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2021-12-01 21:50吕玉刚
中小学校长 2021年4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育人教育

□吕玉刚

基础教育是我国规模最大、学龄最长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三个学段共15 年,基础教育还包括特殊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具有奠基性作用,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被看作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一、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基础教育的特殊重要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从国家发展看,要充分认识基础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奠基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 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给广大少年儿童寄语特别指出,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从群众期盼看,要充分认识基础教育是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大民生工程。基础教育面向每一个家庭,面向每一个人,事关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也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和谐。从教育本身看,要充分认识基础教育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没有基础教育的现代化,不可能有整个教育的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首先要建设基础教育强国。

二、“十三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成就

2020 年11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委第十六次会议,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综合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特别指出,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十三五”期间,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凸显了“六个新”,一是重视程度达到新高度,二是普及水平跃上新台阶,三是办学条件呈现新面貌,四是全面提质进入新阶段,五是综合改革迈出新步伐,六是热点难点实现新突破。

(一)基础教育重视程度达到新高度

“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强化党对基础教育的全面领导,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出台了 《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等七份重要文件,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全面系统部署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这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四梁八柱”已基本确立,基础教育已经踏上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征程。

(二)基础教育普及水平跃上新台阶

截至2020 年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了95.2%,超额完成95%的目标;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85.2%,比2015 年提高10.2个百分点,普惠园覆盖率达84.7%,比2016 年提高17.5 个百分点(2016 年才开始统计普惠园覆盖率);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1.2%,比2015 年提高了4.2 个百分点;全国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95%以上,在校生达88.0 万人,比2015 年翻了一番。经过五年的努力,基础教育全面实现了中央确定的2020年发展目标,圆满完成了收官交账任务,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基础教育历史性地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正在向着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方向迈进。

(三)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呈现新面貌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大力推进“四个统一”,促进缩小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异,重点加强农村“两类学校”建设。全国30.9 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都达到了基本要求。全国96.8%的县通过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验收。城镇义务教育大班额基本消除,截至2020 年底,全国义务教育大班额比例降至1.16%,比2015 年下降了12.9 个百分点,完成了国家确定的消除大班额目标任务。与此同时,全国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已降至9.45%,比2015 年下降了27.85 个百分点。中小学的网络条件显著改善,互联网接入率达到了98%以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城镇小区必须配建幼儿园,建成之后应交给政府办成公办园或者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近两年来下了很大气力、破除重重困难,全面治理小区配套园,截至2020年底,已有2.02 万所全面完成整改,全国共增加普惠性学位416万个。

(四)基础教育全面提质进入新阶段

德育工作实效显著增强,制定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系统构建了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创新了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等六大育人途径,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发布了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深化,2020 年教育部专门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首次成立了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及28个分学科分领域专委会,发挥全国最有影响力的知名专家、学者的重要作用,全面加强教学改革工作指导。出台了 《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中考命题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引领作用,加强中考命题质量评估。出台加强教研工作和实验教学有关意见,强化教研专业支撑,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统编三科教材用三年时间顺利实现了替换使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已在20 个省份实施,目前正在建设一批国家级教学改革示范区、示范校,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第二届国家级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并实施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计划。为了巩固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成果,教育部出台了 《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着力打造三个体系,即,构建互联互通的平台体系、全面覆盖的优质课程资源体系和系统完善的运行保障体系。

(五)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迈出新步伐

经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同意,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主要解决了几个问题:一是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解决“管得过多”的问题。提出要保证教育教学自主权、扩大人事工作自主权和落实经费使用自主权;二是增强学校内生动力,着力解决“缺乏动力”的问题。提出要强化评价导向作用、校内激励作用、学校文化引领作用和优质学校带动作用;三是提升办学支撑能力,着力解决“保障不够”的问题。提出要注重选优配强校长、加强条件保障和拓展社会资源;四是完善监管机制,着力解决“管理不善”的问题。提出要完善宏观管理、完善内部治理、完善社会监督,其中宏观管理要坚持放管结合、精准定向赋权,走出过去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政府必须着重管好的事项包括:学校落实国家课程、规范使用教材、遵循教学基本要求、重大决策制度、师德师风建设和规范办学行为等。

(六)基础教育热点难点实现新突破

教育部会同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加大了网络环境治理力度,净化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关闭了一大批违法的不良信息网站和违规平台账号等。深入开展防治学生欺凌专项行动,逐步建立起防控长效机制。招生秩序得到有效规范,从2014 年以来推进公办学校招生入学改革,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规定,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改革,基本实现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这项政策2020 年在各省(市)得到了全面的贯彻落实,有效遏制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考试招生、掐尖招生等不良行为,切断了招生环节与社会培训机构、社会竞赛挂钩的利益链。出台了 《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即“减负三十条”,建立了课后服务制度,这是推进减负的一项重大举措。规范社会竞赛活动,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由105 项减至35 项,这35 项主要是综合素质类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学科类的竞赛。

三、2021 年基础教育重点工作任务

2021 年是建党100 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基础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关键之年。今年基础教育工作基本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基础教育重大决策部署,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任务,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强大动力,以巩固提高普及普惠水平为重要目标,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大力营造基础教育发展良好生态,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优异成绩向建党百年献礼。

(一)确保正确育人方向

第一,推动中小学领导体制改革。会同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中小学领导体制改革文件,进一步加强党对基础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大规模中小学党组织书记培训,提高党组织书记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第二,开展建党百年主题教育活动。在中小学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活动,教育引导中小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第三,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对中小学德育课教师配备情况做全面、系统的调研,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举措,切实解决德育课教师兼职过多、专业化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通过遴选推广、展示观摩、培训研讨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德育课改革创新,持续宣传推广一批各地德育工作典型经验案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各地用好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研究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筛查机制;举办好班主任、德育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示范培训班。第四,扎实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召开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推进会,命名一批劳动教育实验区,以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场地条件保障和组织实施为重点,大力宣传各地劳动教育典型经验做法。

(二)持续提升发展水平

第一,部署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推动各地补足配齐幼儿园教师,依法依规落实幼儿园教师待遇。第二,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印发 《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遴选一批基础较好的县(市),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第三,部署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计划。推进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加快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整体提升县域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第四,部署实施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巩固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水平,进一步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三)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第一,加强教育教学指导。各省要按照中央文件要求,分省、分学科制定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强化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要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范围,加强省、市两级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研员培训;遴选“精品课堂”资源,召开融合信息技术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现场会。第二,提高科学保教水平。印发 《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开发安吉游戏推广资源包,遴选公布首批幼儿优秀图画书,出台幼儿园玩教具配备指南,举办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第三,完善质量评价体系。落实 《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出台 《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指南》 《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第四,深入推进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中央关于基础教育“三文一会”精神及 《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 贯彻落实,遴选建设一批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印发 《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

(四)营造良好育人生态

第一,全面落实公民同招。巩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成果,制定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推动各地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公民同招”政策要求,规范公民办普通高中招生秩序。第二,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研制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指导意见,建立完善校外教育部际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深化网络环境治理,建立长效机制;指导各地各校加强中小学生作业、手机、睡眠等管理。第三,大力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制订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规范作业管理,推进课后服务强保障、全覆盖、上水平。第四,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召开全国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视频会议,深入推进“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和校园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开展校园欺凌防治行动和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活动等。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育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题解教育『三问』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