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娟
不久前,一项关于“教室卫生该由谁来打扫”的小调查,引发网友热烈讨论。老师?学生?还是家长?人们看法各异。对于不少人来说,打扫卫生是学生时代的鲜活记忆。
(11月1日 《人民日报》)
这个话题受到关注,更重要的还是因为背后折射出家校关系和劳动教育等深层次问题。
孩子的成长需要学校、家长共同努力,但家长应如何关注和配合学校教育,以怎样的方式参与和监督?这些都是家校共育绕不开的问题。
“教室卫生该由谁来打扫”,也是一道关于劳动教育的考题。我们总说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劳”为什么重要?因为“劳”不仅关系劳动技能的获得、劳动习惯的养成,更关乎意志品质的磨炼、责任担当的培养。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劳动形态如何变化,劳动的精神內涵永不改变,劳动教育的价值永不过时。
近年来,青少年群体中在一定范围出现劳动意识淡漠的现象,劳动的育人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究其原因,除了一些家长大包大揽、处处代劳之外,有的学校出于安全考虑,采取以课代劳、以教代劳等,也使劳动教育陷入“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的处境。
相较以前,今天的学生成长环境更加优越,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回到打扫教室卫生这件小事,这既是为了让校舍窗明几净,更是一堂难得的劳动教育课。家长们扭转“重智轻劳”的想法,学校在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的同时,也不妨利用好这些校内劳动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