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科学内涵与建设路径

2021-12-02 02:46:59张青卫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水平发展

张青卫

(1.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300401; 2.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300350)

一生平安是中国人最朴素的夙愿,建设平安幸福的中国内含在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之中。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领域拓展,发展向高质量转换,持久平安遇到了新的挑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把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并列出专章进行部署,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1]的战略任务。这是由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形势任务所决定的。居安而念危,则终不危;操治而虑乱,则终不乱。忧患意识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直秉承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安全问题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更高水平”的建设要求。这个“更高水平”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安全”问题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深刻理解其时代必要性,科学解释其内涵,有效探索实现途径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时代课题。

一、 充分认识“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的紧迫要求

同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相比,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相对安全稳定、高速发展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是这个时代的主题,我国保持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稳定,使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大提升,创造了长期稳定和高速发展的世界奇迹。安全始终是人的基本诉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安全的内涵也更为多样化,特别是非传统安全因素不断增加,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环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必然面临诸多隐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必然包括对更高层次安全感的追求,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党把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提上议事日程。

1. 安全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

无论国家还是个人,无论过去还是将来,安全始终都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马克思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对于有生命的个人生命的存在,物质生产当然是前提,但是物质生产的顺利进行,首先需要安全生存环境的保障。人的生存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对安全的意识也在不断发展。人类在维护自身安全时不是一个被动的避难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回击者。正如马克思所说:“当人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2]519因此,在人类历史上,人不断地创造自己的生活,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生存环境,安全问题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有着截然不同的内容。

在原始社会,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避免洪水猛兽的袭击,战胜自然环境,以保证人类的存活。因此,人们要搭建能够保障安全的房屋,结成一定的团体,互相分工、互相帮助。由于个体生存的需要,人们会制造锋利的武器以保护自身,由力量强大的男性外出捕猎,打击猛兽和异类的侵害以保护部落安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产生了城市,安全问题也开始复杂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用石墙、城楼、雉堞围绕着石造或砖造房屋的城市,已经成为部落或部落联盟的中心,这是艺术上的巨大进步。”[3]随着人类生产和交往的扩大以及社会矛盾的不断尖锐化,产生了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国家。这时的安全不仅是个人或某一群体的安全,还关系到维护统治阶级自身利益的国家安全,安全就不仅仅表现为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更体现在保障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多方面的安全,由此产生了专门保障安全的公共机构,特别是军队的出现,使得人类的安全问题不断升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越来越成为一个命运相济的共同体,人类遇到了很多发展中要共同面对的安全问题,例如环境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平台与核心技术安全等。这些安全问题的破坏程度并不亚于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破坏,而且这些非军事性质的非传统安全还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复杂。“非传统安全是个开放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前进,非传统安全的名单越拉越长。”[4]由此可见,不论人类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安全都将是一个基本问题,进入新阶段,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高,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是保障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2.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继续扩大且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建成了规模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保持总体和谐稳定。这一切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安全保障。尽管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我国的当务之急是冷静应对新矛盾新挑战,提高居安思危的能力和意识,以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今后一段时期,我们面临着更为复杂、更不确定的风险和挑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1]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加,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要求越来越高,实现高质量发展可能面临各种安全因素的干扰。我们奉行的新发展理念是“统筹发展与安全”,我们谋划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建设,既要注重以主权、军事为主的传统安全,还要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网络信息、公共卫生等一系列影响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在新发展阶段,尤其是新冠疫情以来,国际形势波谲云诡,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把疫情当作政治斗争的噱头,多次挑战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宣扬逆全球化思潮,施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我们需要有更强的安全意识,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同时,国内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我们在多个领域还存在一些短板,创新能力、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还存在弱项,这些挑战都要求我们要有更高的风险意识和更敏锐的战略眼光,积极发现并解决国际国内各种安全威胁。新时代是加速前进的时代,而且要蹄疾步稳地发展,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是应对不确定性风险的关键抉择。

3. 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对安全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满足安全感看似简单,实际上它的内容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安全感是幸福感的前提,始终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基础。这个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存安全带来了更可靠的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保障安全感就十分容易、不需要再过多关注。与此相反,安全感在这个时代有了更丰富的内容,人们对安全感的要求也普遍提高,而且日益多样化。安全感虽然是一种主观感受,但是任何感觉都不是随意的,而是来自与时代相对应的客观实际。正如马克思所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2]525人民的安全感来自于对自己现实生活过程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是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同。

新时代新阶段,人们的生活空间不断延伸,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水乳交融,人们的安全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然选择。如果一个人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他要求的安全就很简单,如果拥有的东西多了,对安全的要求就会更加复杂。在生活领域,过去影响人们安全感的是“能不能吃上饭、能不能住上房、孩子能不能上学”等。而现在,人们的担忧变成了“能不能吃得营养健康、能不能住得宽敞舒适、孩子能不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5]这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会使人民的安全感大打折扣。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对安全的诉求体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的特点,人民渴望更加和平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更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更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完善的卫生健康体系、更高效的城市治理水平、更强大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安全的网络文化环境、更放心的食品药品、更优美的生态环境、更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人民对生命健康安全的诉求空前提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1]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满足人民对安全感的更高要求,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

总体安全观是系统思维在安全问题上的重要体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论断,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性,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摆在了突出的位置。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一定是总体安全的中国,必须统筹考虑安全问题的方方面面。我们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①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把安全发展贯穿于国家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统筹好国家安全体系建设和公民安全意识教育,系统维护好政治、国土、经济、社会,网络、外部等重点领域的安全。

二、 准确理解“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科学内涵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既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安全工作的肯定,又是对未来安全工作的新要求。“平安”看似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日常语境下,我们往往只是从静态的、生存的维度来理解平安,认为“平安”就是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如前所述,“平安”实际上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内涵也会越来越宽泛。当前,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但总体上来看,我们面临着许多未知的不安全因素,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是新发展阶段的重要目标。这种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体现了一种更全面、更系统的大平安,体现了一种对更高质量生活的诉求。

在所有患儿中,有380例患儿患有麻疹,有150例患儿患有流行性腮腺炎,有180例患儿患有水痘。在冬、春两个季节是最普遍发生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其中疾病的高峰期是在4-6月份,大多数情况下,婴幼儿患有麻疹情况居多,4-6岁的幼儿患有水痘的情况是最多的,通常情况下,学龄前儿童最为常见。在学龄期,大约7-12岁,主要发生流行性腮腺炎。

1. 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体现为一种更系统的大平安

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给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发展带来的隐患严重程度也更高。这并不是说发展是坏事,而是要正视发展可能带来的隐患,并相应的提高预警能力从而消灭种种隐患,要“有隐患即是事故”的安全意识,唯有能把隐患消灭在摇篮中的平安才可能称得上更高水平的平安。发展进入新阶段,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深化改革阶段带来的各种挑战,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就是要有更加科学化和智能化的预警体系,具备转“危”为“机”的强大能力。

更高水平的平安与更高质量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它除了要求在量上要全面之外,更强调了质上的飞跃。适应新发展阶段更高水平的平安不仅仅是要求维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只是从生存维度来考虑的平安,而是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维度来考虑的平安。更高水平的平安必须实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不仅要给人更多的安全感,也要给人更好的安全感。这就要求既立足于当前,又致力于未来;既满足人民对安全感日益提高的新要求,也要保障我们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持久的安全感。

增城万家旅舍则是以短租房形式为主的发展阶段,虽延续当地建筑特点,但内涵空洞,人情味淡薄,且忽视融合教育及文化内涵的深度旅游产品。表1对上述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

2. 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表达了更高质量的发展诉求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的核心观点,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不断演进的大系统,各种事物、问题都相互交织,需要我们用发展的思维从整体上进行系统把握。更高水平就是能从全局的角度统筹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态、生物、资源、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安全,善于用相互联系的观念认识、处理每个方面的安全问题,以系统论思维把握国家整体安全观,避免发生系统性的错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以防范化解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出风险为重点,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平安创建活动为抓手,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7]这就强调了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一定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大系统,需要掌握更加系统的安全观。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也是进行数学自主学习的重要实施者,要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吸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都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没有积极性,在课堂上只是遵从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不愿意自主进行深入的探索,有的学生由于数学知识过于抽象和复杂,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让不少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学习数学知识,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数学课堂不能有效实施教学目标。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继续谱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奇迹”的新篇章,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因此,强化辩证思维、统筹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十分重要。安全与发展是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它们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一个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如果只顾安全不敢冒险,不敢接受挑战,关起门来闭关自守就无法发展;害怕风险因循守旧,不敢创新,就不能更好地发展。总之,发展不好,安全也就无从保障,只有建立在发展基础上的安全才是实实在在的可持续的安全。如果只求发展,不顾安全,就会欲速则不达,短期看来似乎走得很快,但是没有安全保障就如同建了一个空中楼阁,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就会前功尽弃。所以,要用辩证的思维把握发展和安全的辩证关系,破除“非此即彼”的思想观念。

3. 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内含着更精准的预警能力

更高水平的平安是立足当下又致力于未来的安全理念,不但对“质”的要求更高,还要有更加精准的危机预见能力,做到“有备而无患”。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当遇到危险时,不是选择被动的逃避,应主动回击并化解危险,而且还要能够主动地预见危险,做到防患于未然。哲学家卡西尔说:“思考着未来、生活在未来,这乃是人的本性的一个必要部分。”[9]在日常生活中,造成我们安全感缺失的大多是来自于对未来的忧虑,设想一个人如果没有稳定的生活环境,吃了上顿没下顿,那么安全感就会大大降低。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作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人,要获得持续平安,就必须要主动出击,精准预测风险苗头,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寻找确定性的因素,创造出未来美好生活的保障。

坚持系统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国际格局日益演化,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本身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化的过程。根据国际国内新形势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提出的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工程必然是一个“大系统”,涵盖着方方面面的内容。“平安”的涵义十分广泛,而且是一个开放式的、发展着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会不断被拓展,而更高水平的平安包含的内容也更加多样化,而且这些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要建设的更高水平的平安是一种系统化的“大平安”,习近平总书记早在部署建设“平安浙江”时就指出:“我们提出的‘平安’,不是仅指社会治安或安全生产的狭义的‘平安’,而是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宽领域、大范围、多层面的广义‘平安’。”[6]在新发展阶段,更高水平的平安既包括传统的、老的安全问题,也包括非传统的新出现的安全问题,共同构成一个新老交织的复杂系统。

三、 积极推进“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的关键抉择

如前所述,新时代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树立系统思维,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运用系统思维指导工作是我们党的成功经验,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就提出了要学会运用“弹钢琴”的方法,要十个指头都动,要有节奏、相互配合,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既抓住主要矛盾,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工作,这是系统思维在工作中的巧妙运用。掌握系统思维,凡事做到心中有谱、统筹兼顾、整体谋划、全面推进。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内容和形式也会更加复杂多样,安全问题将涉及到更多领域、更多层次。因此,要通盘考虑各个方面,有效防范和应对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

1. 强化辩证思维,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从汉字造字法来看,“安”是“女坐室内”,意味着让体力稍弱的女性在室内躲避侵害。恩格斯指出,在原始社会“男子是森林中的主人,妇女是家里的主人。男女分别是自己所制造的和所使用的工具的所有者,男子是武器、渔猎用具的所有者,妇女是家内用具的所有者。”[3]178最初,两性之间的分工体现了力量对安全的重要性,让相对柔弱的女性待在室内,而让力量较强的男性用武器去保卫自己的部落。可见,安全感来自于力量感,这个力量感在过去体现为以武力为主的力量,而在今天这个时代,力量感来自于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相结合的综合实力,这一综合实力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更高水平的平安必然依靠更强大的力量来保障,这必然要求有更高质量的发展。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处于新发展阶段。这个发展阶段 “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8]那么,平安中国的建设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向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追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们对粮食、住房、就业、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的要求,还要解决国家在一些关键领域“卡脖子”的问题。不断从“质”上提升综合实力,加强自身的力量感,才能使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成为可能。

再半月,第三次开庭。许沁并未提供寄到国外的邮局存根,亦无其他有效证据。法官调解未决,杨律师请求法官判决。法官依法判决许沁或归还钻戒,或补足货款。

统筹发展与安全,要坚持发展为要,这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既要善于塑造有利于发展的安全环境,更要懂得运用发展的成果来夯实维护安全的硬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的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都和谐稳定发展的‘平安’,而不是无所作为的‘平庸’。”[6]也就是说,这种高水平的有所作为的平安理所应当是一种高质量发展的平安。因而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安全因素,新发展阶段追求的是“蹄疾而步稳”的发展,不断提高认识风险、预防风险、化解风险的能力,为人民提供更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2. 掌握系统思维,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新发展阶段,世界发展格局重塑,不确定性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能否实现高质量的持续健康发展,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的能力,一个政党的素养和一个民族的自信。为了有效推进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建设,在考虑各种具体的实施路径之前,我们首先必须具备科学规划的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战略思维、世界思维等方面下功夫。

爱米丽·格里尔生小姐过世了,全镇的人都去送丧:男子们是出于敬慕之情,因为一个纪念碑倒下了。妇女们呢,则大多数出于好奇心,想看看她屋子的内部。除了一个花匠兼厨师的老仆人之外,至少已有十年光景谁也没进去看看这幢房子了。

(1)主要内容。现代人工授精新技术已经解决了传统人工授精技术存在的种种缺陷,其工艺流程和有关设备使用上作了重大改进;一是规范了操作过程,购置现代采精、输精设备;二是对每份用来输精的精液的有关指标做了具体的规定;三是广泛地采用一次性泡沫头输精器和一次性瓶装或袋装精液。

3. 守住底线思维,提高防范和抵御重大风险的能力

底线思维是忧患意识和积极防御意识的具体化,是唯物辩证法中量变与质变原理的生动运用。持久的平安来自对风险的合理预判,并能及时做出防范风险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坚持底线思维在防范和化解风险,确保平安发展的重大意义。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就是要凡事从最坏处着手,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和潜在风险,能够看清看准看透,做到提前预判,牢牢把握主动权。在新发展阶段,实现由高增长到高质量的成功转型,遇到困难和挑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这种“成长的烦恼”是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坚持底线思维,我们不能有畏难情绪,更不能怨天尤人。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就必须端正面对困难的态度,增强化解风险和矛盾的能力。关键是要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1]把长远发展的深谋和长治久安的远虑有效结合起来。

4. 加强战略思维,提高前瞻性思考能力

战略思维是一种全局性、整体性、前瞻性的思维方式,体现为一种善于观大势、谋全局,看长远的谋划能力。事物发展的过程性要求我们改变看待问题的惯性思维,从战略的高度分析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和变化规律,善于从事物发展过程中预测其走向和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战略思维能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事业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指出:“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10]总书记提出的战略思维能力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精髓的运用与发挥。我们要从整体上布局好平安中国建设,就要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立足国家中长期发展目标,统筹好局部与整体,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当前与长远的辩证关系,要站得高、看得远。

要立足于全局处理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全党要“树立大局意识,从全局角度、从整体上、从大局上看问题。”[11]因此,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一定要从全局出发,必须完善国家安全的顶层设计,学会“下大棋”,抓住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只局限于局部的小问题,而要从国家安全的整体考虑。要把握战略重点,安全问题涉及我国发展过程中全方位、多领域的各个层面,要在特定的时间节点抓住特定的主要矛盾。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就要以人民生命安全为重,并统筹兼顾其他方面的安全,做到抓重点,兼顾非重点。同时,必须把提高前瞻性思考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到当前,更涉及到长远。要从战略高度考虑安全问题,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增强前瞻意识,善于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增强对未来的预判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瞻远瞩,善于把握事物的总体趋势和方向,以长远的眼光看问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总之,要着眼于长远、整体和重点,让小局服从大局。我国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前进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下建设平安中国更需要提高战略思维和能力。

5. 树立全球思维,确保外部环境安全

平安绝不等于固步自封,更高水平的平安绝不是躲在围墙内的自我保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历史将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历史,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世界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遵循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因此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要坚持对外开放,树立全球思维,推进国际安全合作,推动树立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当前,全球性安全问题日益增多,奉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做法是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背道而驰的,这不仅不能保障国家安全,而且会成为安全发展的绊脚石。因此,面对人类共同的安全威胁,置身事外,充当看客,不积极作为,不仅不能独善其身,反而会深受其害。

当然,开放的环境充满生机,也存在诸多未知的隐患。我们在开放的同时,必须注意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用全球思维确保外部环境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炼就金刚不坏之身。”[12]我们要学会在控制中开放,在开放中把握平衡,从而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破解西方不良思潮影响,增强意识形态安全,倡导和平发展。

注释:

在种植方面,政府对于全市魔芋生产做出更科学的区域规划,提高集散度,稳定种植数量,提高魔芋种植质量,鼓励建立一定规模的魔芋生产基地,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魔芋生产;在加工方面,制定完善的商品魔芋生产加工技术标准;在销售方面,政府应开通农产品绿色通道,鼓励外来客商收购魔芋,搞好外销。

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

猜你喜欢
高水平发展
四个聚焦保障高水平安全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中国外汇(2022年12期)2022-11-16 09:10:38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中国外汇(2019年23期)2019-05-25 07:06:22
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