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燊
(平南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广西 平南,537300)
所谓食管胃结合部,是指患者胃近端和食管远端相连接的区域,而食管胃结合部癌便是在该位置出现的腺癌[1]。相较于食管上段癌以及胃远端癌来说,食管胃结合部癌具有更加特殊的部位以及生物学行为,所以患者的预后措施,与食管癌和胃癌都存在一定的区别,这便导致其治疗措施、预后措施都存在一定的争议[2]。
当前临床上对食管胃结合部癌的定义较多,日本的胃癌协会,对定义管胃结合部癌 患者的定义如下:患者食管与胃部连接线的上下2cm 区域之内出现的肿瘤、随后在1998 年该定义产生了一定的修正,即范围由2cm 扩大至5cm 内[3]。
临床上治疗SiewertⅠ型食管胃结合部癌的患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措施,其手术径路包含经腹部以及经胸部两种径路,其中经胸部径路又包含经左胸、经右胸以及经左侧胸腹联和径路;经腹部径路则主要是指经腹食管裂孔径路[4]。对比两种手术径路治疗措施,其中经胸部径路,会将换装手术部分成分暴露,患者的纵膈淋巴结可以进行彻底的清扫,并且可以将足够长的食管进行切除,从而保障切缘阴性;但相对经腹部径路而言,经胸部径路的并发症(切口感染、乳糜漏以及肺部并发症等)会显著更高[5]。经临床研究可知,对于SiewertⅠ型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而言,患者采取经腹部以及经胸部两种径路手术措施,术后生存率并无显著的差异,但患者的生存曲线会产生分离趋势[6]。所以不难看出,相较而言,经胸部径路患者的生存获益跟高。因此现阶段认为,对于SiewertⅠ型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治疗时,应首选经胸部径路手术;但患者如果存心肺功能差、高龄、或不耐受经胸部手术的患者,其可以选择实施经腹食管裂孔径路手术进行治疗。另外,SiewertⅠ型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在实施手术切除是,其范围包含近端胃大部分切除,以及远端食管切除[7]。
目前,在进行Siewert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癌手术实施时,其主要包含经左侧胸腹联和径路以及经腹食管裂孔径路两种径路。对比两种径路,经左侧胸腹联和径路能够保障患者的纵膈淋巴结进行彻底的清扫,食管上切缘的阴性,以及重建消化道[8]。因此对于Siewert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来说,经左侧胸腹联和径路是其首选的治疗措施。但近些年,在进行临床在进行研究分析可知,实施经左侧胸腹联和径路无法提高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的5 年生存率,同时还会使患者的围术期死亡率以及手术的并发症状发生概率有所提高[9]。且经研究证实,实施经腹食管裂孔径路,同样能够够满足清扫患者淋巴结的需求,还可以保障手术的安全实施。因此现阶段对Siewert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进行手术选择时,首选实施经腹食管裂孔径路[10]。但患者若属于肿瘤浸润食管3cm 之上,并且能够实施根治手术的情况,则可以选择使用经左侧胸腹联合径路手术的患者。
内镜微创治疗主要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及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两种。两种内镜微创手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5 年生存率差别不大,基本上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与开腹手术相比,两种内镜微创手术均具有创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的特点[11-12]。内镜治疗的适用条件是:中分化或高分化,缺乏淋巴血管侵犯、病变直径小于3cm 且局限于黏膜的肿瘤[13]。
进展期AEG 的辅助放化疗效果在许多研究中都已得到验证。2013 年胃癌荟萃分析协作组开展了一项meta 分析,该meta分析共纳入了14 项随机对照研究,共2422 例患者,其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纯手术切除比较,可切除的胃癌或食管癌行围术期化疗能够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后者的5 年相对生存率和绝对生存率分别提高了19%和9%。与上消化道其他部位的肿瘤比较,AEG 的生存获益更大,且放、化疗的效果又优于单纯化疗。最近另一项meta 分析结果也显示,术前行化疗或放、化疗并没有增加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肯定了新辅助治疗的安全性。
对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而言,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的治疗措施存在一定的争议,不同的分型患者其手术路径的选择并不一致,而新型药物治疗、新辅助治疗等措施的出现,进一步提升食管胃结合部癌的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