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问题·新经验”
——首届全国青年学者美育学论坛综述

2021-12-02 03:18
美育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美育艺术

刘 潇

(中央美术学院 人文学院,北京 100105)

2021年5月14日至16日,“新时代·新问题·新经验”——首届全国青年学者美育学论坛在杭州师范大学举办。该论坛由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与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的青年学者联合发起并主办,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美育学刊》杂志社提供指导和支持,来自中央美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80余位青年学者参与了此次论坛。论坛开幕式由教育部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杜卫教授主持,杭州师范大学校长尚永丰院士和教育部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教授分别致辞,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教授做主旨演讲,高教学会美育专委会秘书长冯学勤教授介绍论坛主旨。与会青年学者围绕着“当代美育的新问题与新经验”“中华美育的古典资源与现代传统”“中西美育思想的互参与比较”和“以美育为灵魂的艺术教育”四个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当代美育的新问题与新经验

媒介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人类生活的变革和美育理论的新变。河南大学的杨宏鹏认为,媒介技术的发展开辟了艺术微传播的场域并拓展了美育的领地,数字影像包容多种美育文本,并通过现代科技抵达了更多的受众,但也使美育面临着选择的困境以及“温度的丧失”等问题。南开大学的李鹏将短视频置于媚俗文化的视域之下,从生产者、产品、消费者三个角度分析其审美价值缺失的原因,开掘了“审美经验的必然起点”和“真正艺术的正常通道”两条突围之路。博物馆和美术馆作为美育的重要场所引起了多位青年学者的关注。上海大学的崔卉萱对女性主题博物馆的美育状况进行了考察。近年来,女性主题博物馆从空间、身体、艺术三方面介入美育,自觉地承担了更多的美育功能,展现出女性主题博物馆美育的特殊性。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的吕康以新博物馆学为视角对博物馆的儿童美育实践进行了探讨。博物馆提供立体、多感官刺激的场景化学习,儿童通过自主探究、互动体验的形式接受美育,符合“以美育人”的内在特点。天津美术馆的韩琳对其所在单位的“行走的美术馆”项目进行了介绍,该项目将美育推行到偏远地区的中小学,充分发挥了美术馆在美育中的阵地作用。天津商业大学的刘坤认为,在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构建本土化博物馆公共美育体系是颇为重要的课题。其文章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试图通过博物馆识美、知美文化和立足本土的“匠心美”塑造,为新媒体语境下的社会大众提供借鉴。浙江大学的顾磊以“黑猫警长相关·2020杭州纪念展”为例,讨论了动漫遗产的诠释、重构以及美育体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李佳一对1936年至1950年期间大新百货公司的公共展览进行了研究,认为大新画厅与大新百货作为现代化别样审美空间,无形中联结起普通市民、知识分子与美术教育者,推动了中国美育的公共化、在地化与大众化。

江西师范大学的肖明华认为,在当代的美育实践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有违常识之举。对于这一状况,我们应该建立美育不等于美术和音乐等课程教育、美育不只是艺术教育、美育不能仅限于学校美育等常识认知。中山大学的罗成以“节奏的认知”为题,对于美育构建的当代路径及文明意义进行了富有新意的探讨。郑州师范学院的王滢对“道情”之美予以阐释,认为其主要表现在“意境”“化境”“人生境界”三种维度,是感性与理性的交融、美与善的和谐。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柏奕旻认为,激活以儒家“学习”型态为本的“游艺”美学及其伦理潜能,将有助于发展一种具有创造性、生成性的美育范式。浙江理工大学的金影村对中国“80后”艺术家创作的美学转向及其美育价值进行了研究,展示了当代艺术家创作实践的美育意义。昆明理工大学的刘琪对新时代美育话语与体制生态进行了多维度的重构。四川美术学院的骆玉平对自我赠礼行为进行了研究,认为自我赠礼行为促使礼物的中心关系由人与人到人与物转变,有利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态系统以及自然万物形成更具可持续性的发展态势,但也要警惕走向更深的“物化”道路。河北大学的张新科认为,从身体美学的视野下思考美育问题,对于构建更加开放的美育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并以舒斯特曼的思想为例探讨了身体美学对于美育理论建设的启示。北京师范大学的王祈然、张宇恒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美育政策文本进行了分析,认为其经历了“重启—跨越发展—渐趋完善”三个典型阶段,并认为艺术教育的实践性和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在美育政策中占据主导,深刻地支配着美育政策的变迁。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胡远远,以美育政策中关于区县政府的中小学美育职责分析为基础,梳理了区县政府中小学美育职责清单。南京财经大学的李骏对中华美育精神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进行了探讨,认为此种融入要遵循育人、实践、意识形态三原则。重庆对外经贸学院的庞恒认为,乡村美育是艺术乡建的“助推剂”,但目前存在着美育建设滞后、同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对此需要推进乡村美育行动理念的构建,以显示地域标识、民俗风情和文化特质。

二、中华美育的古典资源与现代传统

中国现代美育学发生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剧烈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美育思想向来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上海师范大学潘黎勇认为,王国维在《去毒篇》中提出的“美术者,上流社会之宗教”命题,反映出其从个体灵魂的苦痛挣扎转向为社会群体寻觅精神出路的焦虑,表现出王国维对世俗价值的热烈关切。首都师范大学的李雷认为,作为近世中国的现代性启蒙话语之一,美育是推动“美术革命”发生的重要思想文化动力。与此同时,现代美术革命作为新文化运动革命链条上的重要构成环节,也自觉地汇入了启蒙救亡的时代大潮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吴泽泉以教育为背景对20世纪初“美育”概念的演进路径进行了考察,认为教育学奠定了“美育”概念的学理基础、基本意涵,为“美育”概念的流行提供了契机与土壤。杭州师范大学的唐卫萍认为,王国维是我国最早从哲学上对“美术”展开深入探讨并自觉应用的学者,其在方法论层面对“美术”作为“新学语”的使用展开了反思,消解了“美术”作为外来语的思想隔膜。重庆大学的金浪认为,中国现代美育运动的兴起与“五四”时期青年自杀风潮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是自杀与美育的这一关联域,形塑了中国现代美学重教育、重心理的特点。此外,山东师范大学的杨光以吕澂《论美育书》为起点,对佛学与美育之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中国现代的“美育代宗教”争论进行了重审。杭州师范大学的冯学勤对古典儒家美育资源的现代转换进行了研究,并将“曾点之乐”总结为中国美育学的超越性价值之巅。杭州师范大学的刘琴通过对七种“美育”杂志的细致考察,研究了美育议题的变迁与转换。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烨以十香园为例,分析了广东中国画教育从传统的师徒制模式向现代转型的教育实践,对广东中国画教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进行了探索。此外,内蒙古艺术学院的杨维娜对朱光潜前期美学中美育思想的特征及精神内核进行了探讨。东北大学的徐园园对中国近现代学制演变中体—美育关系进行了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的陈楠研究了黄宾虹三“师”说的国画美育建构。南京艺术学院的毕晓玲通过李叔同美术教育改革,对当代中国的美育建设进行了观察。中央美术学院的刘潇对蔡仪美育思想的路径与后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中国古典的思想与生活世界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中山大学的丁文俊认为,晚明园林美学创构的生活空间,是一个治统缺位的自治性场域,以间接的方式削弱皇权的威望和影响力,构成了一种弱势的审美政治批判路径。湖北大学的曹元甲对孔子的“兴”之论及其对后世美育精神的塑造进行了探索。中央美术学院的刘强强认为儒家之乐包含着相对之乐和绝对之乐两种维度,二者在儒学史中的地位是变迁的,理想之乐是二者的统一,并需要美育来达成。浙江师范大学的李忠超对中国古代的容礼礼义进行了研究。容礼礼义一是在施行礼典的礼制语境中行为举止得体,二是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君子人格,以伦理道之美持节修身,谨守行为举止规范。在《礼记·文王世子》和《少仪》中蕴含着丰富的容礼礼义实践。复旦大学的黄瑞认为,《周易》虽不是专门研究美育的理论著作,但是蕴含着丰富的美育思想。从巫术走向礼乐的过程,正是易学与美育的发生过程。《周易》的君子文化实践恰好与美育理想人格暗合。

三、中西美育思想的互参与比较

美育思想在中西的互参与比较中得以发展和创新,这也正是本次论坛的议题之一。就国外美育和艺术教育思想的研究而言,四川美术学院的杨一博对近五年西方美育研究的主题与路径进行了研究。杭州师范大学的冯雪峰从人类世、布景学的角度,提出了作为避难所的美育的观点。首都师范大学的郝赫详细梳理了拉斯金关于大众素描教学的相关观点,并结合当今美术统整教学的研究热点,对拉斯金的大众素描教学方法进行批判地借鉴。南京大学戴璐从美育的角度对约翰·拉斯金“纯真之眼”进行了再思考,认为拉斯金的“纯真之眼”可被理解成为其建构理想美育原型过程中的种种隐喻,也是其取向自然并以“真实”为核心的审美教育观的表现。法国里昂第三大学卫俊认为,梅洛-庞蒂在表达问题与存在论问题两个层面上肯定了儿童画的价值。同时,儿童与塞尚共同实践着原初的绘画表达,揭示着大写存在的意义深度。北京师范大学李莎认为,美作为意识的本原体现着荷尔德林构造精神共同体这一新宗教的构想。蒂奥提玛最终以自我消融实现与万有生命崭新的联结。从死到生的过渡显示了荷尔德林对灵魂永生的理想,亦合于他所理知的存在之规律。暨南大学的张彩霞就罗杰·马科斯致力于推广艺术家加莱和马蒂斯的过程,从现代主义和官方文化相调解的视角进行考察,揭示了马科斯创造一种充满法国性和精神慰藉的现代装饰艺术的作用。

浙江传媒学院的梁蔚对17至18世纪中国塔的欧化过程及美育影响进行了挖掘。“中国塔”的东方幻象在欧洲艺术家的演绎下诠释出“神像”这一全新的文化意象,显示了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美学扩散过程。浙江传媒学院的祝志满认为,中国现代美育学既发生于对康德、席勒等美学家思想的援引,同时又根植于中华传统的文化根底与特定的历史场域,呈现为启蒙民思的功利性、润泽人心的人本主义以及高扬实践的理性特质。杭州师范大学的朱璟从宋明理学工夫论角度对《王者荣耀》进行了考察,认为其具有电子竞技游戏的美育潜能,但是作为一个文化产业的热销商品,《王者荣耀》的商业运作遮蔽了其产生美育价值的可能性,这也是资本逐利环境下的沉疴痼疾。哈尔滨音乐学院的王春雨认为,将“美育社会学”作为中国美育学的分支学科,势必会对学科的学理建构、科学发展、有效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美术学院的史珂认为,跨学科的发展趋势使得艺术的教化意义更为广泛,学科的交叉在综合中促进着美育的新发展。博伊斯的“社会雕塑”观念引导人们去思考和革命,艺术如何“雕塑”社会充满了哲学性的思辨。当代美育应通过更为智性的艺术教育,培养更具有未来性的创造能力。

四、以美育为灵魂的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形式,美育是艺术教育的灵魂所在。在本次论坛中,许多青年学者从艺术教育角度展开了对美育的探索。就视觉艺术言之,清华大学的高登科将美育课程置于跨学科语境中,借鉴国际视觉艺术评价框架,通过艺术课程整合的方式,针对美术课程的美育导向,梳理了学校美育课程的建设与评价维度。清华大学毛君以1920年前后《清华周刊》中的电影评论为例,展现了美育实践的四个阶段:萌芽、发生、成熟和指导实践,这也正是从感性体验到理性判断,从发展个性、陶养人格到社会团结的美育过程。湖北大学的刘立士认为,书法教育作为传统艺术教育的重要形式,具有涤荡性情的美育功能,尤其当代书法摆脱实用功能,成为纯粹供人“观看”的图像艺术。突出书法教育的美育功能不仅对欣赏者进行情感的陶冶、健康审美力的培养,更是对中国艺术精神的传递、中华文化的继承。南京师范大学的葛复昌认为,汉字美育建设有着自在自为的知识谱系,校园乃至全社会开展美育教育,重要环节即是从汉字基本原理和常识入手,引导受教育者领会汉字字形之美。汉字基于其独特的美感特征与文化内涵,使得欣赏者感受到最具“中国化”的体验与教益,从而提升审美能力、陶淬渊雅志趣。陕西师范大学张东芳认为,学前儿童绘画有其独特的趣味性,也有一定的视觉隐喻和情绪表征。学前儿童的审美情绪与美育有着密切关系,学前儿童的视觉美育是通过自然美、生活美、图像美、环境美等几个方面进行渗透,因此学前儿童内心在诸方面的美育过程中形成对于审美情绪的建构,从而滋养心灵,培育良好情绪。浙江师范大学的王晶对“偶”的文化内涵和美育意义进行了探索,提倡以关于“偶”的艺术和审美经验探索为契机,进而构建一种基于“童心”说、致力于儿童与成人之间美感经验连续性的“泛儿童美育”,为当代美育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温州大学的李蔚认为,叙事图像作为一种具体可操作的艺术形式有助于落实相关文件部署下的德育引领、学科融合、城乡弥合、美育普及等要求。建设美育学科应该注意兼容、协调教育学与艺术学的评价系统,建设幼儿的美育学,更需要结合幼儿身心成长的规律。中山大学的吴嘉茵对“唯美派”画家张书旂的美育路径进行了探讨,认为张书旂在艺术主题和艺术语言两方面均具有唯美的特征,融传统诗意与时代新风于一炉。

就其他艺术形式而言,电子科技大学的岳路鹏认为,在进行舞蹈美育时会把情感教育渗透其中,这一方面是由于教育者与学生的情感联系,另一方面是因为舞蹈本身特有的情感属性。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王兴认为,文学经典对引导青年学生鉴赏美、健全人格、寻找人生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文学经典通过激发当代大学生讴歌真善美的能力,实现大学生自我形象正面认知塑造,开拓提升崇高人生境界等美育实践路径。东南大学的卢文超以德诺拉的音乐事件观念为中心,探讨了新艺术社会学视野中美育的诸种可能。杭州师范大学的梅娇寅从质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数据,证明了创意舞蹈教学对促进学生身心成长方面的积极效果。东华理工大学的董超以“中国古代舞蹈史”“舞蹈概论”课程的教学设计为例,阐明在舞蹈理论的教学中应以多元化手段、多学科知识拓展学生的艺术素养,同时也从学理方面阐释了选择这些手段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必要性。大连医科大学的刘路遥探索了当前医学院校公共美育教育的形态与发展路径,期望通过明确医学生美育目标、优化美育培养方案、改革公共美育课程设置等方式,逐步实现医学生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全面美育的构建机制。

在5月16日上午的闭幕式上,杜卫教授作了学术总结,并对青年学者提出了全面研读文献、重视中国传统、协调人格教育和创造教育等殷切期待。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学者,这充分说明了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之下,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关注到美育,投入到美育学的研究之中。我国的美育学研究必将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猜你喜欢
美育艺术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论公民美育
宋明理学的美育之道
——《宋明理学人格美育论》评介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纸的艺术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