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华 (陕西安康紫阳县毛坝中学)
近日,教育部公开表示,要对中小学的作业进行减负,不仅要控制作业布置总量,还要提高作业质量。当前,针对中小学生减负,山东、陕西和福建等地教育部门已经行动起来,起草或发布相关规定,提出小学作业时间不超过1小时,初中不超过1.5小时等要求。面对一系列减负通知,不少网友赞成规定的细化。同时,也有网友认为,部分规定实施难度大,并不能真正帮助学生减负。有专家表示,目前相关减负规定符合教师育人规律、学生学习规律,但中小学生减负是一项综合性改革,仅靠相关部门发文下禁令,并不能完全解决学生减负的实际问题。教育部门在制定减负规则的同时,还应对教育评价体系进行整体性改革。(2月25日澎湃新闻)
有关学生减负的话题既是教育的热点,也是教育的焦点。每次话题一抛出来,就能引起人们强烈的关注。然而关注之后,学生的负担依然没能有效减下去。近期,不少地方针对学生减负问题下发了系列通知,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真正减轻学生负担还很困难。原因显而易见,如果教育评价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仍然“唯分数”“唯升学”的话,给学生减负很难落到实处。
当前,许多地区的教育评价方法单一,无论是评价学校,还是评价教师和学生,都是以分数论英雄。部分学校为了抓升学率,肯定要将压力施加给教师。教师为了完成各项考核任务,不得不将压力转嫁给学生。教师要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来达到学生考高分的目的,同时要注意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课堂听课专注度、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记忆力等的千差万别。
一些家长比教师更加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要成绩比之前稍微下降一点,他们就特别焦虑,想尽办法不让孩子成绩下滑。因此即使学校按照规定给学生减少了作业量,但家长也会通过其他方式将学生的负担加上去,形成“校内减负校外补”。
学生负担过重看似只是学校的教育问题,其实里面牵涉着家长的育儿观和成才观、社会的用人机制等诸多因素,但这些因素统统受到教育评价的影响。因此,要想真正为学生减负,必须进一步改革教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