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策略研究

2021-12-01 21:55张如雪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九年制学校
教书育人 2021年22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意识德育

张如雪(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九年制学校)

德育工作一直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它并不是单纯地指品德教育,而是包含品德教育在内的思想意识、家国情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的总称。教师要正确认识德育在内容上所呈现的多样性,将德育思维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制定德育方案,培养德育意识,拓展德育渠道,更新德育观念,落实德育评价。

一、借助主题写作训练,制定德育方案

主题写作是英语学科学习的一部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主题写作指导时,会从学生的选材立意和主旨思想上进行整体把握,帮助学生选取内容健康、新颖、更具代表性的写作素材开展写作训练活动,正面写作素材对学生的价值塑造具有积极意义,学生在教师的写作指导下,能够自觉选取紧扣写作主题的素材内容,把握写作立意和主旨,内化写作过程中的思想情感教育。

讲文明、讲礼貌是中华传统美德。教师开展留守儿童德育工作前,应当注意德育工作切入的角度,主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能够润物无声地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德育内容?在七年级英语教学中,教师借助一些对话场景,渗透文明用语内容,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渐掌握文明用语要领。教师借由会话学习契机,营造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文明用语的讨论,借助主题对话的形式,推出一些写作内容,让学生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人,提升其思想品质,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成长。

教师从学生的对话写作训练中,及时窥探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很少能够主动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教师有针对性地安排主题对话训练活动,让学生在选择题材的同时,对生活文明交流的情节进行梳理,启发学生从日常的点滴小事中,建立文明素质。

二、依托情感教学目标,培养德育意识

德育,并不是单一的指思想品德教育,而是涵盖思想品德在内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层面教育的总称。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德育内容,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德育教学措施,从情感意识方面做有意识的突破,发挥情感意识的感染作用,让学生在以情感意识为目标的德育学习中,达成情感层面的共鸣,自觉培养人文关怀意识,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念。

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有多种教学手段可供选择,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适用的教学方法。在七年级教材中,有家国情怀相关的主题单元学习。学生在完成家国情怀主题单元学习后,能够自觉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觉回望中华历史的漫漫征程,中华今日之光明前景是无数的英雄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后,深觉今日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对自身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展开了反思,教师达到了在英语学科教学中施展德育工作的目的。

教师依托目标情感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英语主题学习中,深刻感受文本内容所传达的家国情怀。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进行及时的点拨,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了文本内容,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留守儿童的德育体系完善发展,有助于留守儿童树立更符合自身学情实际的学习目标和正确的个人价值观。

三、凭借信息教学手段,拓宽德育渠道

现代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非常便利的环境,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留守儿童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怀的特殊群体,教师需要对这些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进行严密监控和适时疏导。教师必须具有德育先行意识,从学生的心理根源出发,预防学生个体发展中会出现的问题,灵活巧用信息教学手段,将德育工作体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拓宽留守儿童的德育渠道。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从时代发展潮流中汲取学科教学的专属营养,借助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为德育教学寻求更多可能。教师在与留守儿童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灌输式的说教并不感兴趣,多数学生在这种教学契机下,有较为消极的态度反馈,整个德育教学过程得不到学生的有效回应。教师随即开始调整自己的德育手段,借助感恩主题班会,向学生讲述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故事,并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投放感恩系列的公益宣传片,让学生在教师所营造的视频情境中,感受父母亲在外奔波的劳累,理解父母为生活打拼的艰苦。留守儿童在视频情境中,感受到了父母来自异地的关心与挂念,树立了好好学习的文化信念。

教师借助信息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了多媒体视频情境,让学生在观看感恩系列公益宣传短片的同时,接受父母的爱,列举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对之前忽略的亲子相处细节进行回忆,健全自身的情感发展机制,为德育教学赢得更为广阔的作用空间。

四、创建师生交互氛围,更新德育观念

留守儿童大多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缺少父母关怀,特殊的成长环境会造成这部分学生心理敏感,不善与外界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对这部分学生群体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必然不能只依靠灌输式的说教,只有创设相对平等的师生交互氛围,选择适当的话题进行交流,深入了解这些学生的内心深处的想法,才有可能收获较为理想的德育结果。

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对这部分学生普遍喜欢采用的交流表达方式进行调查。学生对教师身份有一定敬畏感和距离感,教师要想办法拉近自己和这部分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师生在相对自由的聊天氛围中展开交流,更准确地了解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发展动向,以便于教师及时采取有效的德育措施。教师借用主题班会时间组织班级茶话会,以游戏的形式调动更多学生参与“初中生活中所遇见的困惑”的话题讨论,学生对教师所设置的话题具有较为深刻的感受,有的学生陷入了沉思,有的学生相互间展开了讨论,教师的话题设置较为成功,学生的话题参与热情被点燃。

教师积极创建民主、平等、有趣的师生交互氛围,以话题讨论和游戏互动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话题讨论和游戏环节,拉近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在此情境下敞开心扉,倾诉自身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和烦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听到来自学生的多种声音,充分认识到初中德育方法的多样性,促使教师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及时更新德育观念,将德育放在树人的先行位置。

五、贯彻实践发展要求,落实德育评价

留守儿童并不完全等于问题学生,在这部分学生群体当中,不乏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教师不得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但是实际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学习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也会产生相应的负面感受。教师要严格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拓宽初中生德育评价的方式,丰富评价手段,让评价过程更能够体现实践发展要求。

教师不可忽略德育的作用,德育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初中生的自我认知往往不够全面,特别是一些留守儿童,这部分学生的内心世界较为敏感,较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教师要为学生的自我评价提供多种评价途径,鼓励学生试着从不同角度去认识自己。教师在班级中设立班级德育之星奖项,并设定参评标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勤做好人好事,采取每月一评的方式,对班级德育之星进行颁奖和适当的奖励,让学生意识到成绩不是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教师要有意识地拓展学生德育评价渠道,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德育评价过程,帮助学生在德育评价环节,逐渐完善自我认知,树立个人成长自信。

留守儿童是一个需要密切关注的学生群体,但是并不意味着这部分学生在道德成长和学业水平发展方面异于其他学生。教师要正确认识留守儿童以及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借助英语学科教学的相关内容,将留守儿童德育过程在英语课堂中进行呈现,提高留守儿童的家国意识,帮助这部分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落实德育学习成果。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意识德育
公益性家庭教育服务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研究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小学大德育工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多维度助推幼儿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