组合,使学生能够在此类教学方式中产生学习热情,提高主动学习的效率,成为实验项目的主体,而教师则起到辅助、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解与疑惑。但此类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在低年级的学生中无法高效展开,由于功能模块的操作要求较高,如果学生尚未全面掌握实际相应知识点,便难以将各模块的内容有效联系起来,进而使项目分解法失去了实际意义[1]。

3 在计算机实验中应用项目分解法的具体对策

3.1 制定分解项目

为了进一步明确项目分解法的应用对策,本文将以选课管理系统、商品进销存管理系统作为项目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通过面向过程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进一步细化编程语言的设计流程,实现代码功能,使复杂的项目被有效分解成多个子项目最终完成目标功能的完整呈现。

3.1.1 分解项目一

程序类设计课程包括:NET应用程序开发、Java编程、网站规划、VEB程序设计、C++以及数据库的应用原理等。以C++的集成开发为例,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学生实现操作系统的登录功能,要求信息管理程序能够通过登录不同的界面输入账号与密码,完成相应信息的分门别类,并根据不同用户展现不同的管理菜单和功能界面。同时为了简化此类问题,方便学生进行相关操作,可要求编程代码直接放在主程序MAIN中实现,该项目部分需使用SWITCH 语句进行身份信息的匹配,并通过WHILE 语句控制完成相应界面的呈现。其次要实现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功能包括:信息查询;信息内容的增、删、减、改。同时还要确切体现一下几类函数:主控函数c_main(),需使用while和switch结合的方式来完成课程的选择操作;find_c()函数,能够根据想要查找的课程找出对应的数据,使专业、学期、年级、课程等信息显示在操作界面上;insert_c()函数,能够在课程数组中进行新课程的插入,并返回添加数组的元素个数;update_c()函数,可在课程数组中找到对应课程名称的信息,从而使新的课程信息能够精准进行替换;del_c()参数,通过课程描述信息找到相应数据并完成删除。再次,要完成教师基本信息管理功能的实现,包括:教师信息的查询、存储与输出。其功能参数基本与学生信息管理部分的一致,区别在于新增了p_all_t()函数,用以显示所有教师的全部信息。最后要完成课程信息管理功能的展示,包括:课程查找;课程信息的增、删、减、改;课程信息的保存。其主要参数分别为:se_main()函数,根据课程类别进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划分,并进行分别显示;p_all_se()函数,用于显示本学期的选修课程;p_select()函数,能够实现课程的重新选择;save_s()函数,能够完成课程信息的存储[2]。

3.1.2 分解项目二

以当前发展势头较为迅猛的Java语言作为分析案例,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时,首先要让学生们明白计算机课程要实现怎样一个整体,使学生感受到此类内容带来的实际作用,从而产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更好地完成自主化学习。而且还要帮助学生了解项目分解后的各类模块要实现怎样的功能,不同的功能对应的知识点有哪些,如何高效利用语法类型和编码规则完成相关操作。之后完成区域模块的重组,将其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实现整体统一。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会使学生在计算机实验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同时也加深了对操作系统的理解度,使学习目标更明确、更具有方向性。其次要针对不同控件,明确相应的知识点并结合项目案例进行大量操作实验。比如: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需要运用类的访问与封装、重载、集成与覆盖、接口与多态等知识,并辅以五子棋游戏中继承关系和ERSBOX类的相关案例,以供学生在上机实验时使用;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则需要使用基本的窗口类、GUI构件类、布局管理、菜单系统、AWT与SWING等知识点,加入简易文本编辑器、统计图等项目案例,提供学生准确的参考对象,提高设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网络编程,需使用IP地址、URL网络应用、网络通信等技术,并辅以双人对战模式的网络游戏进行案例佐证。最后,当教师按照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教学后,还要按照不同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差异性进行项目结构的完善与健全,使其符合实际应用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

3.1.3 分解项目三

以商品进销存管理系统为例,在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开始阶段,要将整体系统分解成用户登录界面、员工信息注册、商品信息修改、商品信息查询、商品信息统计、商品信息的导入,输出与统计、系统的B/S部分、系统的异常处理部分、商品视频展示、系统的数据库访问、系统的内部通信等项目模块,并按照不同的知识要点和所需掌握的重点内容进行分层次教学。比如:登录界面需要使用JAVA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运算符、表达式、函数等知识点,要求学生能够理解JAVA的基本概念,掌握JAVA软件的操作步骤;员工信息注册则需明确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相关方法,可以有效使用巩固窗体、标签等基本控件;信息的查询、统计、修改,则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文件的输入与输出、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数组等知识,并合理使用IF、switch、for、while等语句;系统功能实现,则要求学生掌握多媒体、数据库、网络编程、applet等知识内容,并熟练使用相关编程技术,从而完成更深层次的JAVA知识拓展[4-5]。

3.2 明确应用条件

项目分解法的基本思路即是提出问题、简化问题、拆分成模块、掌握相应知识点、找出对应案例、使其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合理的运用到上机过程中,不仅能进一步加深相关知识的固有印象,强化内容记忆,还能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完善。通过对当前项目分解法的应用调查不难发现,项目模块的规模过大、过小,功能过多、过少、设计的知识点太深、太浅都无法满足目前的教学需求,如果不及时进行相关问题的处理,会导致分解后的模块内容不适合每章节的教学课程,无法充分发挥教学效果,使实验教学大纲与教学进度严重不符,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吸收。因此教师要做到相关内容的协调一致,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长,从而完成差异性教学,进一步提高对项目难度的把握和对开发功能的细化,并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明确其产生的具体问题,以此更好的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丰富自我,具备充足的开发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针对产生的特殊情况制定良好的应对措施,并将收集、统计的项目积累成项目库,以供学生进行选择,找到适合的参考对象,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此外,每个子项目的开发过程都需要学生组成小组,进行组内讨论,之后设计出符合分配任务标准的功能模块,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增进彼此之间友谊度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养成互帮互助的精神,由成绩优异的学生带动编程能力较弱的学生,完成共同进步。

4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项目分解法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当前教学过程中项目分解法运用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将其应用在计算机实验中的相关对策,以此帮助学生完成全方位的教学培养,能够切实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掌握高质量的编程技术和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丰富个人的研发经验,可以高效的将课堂教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知识点函数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二次函数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