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军祥
(天水市麦积区新阳中学,甘肃天水 74103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一种观点曾经引起教育界的广泛重视,这种观点就是有效教学。很显然,对于有效教学而言,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字就是“效”,不同的教学理念对“效”的理解不同。然而,无论是传统的基本知识、基础技能(以下简称“双基”),还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维目标,它们都是有效教学中应有的内涵。现今,人们开始追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科教学中追求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应当是有效教学的内涵。对于高中生物学科而言,有效教学当然还有其独特的含义,理解这层含义并在教学实践中面向核心素养开展有效教学,才是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此,笔者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思考。
核心素养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后者的上位概念,对前者的理解强调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培养,对后者的理解需要依据《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的定义。根据定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要素。一般认为,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既要引导学生开展高效的学习,又要结合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认知的全方位发展。除了宏观上的理解,探究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内涵还需要一定的微观视角。显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理解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内涵应基于对上述四个要素的解读。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必须具有清晰的核心素养目标。有了生物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才会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明确指向。当然,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意味着放弃原有的教学传统,双基与三维目标的达成依旧是当前高中生物课堂的目标。只有将它们与核心素养结合起来,才能满足培养核心素养的需要,这也是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需要。
二是高中生物知识的建构过程即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过程,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基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研究学生的知识生成过程并思考在这个过程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这构成了生物有效教学的过程性保障。
三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必须融合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指标。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作用不言而喻。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既要重视传统目标,又要重视核心素养目标,融合这两种目标后形成的评价指标,对有效教学的达成至关重要。
以上三点认识从目标、过程及评价三个维度,探究了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内涵,明确这三点内涵能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指明方向。
显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应是高中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当前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核心所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参与社会、适应生活的基本能力,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为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塑造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通过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渗透,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笔者将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这一内容为例,谈谈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针对这一内容的教学,教师不妨在问题的解决中建构起学生的知识网,可以向学生提问:“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正常体温都是37℃左右,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一个人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时,需要补充含盐的水或者喝电解质饮料,这又是为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从生物学科的角度来寻找解释,本质上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学生在寻找解释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科学思维”。因此,这一知识的教学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密切相关。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展示某学生家庭成员的一日体温变化表,引导学生对内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思考。
数据表明,不同家庭成员的体温并非完全一致,同一年龄阶段不同学生的体温数据也会有所不同,同一个人在同一天不同时刻的体温也会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能够主动对“内环境的稳态”展开研究。实际上,在学生研究的过程中,他们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如有的学生会发现,不同主体在不同情况下的体温会有所变化,但是变化幅度又不是很大,一般来讲不会超过1℃,这能让大多数学生联想到另一个生活常识,即人的正常体温都在37℃左右。学习内容中的新认识与生活常识发生碰撞,自然衍生出“稳态”的概念,由此,学生能够理解人的正常机体可以通过调节作用,让各个器官和系统协调活动,从而共同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人体的这一认识是否同样适用于其他动物?通过对这一问题展开探究,学生能够加深对“稳态”这一概念的理解。
从有效教学的角度来看,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生活常识与学科知识的碰撞,教师可以加深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认识;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来看,教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与科学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以上的教学过程主要阐述了教学设计与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从教学评价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应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根据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要素,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追求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学,将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作为关键的引领性指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建构的时候,必须思考借助哪个知识点可以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借助哪个知识建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进行怎样的知识拓展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事实上,对高中生而言,他们原本就具备理性思维的特点,也有一定的社会担当,生物学科教学正可以通过学生自身的知识和学科特征,激活学生的这些特点。
由此,笔者发现将核心素养作为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中生物教学改革,因此,生物教师应该重点加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创新。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了核心素养导向,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核心素养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这样核心素养自然就成了丰富高中生物教学内涵的引导力量。在笔者看来,所谓“有效教学”中的“效”也源自于此。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有效教学要坚持以核心素养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评价三个角度,细化有效教学。有了这样的认识,高中生物有效教学就既能从理念角度上被建立,又能从实践角度上被实施,这显然是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