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巍, 曾庆鸿, 王洪亮, 唐 兵, 付文苑, 王青青,陶 莲, 马建云, 张 睿, 刘军林, 邓 英*
(1. 贵州省园艺研究所, 贵州 贵阳550006; 2.贵州省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贵州 贵阳550006; 3.贵州省农业科技发展中心, 贵州 贵阳 550001; 4.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贵州 威宁553100)
豇豆是一种原产于非洲的重要粮食和营养安全作物[1],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普遍种植,在非洲地区的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95.4%[2]。其富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以及与其他谷类作物相互补的氨基酸成分,尤其是豇豆中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质、蛋白质和多肽等营养成分具有预防慢性病作用,如降血糖血脂、防癌、抗炎、降血压等功效,使其成为人们膳食中重要的营养食品[3]。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多阴雨,少日照,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气候不稳定导致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冰冻、冰雹、干旱、山洪暴雨等灾害频发,极易引起豇豆病害的发生。通常采取加强栽培管理为主的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但在病害发生后,需及时喷施针对性的药剂进行处置,以减少损失。为贵州豇豆种植常见病害防治提供参考,介绍豇豆锈病、炭疽病、疫病、白粉病、病毒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及化学防治方法。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和豆荚。病初叶背产生淡黄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变褐,隆起呈小脓疱状,后扩大成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即夏孢子,后期形成黑色的冬孢子堆,致叶片变形早落。有时叶脉、豆荚也产生夏孢子堆或冬孢子堆,豆荚感病,不能食用。此外,叶正背两面有时可见稍凸起的黄色小斑点,即病菌的性孢子器,性孢子器周围产生橙红色的锈孢子器[4]。
该病属于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担子菌亚门锈病目豇豆属单胞绣菌(Uromycesvignae Barcl)。系单主寄生锈菌,能产生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及担孢子5种类型孢子,是专性寄生菌。夏孢子在18~25℃、空气湿度大、叶面有水滴时,最易萌发入侵寄主,且可通过气流、昆虫等媒介传播。深秋的冬孢子堆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感染源。若病菌的寄主细胞死亡,绣菌的营养菌丝也随之死亡[5-6]。
发病初期可选用70%硫磺·锰锌可湿性粉剂、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药1次,连喷1~3次。
该病从幼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植株地上部分均能感病,主要危害叶、茎及荚。幼苗发病时,子叶出现红褐色至黑色圆形病斑,病斑凹陷呈溃疡状,幼茎上产生锈斑且随着茎伸长变为细条状或梭形斑,初期为紫红色,渐变为褐色至红褐色,稍凹陷或龟裂,严重时幼苗枯死。叶片感病始于叶背,叶脉初始为红褐色条斑,渐变为黑褐色或黑色,并扩展为多角形网状斑,叶柄受害造成全叶枯萎。豆荚感病,病斑周围伴有红褐色或紫褐色晕环,湿度大时溢出粉红色粘稠物,内含大量分生孢子。种子感病出现大小不同的黄褐色凹陷斑[7]。
豇豆炭疽病由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真菌感染引起,该病菌主要潜伏于种子、附着在种子或在病体内以菌丝体越冬。带病种子播种后,幼苗感病,子叶或幼茎部位产生分生孢子,利用昆虫、雨水等媒介进行病原传播[8]。
发病初期选用325 g/L 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3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80%福美双·福美锌可湿性粉剂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其他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药1次,连喷1~3次。
该病主要危害茎蔓、叶片和豆荚,茎蔓多在节部及附近发病,初期呈水渍状不定形暗色斑,后绕茎扩展呈暗褐色缢缩,病部以上叶片迅速萎焉死亡。叶片感病初期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病斑且边缘不明显,湿度大时表面产生稀疏白霉引起叶片腐烂。豆荚感病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边缘不明显,后期病斑软化腐烂,表面产生白霉[9]。
该病属真菌性病害,由豇豆疫霉菌侵染所致。病菌以卵孢子、厚恒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或种子越冬,以风雨、流水等媒介进行传播。温度在25~28℃,天气多雨或湿度大时,易导致病害严重发生。此外,地势低洼、土壤潮湿、种植过密、植株间通风透光不良等也会导致病害严重发生。
雨季前5~7 d施药,可选用722 g/L霜霉威盐酸盐水剂,58%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等药剂进行施药防治,施药采用灌根与喷雾相结合同时进行,每隔7 d防治1次,连续2~3次。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但也能危害茎和豆荚。叶片感病从叶尖和边缘开始,初呈暗绿色小斑点,随病情发展扩大为不规则的褐色坏死斑,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并不变硬,薄而透明,易脆裂,发病重的病斑连合,导致全叶变黑枯死或扭曲变形,呈干枯火烧状,故也称为叶烧病。嫩叶受害皱缩、变形,易脱落。茎蔓感病,初呈水渍状,后发展为红褐色溃疡状条斑,略微凹陷,环绕茎1周后,致病部以上枯死。豆荚感病,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半点,随后发展扩大为凹陷的近圆形斑点,后期严重时豆荚皱缩。在潮湿条件下,叶、茎、豆荚及种子脐部常有黄色菌脓溢出。
该病属细菌性病害,由豇豆细菌疫病黄单胞菌侵染所致。病菌会在种子内或随病残体在地上越冬。带病菌种子萌发后,先从其子叶发病,并在子叶产菌脓,借风雨、昆虫、人畜等媒介传播到植株上,由气孔侵入。高温、高湿、大雾、结露有利于发病。夏秋天气闷热,连续阴雨、雨后骤晴等使病情发展迅速。管理粗放、偏施氮肥、大水漫灌、杂草丛生、虫害严重、植株长势差等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发病初期可选用50%氟啶胺悬浮剂,722 g/L霜霉威盐酸盐水剂,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药1次,连喷1~3次。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亦可侵染茎蔓及荚。叶片发病初期叶背呈黄褐色斑点,扩大后呈紫褐色病斑,表面覆盖一层稀薄的白粉(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及菌丝体),病斑沿叶柄发展,白粉布满整叶,逐渐发黄、脱落。
该病病原为蓼白粉菌,属子囊菌亚门,是一类活物营养的寄生菌,不能在病残体上腐生。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以闭囊壳随病残体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侵入宿主,形成田间侵染。在南方,病原菌一般不产生抗逆性强的闭囊壳世代,其初期侵染来源主要是田间其他寄主染病后长出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至豇豆,待条件适宜时萌发,侵入寄主表皮细胞。该病菌属于耐旱的真菌,多雨会抑制病害的发展[10]。
发病初期可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等药剂进行防控,每隔7~10 d喷药1次,连喷3~4次。
该病为系统性侵染病害,以秋豇豆发病较重,病株初在叶片上产生黄绿相间的花斑,后浓绿色部位逐渐突起呈疣状,叶片畸形。严重时植株矮缩,叶片变小或丛生,开花结荚少,豆粒上产生黄绿花斑。有的病株生长点枯死,或是嫩梢开始坏死。
该病主要由豇豆蚜传花叶病毒(Cowpea aphid-borne mosaic virus,CAMV)、豇豆花叶病毒(Cowpea mosaic virus,CP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BBMV)等4种病毒引起,可单独侵染危害,也可多种以上复合侵染。生长期主要通过白粉虱、蚜虫、植株间汁液接触及农事操作传播至寄主植物上,从寄主伤口侵入,进行多次再侵染,发病最适条件为相对湿度80%以下,温度为20~35℃,持续干旱天气或蚜虫发生严重时,病毒病多发生与流行。
当苗期白粉虱、蚜虫的虫口密度达2头/株,现蕾前期达10头/株,现蕾开花期达20头/株时,可使用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5%苦参碱可溶液剂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喷雾防治。防治病毒病应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施1.5%植病灵乳剂、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或0.04%芸苔素内酯水剂,每隔7~10 d施用1次,连续3~4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