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

2021-12-01 01:21田慧
民族文汇 2021年7期
关键词:方法策略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田慧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要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把态度、情感、价值观列为课程教学目标之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体现。由此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式教育以及相应的情感教育,小学生其自身拥有着较为丰富的情感,并且小学阶段是学生情感体验得以进一步构建的重要时期,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的应用情感教学方法,将情感与实际的教学内容与有机结合,并且通过教学知识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大幅提升,并且使整体教学实效性得以有效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方法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文章,大多内容较为简单,除了教会学生识字、构句,教师也应该多去关注一些能力提升以外的事情,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且富有表现力,来陶冶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认知,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当中构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升华语文教学的价值,为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提供良好的助力。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流程死板,教学氛围严肃,学生的参与感低

小学生因为年龄偏小导致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就要求老师在引导学生认知和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生动,形象的引导。然而,大多数教师以学生成绩提升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这就导致整体教学的氛围过于严肃,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严厉,这样就导致学生对于老师更多的是畏惧的心理,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不敢提出一些创新的想法,不能及时主动地和老师展开交流,最终学习的参与感大大降低。

(二)情感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虽然新的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国家明确提出了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目标,但是并没有一套系统的,详细的情感教育的方法。大多数教师还是定型地认为通过大量的阅读,反复的记忆就能让学生文章的主旨。然而,事实证明这种单一且基础的情感教学手段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这种单纯通过大量阅读的方式对于学生理解课本知识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情境教学展开少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情景教学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们更好理解知识,更好记忆知识的重要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做到让学生亲身去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亲身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然而,有些教师没有意识到情景教学的重要性,认为在课堂上更多去讲解知识点才是对于学生学习成绩最有利的。

二、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策略分析

(一)注重学生情感交流,完善学生心理人格

情感教学的重要特质是交流。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少,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够和谐。语文教师也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参与学生的心理建设,导致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存在某种程度的缺陷,尤其是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的思想容易走弯路。

因此,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构建全新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比如在每次上语文课之前,笔者都会提前来到教室,和学生亲切地进行交流,谈论语文学习的内容,或者谈论电视上的新闻、艺术、历史等等,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的性格也变得果敢、自信、随和。

(二)人文关怀,优化情感熏陶

在过去,小学语文教师与学生的人文沟通机会并不多,一方面是因为小学生对教师存在天然的畏惧心理,很难主动亲近教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小学语文教师只关注了学生的学科成绩变化,没有及时关心学生。在这种状态下,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多以紧张、不安为主,难以形成良好的情感体会。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则要全面渗透人文关怀,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在师爱中产生良好的情感體会。

在语文教育过程中,笔者就会全面关心学生、呵护学生,实时渗透人文关怀,保护学生的积极情感与乐观心态。比如,在一次单元测试中,本班有一个学生的成绩不甚理想,十分难过,开始掉起了泪珠子。面对这个学生,笔者就及时安慰学生,告诉学生一次成绩失利并不能代表什么,学生应该快速振作起来,不要沉浸在沮丧情绪中,认真总结本次考试失利的客观原因,对症下药即可。在笔者的安抚与帮助下,这个学生及时宣泄了负面情绪,且快速以乐观心态去面对学习问题,及时吸取了学习经验。

(三)语文教师也要不断提高情感素质,对小学生进行艺术教育

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要求语文教师自身也要具有较高的语文情感素养,语文教师也必须接受过专业的语文情感教学,拥有专业化的语文教学能力。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在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真正发挥效用,进而帮助小学生提高语文的情感素质。艺术教育是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丰富自身教育水平的过程,语文教师只有把握了正确的语文教学方式,学生才能高效地融入语文的教学课堂中来,使教师的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真情实感得到了一定的表达,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更加明显。

例如,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篇课文的学习中,语文教师就要充分把握语文教学的艺术,让学生能接受到情感意识的熏陶,在授课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给每一个学生一张白纸,让他们在上面写下自己将来的远大理想,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语文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学生的教育教学打好基础,学生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语文教师的影响,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学情感素养。

伴随着全社会对于小学语文教育中情感教学的关注,语文教师要及时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切实调整教学方法,认真做到以情感教学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为基本点的教学思维。增加通过这些改变,增加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从小培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为当今社会新形势下提供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冯琴.刍议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应用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7(50):57.

[2]叶小意.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9):250-251.

[3]黎日英.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3):137.

猜你喜欢
方法策略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