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 范依林
所谓主题式教学,是指在现代教学方法论核心——有机整合思维方式主导下,以教学新概念为基础,以主题为枢纽,牵引教学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整体协调运行的过程中,在师生彼此适应与互惠发展的过程中,最终实现整体性教学。新课改以来,课堂由过去的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逐步转变为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教学过程由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过渡到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而历史作为一门充满智慧和思想的人文性学科,在高中历史课堂开展主题式教学具有深远意义,不仅表现在历史教学的学科特征上,而且也使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对课堂主题的把握是主题式教学法的重要前提。在传统教学中,一方面,学生难以深刻把握历史知识的内涵;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仍以说教式为主,导致课堂主题模糊,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灵活性较差。因此,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创设情境,还原真实历史,让学生置身其中对历史事件产生深刻的认识,从而呈现出课堂主题明确、学生课堂体验丰富的教学局面。
例如,在教学《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以主题式教学法辅助教学,并以历史情境贯穿教学始终。首先,笔者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询问学生:美国的全称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个名字呢?以此来揭示课题,并确立本课主题“美国总统制”。然后,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系统地介绍美国的历史和政治制度,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知识体系,进而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探究美国的三权分立制,以巩固学生的认识。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和你的朋友分别生活在19世纪的英国和美国,你们该怎样来体现自己国家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呢?以此来拓展学生思路,锻炼其知识整合能力。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也能够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深刻的认识。
设计的课堂问题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主题式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而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是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设计切合实际的历史主题,让学生调动自身的已有经验,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以主题式教学法辅助教学,并优化问题设计。首先,笔者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精心设计教案,用多媒体展示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料,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以此揭示课题。然后,笔者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本课内容,要求每个小组自主确立本课主题,并调动自身已有经验,在课堂上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化梳理。最后,在学生汇报完成后,笔者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如果没有鸦片战争,我们是否还沉浸在天国美梦中?以此来丰富学生看待历史问题的角度,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历史理解和家国情怀素养。
教学重点是教学的基石,同时,也是教学主题赖以生存的基础。主题关系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教学中主次知识分布,另一层是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完善主题关系,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主题式教学法为依托,确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加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形成合作组自由地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例如,在教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笔者以多媒体播放视频《大秦帝国之纵横》片段,让学生对秦国强大的原因有客观认识。然后,笔者让学生自主地确立本课主题,并在课堂上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展开探究。例如,为了提高学生整体性学习能力,笔者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明确本课教学目标和重点,让学生以目标和重点知识为参考,自主设计小主题,并从秦朝巩固统一的多个措施着手,收集相关史学资料,分析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最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汇报,并对学生的汇报成果进行有效评价,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师生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主题活动是现代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同时,也是主题式教学的重要一环,它最大的显性特征在于能够使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并为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做好实质性铺垫。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整合单元内历史知识以及把握好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形成学生自己的历史认识,并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实现历史学本身的人文价值。
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能力,笔者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一方面,笔者让学生整合辛亥革命前后发生的历史事件,在课堂上展开充分探究,以建立完整的框架体系;另一方面,让学生从现代的角度和历史的角度分别评价辛亥革命的意义,并通过演讲的形式加以叙述,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反思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历史思维能力。
布置课后作业是历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也是主题式学习的拓展和延伸。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优化作业设计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在作业中自主建构和巩固知识,并有效拓展主题的内容和层次,从而使作业成为学生历史素养发展的有力推手。
例如,在上历史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除了为学生讲述基础的教材内容外,还会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布置合理的作业。比如: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把握历史学科的阶段特点,并以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为主题,实现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和研究;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以单元为主题,重组教材知识结构,从而有效提高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采取主题式教学法,既是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改革做出的一次大胆创新,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学主题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内容,而是蕴含于每一课的教学内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