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析

2021-12-01 21:55汪易楠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宾山小学
教书育人 2021年22期
关键词:课件利用心理健康

汪易楠(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宾山小学)

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教师要利用心理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他们全面提高,身心全面发展。高速发展的信息科技使得互联网的触角越伸越远,教师要根据“E+”模式构筑一个开放创新的教育生态环境,打破教室的学习空间限制和时间限制,促使教育资源网络化,让学生利用更多的碎片化时间补充知识,为素质教育提供新的方向。教师能合理利用“E+”模式,则能收到如虎添翼的效果,能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便捷互动,调动感官系统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教师讲述、心理咨询等模式,在传播广度和教学效果方面都不太理想,而且形式不够生动活泼,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E+”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特点,将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融合在一起,这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而且还能促使他们更快速地接受,优化互动效果。

针对不少小学生沉溺网络游戏的问题,教师没有直接阻止他们上网,而是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引导他们调动感官系统,并组织他们展开互动交流。教师首先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了电影《头号玩家》的片段,让学生看到沉溺在网络中会渐渐地丧失自我,体会到后果的严重。此后在课件中设立了多个选项,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思考一下主人公要如何做才能脱离网络的控制。选项一为继续在网络中闯关,学生选择此选项看到的结果是主人公继续沉沦,现实生活中的肉体迅速衰亡;选项二为从此再也不上网,其结果为主人公忍受不了网瘾,再次沉溺网络;选项三为规划好每天的时间,适当上网,学生发现这才是正确的选择。这样便利用了网络小游戏促使学生产生了便捷互动的交流感,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选择可能带来的结果是什么,使他们得到启迪,逐渐学会合理规划上网时间。

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还可以结合网络技术设计一些和心理健康有关的小游戏、小测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更加主动地探究心理问题,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二、隐蔽沟通,促使敞开心扉

小学生也会遇到来自学习、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如果不懂得如何调节心理,释放压力,他们也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在传统的心理咨询中,学生面对教师未免会紧张,往往不能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来。针对此问题,教师可以基于“E+”模式引导学生利用微信、电子邮件等互动平台进行沟通交流,甚至还可以展开匿名沟通,这样学生才能敞开心扉,更自由地表达想法。

一名学生被自己的同桌欺负,他想向班主任报告这件事情,但是其本身性格比较软弱,不敢主动表达,几次来到办公室,都面红耳赤,显得十分紧张。班主任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他担心被其他老师或同学看到,让他们误以为自己是喜欢打“小报告”的人,以后会更加看不起自己,所以不敢直接表达。针对此问题,教师和其约定在晚上用微信或者QQ展开交流。在网络上,该学生少了拘谨,显得十分活泼,清楚地将自己遇到的问题表述出来。教师也以朋友的姿态为其出谋划策,提出了若干建议,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便利用了网络的隐蔽性,让学生有安全感,更主动地展开交流。

网络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教师要很好地利用此特点,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理问题。这样学生更有安全感,在交流时减少了顾虑,能大胆地表达。同时,这也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三、推送微课,注重个性施策

由于班主任要解决不同学生的问题,所以难免会遇到无法平均用力、关注全体学生的问题,而且由于不同的学生是不同的个体,遇到的心理问题也各有不同,所以教师也很难采用“一刀切”的处理方法。针对此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即时性的特点,基于“E+”平台设计各种不同类型的多媒体微课课件,学生在遇到各种典型问题时,则可以自主阅读微课课件,找到解决方案,而教师则可以专门解决那些具有特殊性的问题。

例如在班级中有不少留守儿童,他们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在家庭中缺乏能互动沟通的人,所以在学校生活中也常常比较内向,不知道该如何更好地和同伴进行沟通。对于这些学生,教师无法面面俱到地一一指导,于是便推荐他们学习相关的微课“我们如何交朋友”,在微课课件中,学生认识到自己要有一定的主动性,同时还要寻找和同伴之间的共同话题,这样才能提高交友的有效性。同时,教师也发现了个别特殊的问题,有的学生虽然也是留守儿童,但是性格并不内向,反而显得比较暴躁,容易和同伴发生争吵。针对此问题,教师采用个别推荐的方式,给其推送课件“如何安抚自己的情绪”,这样就能更高效地进行信息沟通交流。

利用微课课件能更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有效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在学生遇到问题后教师也能及时科学地提出解决方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出谋划策。这样的操作更便捷,互动效果更好。

四、链接拓展,扩充专题资源

互联网具有多样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寻找到各种不同的信息,教师要基于“E+”构筑资源交流平台,给学生发送一些链接,引导他们自主拓展相关资源,展开心理专题讨论。同时学生也可以自主搜索资料,并和同伴进行互动讨论,更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

如班级中有学生自认为患有“抑郁症”,向教师咨询要如何解决问题,教师并没有直接提出解决方案,而是给其推送了链接,链接内容是网络上的抑郁症自检问卷,学生可以通过自主答题的方式了解自己是否真的有抑郁症。在完成了答卷后,该学生发现原来自己只是有轻微的焦虑情绪而已,算不上真正的抑郁症。在其松一口气的时候,教师又抛出了另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围绕“如何摆脱抑郁的困扰”这个主题自主搜索资源。学生围绕抑郁的程度和具体表现、改善抑郁的方法等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搜索资料,其他感兴趣的同学也主动参与到该主题探究中,这样他们了解的知识更多,对自己心理问题的认识也更为深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也达到了促使其自学自助的教学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切心理教育都要归结于自我教育。”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上网搜索,让他们认识到该如何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这样学生在教师不在场的情况下,也可以自主搜索资料,尝试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五、搭建平台,联动多维力量

互联网具有联动性、创造性的特点,教师要利用这一点积极联动校内外各种资源,联动家庭、社会的多维力量,搭建网络互动沟通平台,让学生能随时随地上网咨询,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促使其更健康地成长。

某学生的家长是某校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他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很科学,能很好地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教师便利用了家长资源,邀请其在网络平台上开辟“王爸爸心理咨询室”板块,学生遇到了心理问题,则可以上网留言,该学生家长则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回答。此外,其他的学生或家长如果有好的解决方法,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留言,这样就收到了互动沟通的效果,能让提问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好方法。不仅如此,教师还联系了社区有调解经验的工作人员,在网络上开辟解决亲子矛盾的咨询专区,帮助家长和孩子更好地沟通。如此构筑网络平台,教师就高效地利用了各种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很好地借助多元力量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心理咨询的效率提高了,效果也更好了。

教师可以了解一下哪些家长有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其担任“校外辅导员”,试着在网络平台上和其他学生进行沟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联系心理学者、专家或医院相关科室的医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教师要在新形势下挖掘新视角,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促使他们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师要积极研究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调整学校心理健康的模式,弥补心理健康教学方法陈旧、教师观念保守等不足,积极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课件利用心理健康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