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视角下潮汕文化对汕头市城镇化的影响分析

2021-12-01 16:10吴逸思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空间格局汕头市影响因素

吴逸思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梳理、田野观察等方法,通过对潮汕地区城镇发展建设中文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探讨潮汕文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作用。

【关键词】潮汕文化;空间格局;城镇风貌;影响因素;汕头市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引言

潮汕文化由中原文化、百越文化和舶来文化三种文化聚合生成。至两宋止,中原文化确立为潮汕文化的主体地位,潮汕文化在经历了元代短暂的破坏和停滞之后,于明清鼎盛发展;随着近代汕头开埠设市,潮汕饮食、茶道、商业独特文化体系加速发育蔚为大观。城镇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城镇化的进程,通过景观、形象予以外显;与此同时,文化作为城市内核竞争力,潮汕地区的城镇化现象、城镇发展格局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及文化特质,本文采用文化地理学的视角,通过文献梳理、田野观察等方法,探讨潮汕文化对于汕头市城镇化的影响及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2、城镇发展中的文化影响要素

城市文化的构成包括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其中对城镇建设影响较为直接的是建筑文化与商业文化,民风民俗、宗教信仰、文化观念、制度文化等通过人的城镇化对城镇资源、空间、景观等多方面直接或间接造成影响。另一方面,由城市文化所衍生的文化产业也推动着城镇建设与规划的进步。潮汕文化特质对汕头市的城镇发展既具有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汕头市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

2.1 人口迁徙、文化融合促进城镇形态变化

自汕头开埠以来,周边县、村人口大量迁徙至汕头市,促进了汕头市城镇发展。汕头埠中西方交融的文化特征,也影响了汕头城市形态的变化,建于民国初期的汕头老市区小公园,其以中山纪念亭为中心,呈圆形放射型扩散的路网格局则是以法国巴黎街区为蓝本设计的,这种独特的聚落文化景观与早期相比,中西合璧、兼容并蓄的特色得到了充分体现。

2.2 民风民俗、宗教信仰影响城镇人口结构与城镇化发展

汕头市作为潮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其城镇化的发展与落实受到潮汕文化较大的影响。随着城镇化脚步加快,旧村改造被提上了日程,尽管汕头市大部分农村人口“一夜间”户口转为了城镇人口,但汕头的大片农村地区却仍然难以切实推进城市化。其主要原因与潮汕人宗族、家庭观强息息相关。原住民不轻易同意迁往城镇地区,也寄希望于在实现市民化的同时,保留自己的古屋,其过于信奉地基风水、家族命脉等迷信说法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

2.3 城市文化推动城市经济持续发展

城市社会成员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文化理念,而城市是否具有开放与诚信、创新与环保的文化追求,又直接决定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快慢程度。潮汕近代商业文化体系为汕头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内驱力;但”重商”文化盛行,趋近利短远效的价值观,以及尚未形成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却也一定程度地制约了汕头市的经济发展。

2.4 城市文化影响城市生态环境

坚持贯彻生态文明理念,维系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城市的文化理念直接决定其社会成员对生态环境的态度。而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内在原因,既反映了城市管理机制缺失,也存在文化理念的问题。潮汕文化中重经济轻生态的特点在练江污染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练江污染的主要因素是工业污染,练江附近村庄从事废旧电子电器及塑料拆解加工,严重污染练江水质;导致作为潮汕地区三大河流之一的练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质一直处于恶化的境况。此外,练江边的印染厂经营不符合相关部门手续,沿江整体工业布局散乱且无"园"可入等问题,也对练江造成不小的冲击。

2.5 城市文化对城市规划产生作用

近代汕头开埠以来,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在城市规划上得到了体现,汕头市汲取了西方规划的思想,作为粤东海港城市已早于广州市开始现代城市设计方法对未来城市發展进行规划,城市分区理论被具体实施与运用。1922年汕头市政厅拟定《汕头市政厅改造市区计划书》及汕头市改造计划图摆脱了岭南早期以拆城筑路为主的城市改良特点,充分表现出近代城市规划的科学理性,并成为最早由国人自己制定的城市规划文本。

除此以外,汕头的自治组织体系庞大,自组织力量更甚于政府力量,在城市规划的实施中,也起到了较大的影响作用。有时,也会因为个人利益与城市发展利益冲突,发起一些社会事件,制约了城市规划的落实。

3、潮汕文化对汕头城镇发展的影响结果

汕头城市的城镇结构、村镇格局、环境品质、城乡风貌等均体现出了潮汕文化影响的结果。

3.1 重个体而轻统筹的城市扩张框架

“精”与”细”是潮汕建筑在设计和建造中非常突出的特点,是潮汕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艰辛奋斗摸索出来的“只有精耕细作才能生存”的观念体现。其中,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车等基本建筑单元均为经典的潮汕传统民居样式,无一不体现出对空间设计利用的精细。潮汕民居从建筑平面布局看,空间尺度不大但布局紧凑、使用功能和面积都精打细算而恰到好处。

但是,潮汕文化的自由心态、重商印记也造成"无序、自由生长"的城乡景观风貌。潮汕地区的城镇建设,在其自然形成圩集的阶段,一般都顺应自然环境,依地形、地势的发展,除了后来发展成县城的少数城镇,其建设体现统治者的意志外,大部分城镇都呈现无序、自由生长的特点,以致道路狭窄、建筑混乱等现象在潮汕各地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在村庄尤甚。当城镇拓展到一定规模,就出现了高楼大厦与破败的民房毗邻的奇特的城中村景象。

这种建设特点也正是潮汕文化心态深刻的体现。如潮汕海洋文化崇尚顺应自然,灵活变通,也因为远离中原而不需要重视规则的执行。顺应自然使城镇建设随形就势;灵活多变使建设见缝插针;不重视规则的执行,追求建设行为短期化,短、平、快的适应自身要求,缺乏考虑总体格局的需要、未来发展的可能、与周边建设的协调。

3.2 短期利益至上重创城镇生存环境

潮汕地区小城镇建设一味模仿大城市规划,忽视小城镇的基础和特点;将功能主义奉为"圭臬",而失去了对人性、情感的关注,使得一些看似合理的方法脱离人们的需要而丧失预期的效果。当前的实际情况却是在小城镇人口规模并没有如大城市般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空间却不够用了。为了获得更多空间资源,众多的小城镇不仅要明着靠规划过程中采用较高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和虚报人口指标,还要暗中用"以租代征"、"以罚代拆"的方式占用耕地,充分反映了潮汕人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发展的文化思想。

潮汕地区土地的问题上也体现出潮汕文化中对大而多过分向往的思维方式,小城镇建设中长期以来的空间粗放利用方式是导致空间枯竭的罪魁祸首。空间粗放利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土地使用的放任和闲置,二是建设用地上的空间利用率低下。由于不具备规模优势,潮汕小城镇模仿大城市的规划设计使小城镇的空间浪费现象突出,尤其体现为工业用地闲置。此外,潮汕地区小城镇用地的容积率过低也是造成空间不足的原因。工业用地上的建筑呈低密度铺开,住宅用地上住宅沿用低层高密度排列的形式,缺乏高容积率的集合住宅形式。

空间的粗放利用,不仅使城镇经济发展受阻,也带来人居环境质量低下、生态环境恶化的不良后果。当前潮汕地区的小城镇普遍存在:集中绿地数量缺失,部分镇区几乎看不到集中绿地;由于缺乏对生态涵养的空间保障,水体污染严重、发黑发臭;居住密度非常之高,建筑之间没有消防通道,火灾频率和危害偏高;公共设施建设的空间预留严重不足,难以保障规模和品质。

3.3 宗族文化影响下的村镇聚居格局

潮汕文化的团结凝聚、宗亲聚居造就了城乡布局“大分散、小集聚”的特征。潮汕地区自发的聚居形式通常以带有自卫性质的“寨”为单位,以宗族为核心,分散分布于各个地区,现存较著名的有潮阳的桃溪图库等。这种"大分散、小集聚"的布局方式是潮汕文化兼有传统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特征的体现,其聚居模式恰好是潮汕文化重视宗族观念、团结集聚的文化精神的集中反映。

宗族文化也影响着潮汕传统民居建筑,体现出“围合”的特征。四点金、下山虎、驷马拖车等不同规模的潮汕特有传统民居建筑中,围合的庭院始终是主角。以宗族为单位聚居形成的以封闭式大院落为中心,周围建设“厝包”式的住宅建筑群是传统民居的基本意象,潮汕建筑的“大厝厅”式建筑群组合与其"家族"对应,建筑的空间及组合则是为了与家族聚居的方式相适应,是宗族血缘家庭物化的载体。以姓氏宗祠为中心的围寨格局,促进紧密团结的生活,是潮汕人理想的生活方式。

3.4 务实重商特质形成市井文化氛围

潮汕地区古有重商之风,只要有人流的地方就有大大小小的商铺,就连小城镇窄小的街道两边也是家家户户开店做生意的景象。在潮汕人眼里,沿街建筑底层的商业功能成为了最高的建筑质量标准。汕头骑楼建筑融会贯通了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基本精神和以“利”为重的市井文化特征,形成独具一格的城市文化景观。在这些商业空间中展开的日常生活里,外人很难找到那种通贯古今,遥不可及的宏大理想,却很容易发现人们不停地为具体计划和眼前目标而忙碌。与其他地域比较,潮汕大地的建筑体量和空间尺度都偏“小”,容不下对未来的激动;但"小"空间里却很满,装着实实在在的利益和效用。

3.5 博采众长特质形成多元城镇风貌

潮汕文化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反映在地域性建筑上也与时俱进,例如建于清末民初的澄海的陈慈黉故居,其建筑平面虽然还是传统潮汕民居的"驷马拖车",但其建筑技法和建筑材料却汇集中外特点。整体上看,汕头的建筑风格包含了西方建筑经济、实用和适用的特点,包括现代主义式、传统民居式、古典复兴式等,尤其体现在汕头市区由世界各地兴建的洋行、领事馆、别墅、教堂、学校及医院等;骑楼建筑大多也是传统潮汕民居与东南亚建筑巧妙糅合的结果。

4、结论与讨论

文化是城镇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创新源泉,城镇化发展进程直观上未必依赖于文化,但随着国家对于“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强有力的渲染,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之于城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当前城市内涵式增长的语境下,大规模的扩张已经成为了历史,如何突出地方城镇化的特色,持续保持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需要城市文化与地方城镇化的融合协调。

潮汕文化开放融合、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特点,造就了潮汕多元的建设形态,也是潮汕文化历经千年却依然充满活力的重要原因。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调整优化,汕头市发展建设应调度潮汕文化中积极、正面的因素,有效推动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坚守生态底线,优化空间格局,开放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林伦伦.”潮人文化”与”潮人”的身份認同[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

[2]林伦伦.<潮汕文化读本>的编写理念与实践[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

[3]柳剑文,柳剑能新媒体视域下的文化传播-以潮汕文化为例[J].传媒,2014.

[4]张玉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新西部,2018.

[5]王英姿.当前有碍潮汕地区小城镇空间集约的规划方法之反思[J].汕头大学学报,2012.

[6]韩波勇,张耀辉.对汕头地区家族企业创新的调查与研究[J].特区经济,2003.

[7]林华叶.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潮汕文化建设[J].现代情报,2004.

猜你喜欢
空间格局汕头市影响因素
2021年汕头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精彩落幕
追逐梦想,我们一路前行
普通礼堂建声环境的技术改造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进展与展望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云南省烤烟产量空间格局及其原因分析
长江经济带城市物流发展的空间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