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形势下开展少先队活动的思考

2021-12-02 06:52:30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沈燕琴
少先队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队员深度疫情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 沈燕琴

2020年春节,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超长假期中,各地学校都大力推行线上教学,线上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只不过这变化的是学习环境、学习形式,不变的是教育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线上教学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科学防疫的知识,更要利用这段防控阻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引导队员深入思考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向战“疫”中的榜样人物学习,增强队员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共性认知:让队员触摸到问题的表面

在这个疫情形势下的特殊假期,不少学校都布置了与之相关的学习任务。一般是这样的:给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写一封信;设计一张防疫小报;用书画诗的形式表达对最美逆行者的赞美;录制一个小视频,亲身出演,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这样的线上德育活动在各学校公众号遍地开花,引得社会各界纷纷点赞,红领巾关心时事,以英雄模范为榜样,争当战“疫”小先锋,的确是极好的德育活动,也是德育人的共性认识。充分利用这次全民共同抗击疫情的绝佳教育资源,结合队员的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奋战在一线的逆行者们点赞加油,从而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队员的家国情怀。但热热闹闹的红领巾助战抗击疫情活动开展后,却引起了我的进一步思考:除了诗、书、画、音,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可不可以挖掘一些更深刻、更鲜活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可以静下心来,深度思考,更近距离、更深入地了解这场疫情,反思疫情背后的问题?

二、深度思考,让学生离问题的本质更近

所谓深度思考,它是一种特殊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能够帮助我们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直抵核心。它有四个方面要素组成:多维度思考、具体化思考、思考原因、思考后果。

为什么我们要求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这与如今的社会形势和背景息息相关。美国作家莫琳.西凯在《深度思考: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一书中就曾提到:在碎片化信息爆炸的当下,在竞争激烈的高阶领域,决胜的关键不仅在于知识的多寡、勤奋的程度如何,更在于是否具备深度思考的能力。如今社会,获取信息的渠道太多,大量的信息喷涌而来,需要我们学会思考,学会甄别,学会总结和反思,这样才能透过现象更全面更清楚地认识到事情的本质,为自己聚力,为问题发声。而这场疫情背后折射出来的一些问题,却是我们可以教给孩子深度思考的最好资源。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深度思考的作用,不仅仅是把一个问题想清楚想明白,更是一次提升自我认知能力的思维锤炼,是一次全身心的“思维体操”。相比于简单思考,深度思考能调动学生大脑中更多认知区域的功能,将各类知识信息进行重组。通过自我整理、调查、分析、假设、总结、反思等途径,从而进一步扩展我学生的思维带宽,提升他们的思考认知能力。

三、浅谈疫情形势下少先队活动的深度设计

但深度思考也不是一句单纯的口号,喊喊就行;也不是一种一蹴而就的能力,说有就有。它需要通过不断的锤炼,才能慢慢形成的一种思维能力。经过反复斟酌,多人研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精心设计了以下板块的少先队活动,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深度思维:

1.搜集整理

对问题的思考是无止境的,那么如何才算把一个问题想透彻,首先第一个阶段就是要“讲清楚”。也就是对于一个问题,已经能全面了解它的各个方面,没有知识概念上的盲点,可以清楚向别人复述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引导队员追究问题的来龙去脉,通过搜集和整理,对疫情进行全面了解,才能更好地了解事件的本源。因此,我们在低年级开展亲子故事会,搜集新冠肺炎疫情的一些新闻报道,通过亲子合作,声情并茂地录制一个微视频,让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讲一讲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这场疫情的“来龙去脉”。同时让他们整理一些关于这次疫情的名词小卡片,通过摘录并解释有关本次疫情方面的名词,如新型冠状病毒、N95口罩、隔离观察、确诊病例、方舱医院、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来全方位了解本次疫情的相关信息。实践证明,通过搜集整理等活动,队员会更有针对性地对信息进行筛选,选取最精华最有正能量的部分,对疫情也有了更客观深入的了解,能更好地识辨真伪,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为深度思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2.调查发布

为了更接近事情的真相,我们需要更直观更具象化的感知,开展一系列的调查,对真相进行发布、评论也是培养我们深度思考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我们倡导三年级的学生开展“新闻朋友圈”活动:寻找身边最真实的感动瞬间,捕捉疫情中最感人的画面。如果父母为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正在参加本次疫情战斗,建议发一条微信朋友圈,有文字有图片,有感而发,简单写出他们的故事,附上自己的微感受。之所以让三年级的队员开展这一活动,主要考虑到这一阶段队员的求知欲较强,且具有初步的调查能力,可以从多种途径了解更多事件的具象化内容。朋友圈里有战斗在一线舍生忘死的最美逆行者,也有身边默默奉献的平民志愿者,他们为居民量体温、搬物资、送温暖……为大家守住生命防线,付出了许许多多的努力。在调查与发布中,也让队员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变化,他们对英雄和偶像有了重新的认识,从对歌星、影星、球星的崇拜转为对这些最美逆行者最由衷的敬佩。就像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这样说道:“这次疫情结束之后,希望国家逐步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技术人员,让孩子们明白真正偶像的含义!只有少年强则国强,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国之栋梁!”李兰娟院士身先士卒,为人民鞠躬尽瘁,尽心尽力,战斗在疫情第一线。她和她的团队才是最值得崇敬的全民偶像。她的肺腑之言字字如金,句句掷地有声,说出了亿万人的心声。希望通过这次疫情,有更多的队员将自己的理想着眼于国防、科技、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编织美丽的梦想,肩负起国家之重任,少年强则国富民强。

3.情景模拟

想要深度思考有所收获,就必须敢于对问题进行假设与分析,从而挖掘事物的本质。我们独具匠心,为四年级的队员设计了1小时出门的情景模拟,引导他们制定1小时攻略:疫情当前,为了更好地防控防疫,国家倡导不出门、不聚集的宅家号召。有些小区也实行封闭式管理,2天只能允许1人出来采购生活用品,假如给你1个小时出门的时间,你会做些什么?将做法用连环画的形式画下来,并用文字说明理由。这个问题看似荒诞不可思议,却考验着队员的分析判断能力,1小时的时间是有限的,要用这1小时的有限时间来发挥无限的效率,同时还要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兼顾自己与家人的安全,这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四年级的队员该如何作答,正是考验他们面对问题,能否分清轻重缓急、是非曲直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大局意识,在重大事情面前,不任性不妄为,同时还要肩负起该有的社会责任。

4.提炼反思

在事件面前,我们除了要全面地了解它,更需要我们去提炼关键问题和反思经验与不足,促进思考往纵深推进。因此,我们建议五年级的队员拿起笔来写写这次不平凡假期的不平凡感悟:突如其来的疫情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许多新的感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特别无聊的假期,也有人认为这个假期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意外的收获。那么假期给你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什么?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写生活方式的不平凡、学习方式的新尝试、亲子关系的微变化、心理成长的新台阶等。这样的一份“作业”,看似像语文作文,队员却愿意去写,有话可写,这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真实、鲜活的事件,引导队员从不同角度去提炼、反思,也能很好地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不是停留在抱怨这个假期多么的无聊、多么的可怕等这些浅层感悟上,更多地挖掘假期里的一些意外收获。引导队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逆向思维能力,这也是一种特别优秀的高阶思维能力。

5.问题思辨

任何问题都有它的两面性,越是难解的问题越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深度思考能力,建立自己的思考逻辑。六年级的队员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思辨能力,对一些事件也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我们鼓励六年级的队员在网上开设思辨小论坛:疫情面前,如何识辨真善美丑?这场疫情,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太多太多,选取一个话题以议论文的形式——引出问题、提出观点、进行阐述、结论,谈谈自己的看法;说说对网上一些谣言的看法;怎么做到“不传谣,不信谣”;怎么看待各地封城、封市等做法;有人说要隔离病毒,首先要排斥武汉人,因为疫情都是由他们引起的,对此你怎么看?……这些带有敏感性的问题,真实但又客观存在,无法回避,极大地触动了学生的思辨神经,掀起了一阵阵讨论的热潮。队员开始动用一切已有思辨能力进行全面的论证,在不断地思考与辨证过程中,逐渐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培养道德情感与使命担当。

总之,静下心来,进行深度思考,能够更好地培养队员的独立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在灾难面前,一个民族的成长,更需要理性之光的照耀。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点亮光不断扩大,照亮整个民族的前进之路。

猜你喜欢
队员深度疫情
战疫情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抗疫情 显担当
人大建设(2020年5期)2020-09-25 08:56:22
疫情中的我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少先队活动(2020年6期)2020-07-27 01:34:58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37°女人(2020年5期)2020-05-11 05:58:52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11-17 2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