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 邹铁柱
(河南省扶沟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461300)
动物检疫是利用多种诊断技术和方法对动物进行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动物疫病进行筛查,以减少动物传染病的扩散和传播[1]。这项工作是保证动物产品及其制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方法,同时也能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在动物检疫过程中实验室诊断十分重要,是确诊疾病的主要依据,所以对动物检疫材料进行正确的采集、处理、运输、保存和送检具有重要意义。
在动物检疫材料采集过程中,要求样品具有代表性。当进行活体采样时,要在同群动物中找到典型动物,该动物的临床症状相对典型,没有经过任何药物治疗,尤其是细菌性传染病,如果经过抗生素治疗,则采集该样品很有可能检测不出传染病,不能满足动物检疫的相关要求。另外,要采集典型材料,也就是说采集病原体含量最高的材料[2]。如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动物,在活体采样时,应采集器口鼻分泌物、血液等典型样品,而患有消化道疾病首选的样品是粪便,此外,乳汁、局部肿胀处的渗出液、尿液和脓汁等也是在日常样品采集过程中常见的样品。
当动物处于群体发病状态时,采集的个体数量应科学、合理,爆发群体性疾病时至少要选择5 个典型动物进行样品采集。采集的样品种类应尽可能地丰富,每种样品量要足够,样品采集量不仅要满足相应的检疫分析需要,还应考虑到备样数量。
材料采集应适时,采样时间和季节也有一定关系,炎热的夏季采集病死动物样品时,应不超过死亡后的4h。采集时间过迟可能会造成动物尸体进一步腐烂,组织变形、腐败,导致无法进行检疫。而在检疫病毒性动物传染病时,应在发病初期、急性期进行材料采集,采集个体最好有体温升高症状,此时动物机体内的病毒含量最多,随着病程的延长,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来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病毒含量会逐渐降低,甚至在血液中消失,在组织中少量存在,不易于进行检疫。
在进行动物检疫材料采集过程中应全程进行无菌操作,特别是采集后需要进行血清学和生物学检查的样品更需要在采集时严格无菌操作。采集好的样品要放置在事先进行灭菌处理的容器中保存和运输,以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污染。
由于很多动物疫病都是人畜共患病,病原微生物不仅对动物有一定的威胁,也能侵入人体,影响人类健康。所以在样品采集过程中,要求采集人员的操作要按照规范的采样流程进行,做好个人防护,注意采样安全,避免感染事故的发生。一旦有疫情发生也应及时进行汇报,将患病动物进行隔离,防止病原微生物进一步向环境扩散,造成疫情大面积传播。当怀疑被检动物患有炭疽病时不得进行剖检,可切开颈静脉皮肤后制作血液涂片后立即送检[3]。
动物检疫主要包括临场检疫、抽样检疫、隔离检疫及实验室检疫。在临场检疫过程中,最常用到的检疫分析方法有听诊、触诊、叩诊、嗅诊、问诊和视诊,在个体检疫过程中还要观察动物的精神状态、排泄物性状是否正常、可视黏膜有无病变、呼吸频率是否正常及脉搏搏动有无异常等,根据以上检疫方法分辨出健康动物和发病动物,是活体动物产地检疫的重要方法。
当被检疫动物根据临床症状且一般检疫方法无法进行确诊、或有病死动物时,应进行病理学检查。
2.1.1 病例剖检检查技术
在剖检前对尸体表征进行检查,主要观察天然孔是否有出血,尸僵是否完全,如果尸僵不全且天然孔出血,则可以怀疑该被检疫动物患有炭疽等恶性传染病,不得进行剖检。尸体表征检查没有异常时可以观察尸体皮肤、被毛及营养状况,而后进行剖检,观察皮下、内脏器官、口腔、鼻腔及颈部各器官。
2.1.2 病理组织学检查技术
当进行剖检后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出所有病理变化时,应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进一步确认病变性质。在实践中常用的病理组织学检查技术有石蜡切片、HE 染色、瑞氏染色、快速冰冻切片等,肉眼观察结合病理学组织检查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被检疫动物的健康状况。在采集病理组织学检查材料时应采用10%的福尔马林或95%的酒精进行固定,神经组织需要在10%的福尔马林中再加入5%~10%的碳酸镁。当进行细菌检查时,要将样品保存在灭菌液体石蜡或30%的甘油缓冲盐水、饱和氯化钠等溶液中。进行病毒检查时要将样品保存在50%的甘油缓冲盐水、包音氏液中。
有些传染性疾病仅能通过病原学检查技术进行确诊,此时应采集相应样品进行病原学检查。细菌性传染病检疫时常用的方法有显微镜检查法、细菌分离培养法、生化试验法及动物试验法等方法。病毒性传染病则需先对病毒进行分离培养,而后进行包涵体检查、病毒形态学鉴定、病毒培养性状观察及病毒核酸检测。其中病毒核酸检测主要应用技术是PCR 技术,这一技术所需的样品数量较少,且不需要完整的病毒,对难以进行人工培养的病毒检疫非常重要,又因为PCR 检疫过程中不需要病毒处于活跃状态,降低了病毒污染环境后引发的疫情扩散或感染试验人员的风险,在实践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寄生虫性传染病而言,需要进行虫卵检查或虫体检查,其中虫卵检查主要应用直接涂片镜检或集卵法,而虫体检查主要是在检查蠕虫或原虫时才使用。
与病原学检查技术相比,免疫学检查技术更为便捷,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常发的动物传染病抗原、阳性血清和诊断液都已有成型的商品化产品可供选择,在进行检查时采取对应的抗原和诊断液进行血清学检查即可。
血清学诊断方法较多,主要包括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环状沉淀反应、琼脂扩散反应等方法,也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和试验等多种方式进行血清学检测,其原理都是利用抗原抗体中已知的任何一个去检测待检验样品中是否含有相对应的抗原或抗体。
变态反应技术主要是指接触过抗原的机体再第二次接触同一抗原时,机体会产生免疫损伤,从而引发疾病,这是一种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反应。这一技术常被应用于结核病、副结核病、鼻疽病等疾病的检疫过程中。
动物检疫工作是及时发现各种动物疫病的首要手段,做好动物检疫工作能在动物传染性疾病发生时及时将其遏制,避免疫情进一步发展和蔓延,降低因动物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能有效防止病死畜禽进入市场、端上餐桌,造成对人类健康安全的危害。为了保证动物检疫的顺利进行,保证动物检疫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采集动物检疫材料过程中应遵守典型原则、适时原则、合理原则、无菌原则及安全原则,并根据不同材料选择相适应的检疫分析方法,在样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也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合的畜禽容器和固定方法。只有采样规范,检疫方法得当,才能保证动物检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