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护照”: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研究申报单的设计与项目实施

2021-12-01 16:48舒俊波浙江杭州市竞舟小学
教书育人 2021年29期
关键词:思路学科过程

舒俊波 (浙江杭州市竞舟小学)

一、农村一线教师的科研窘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兴教显得越来越重要。教育科研却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推动部分老师快速成长,也让不少老师望之生怯。一年一度的课题申报时,科研室的S老师却很犯难。学校属于农村小学,共有90多位在职教师,科研氛围并不浓厚。主动申报课题者极少。科研室只能各种手段催促,老师们叫苦连天,导致同事关系恶化。教育科研工作遇到如下瓶颈:

(一)教学与科研不相容,教师存在抗拒心理

部分老师对教育科研比较抗拒,把研究当作负担。一边是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境,一边是对待科研任务的各种应付。如何负负得正,把科研与教学融为一体是科研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个人与团队不同步,教师陷入孤独境地

教师科研容易陷入单打独斗之境地。怎样动员教研组内成员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形成互助式课题团队?减轻教师研究负担的同时,提高课题研究覆盖率是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问题与操作不匹配,教师面临无效劳动

研究问题和操作路径不匹配,研究思路不清楚,不知如何跟进,也是教师畏惧课题研究的原因之一。如何改变东拼西凑、互相抄袭、应付了事的科研风向,值得深究。

二、“科研护照”的操作实践

基于教育问题展开,将研究简化为关键词、问题情境和解决方式三部分,以模仿单、困惑单和经验单三种形式呈现。将教学问题转变研究项目,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提高研究效率。该过程既是科研过程,也是科研学习过程,类似于科研的启动和入场,被誉为“科研护照”。“科研护照”是入场券,可以降低教师在科研中的心理压力,推崇科研平民化。“科研护照”也是教学催化剂,可以转变教师的工作姿态,推崇科研一体化。更是成长规划书,可以激发教师的成就动机,推崇科研理性化。

(一)三取向,“科研护照”的设计与转向

从日常教学出发,寻找日常教学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形成困惑单。反思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将经验转换为研究单,向更深更广处发展。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他人的研究路径,合理借鉴,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研究问题。

1.模仿单:学科参照,迁移思路

参考其他学科或其他老师的研究思路,对已经完成的研究过程进行借鉴和解读,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思路,尝试匹配新的探究问题。在研究基础上填写申报单,形成新的思路。复制是科研申报单的基础式,也是最容易上手的方式。一线教师对于科研的常态或许并不清晰,通过复制模仿的方式,能够了解研究的基本情况,在解读内容的基础上,掌握科研申报单的填写方法。在了解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替换处理,在内容模仿的基础上,实现思路迁移。申报单经历简单的模仿、迁移后,从简单的复制转变为内化后的重构,从模仿逐渐走向创新,这个过程是模仿的发展历程也是科研申报单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2.困惑单:基于问题,寻找答案

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记录下来,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填写申报单。以教育困惑为研究核心展开探讨,将教学与科研有机整合,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以教学验证研究成效。Z老师是新入职教师,也是新一年级的班主任,教学以及管理中难免遇到问题。基于老师年轻富有朝气这一特色,采用融入式管理,让教师作为班级一员融入孩子们的活动中,形成特有的班级文化。从困惑到问题进而转变为研究项目,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更需要有丰富的教育科研经验做支撑。对于一线教师而言,面对困惑,往往需要外力帮助其整理相关困惑,明晰困惑的内因和外果。采用逻辑归因法,从现象出发,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注重推理迁移,寻找同质,立足教学具体内容寻找策略。

3.经验单:反思过程,整理心得

尝试整理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经历,总结成功经验,反思失败教训,以真实经历为核心填写申报单。结合教学设计、过程与反思,将研究融入教学中,明确研究思路,提高教学效率。但是,经验每时每刻都在积累,哪些值得研究,哪些需要舍弃,哪些干扰教学,往往不得而知。经验单的最大特点是直接体验,系统思考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整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经验迁移,链接教学经验之间的关系。经验单上的项目看似简单,其实内在深层次加工。笼统问题具体化的过程也是申报单升级的过程。在归纳和演绎的基础上,教师需要保持敏锐的嗅觉,及时反思和整理获取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变点为线,扩线为面,形成研究项目。

(二)三助力,“科研护照”的研讨与深入

获取教育问题申报单是项目研究的开始而并非结束,此时需要外力介入助推申报单的进一步完善。发挥集体力量,从模仿到创新,形成学科特色。

1.样本助力——模仿起步,追求创新

(1)思路模仿,明晰整体设计。通过认真解读研究样本,整体解读模仿对象,明晰课题方案的设计意图与实施路径。通过样例解读,将研究思路移植到已有的问题上来,形成新的研究体系,为后续研究申报单的填写打基础。有的老师针对科学教学的具体问题,参考体育教材租借制度,将体育学科的做法移植到科学学科,形成科学器材租借和管理的新思路。通过学科融合,形成课堂执行方案,并应用于实践中。思路解读,是思路模仿的第一步,把问题从具体事物中抽取出来,形成可供思维的认知元素。在内化过程中,逐渐明晰研究问题的构成元素,通过整体规划和思考,将内化的思路进行梳理,形成简易的操作思路,并且在后续的研究中具体化和细致化。通过加入更多的参与元素,重构研究问题申报单,形成新的思路和研究路径。

(2)内容借鉴,考量研究内涵。在研读研究参考样本时,淡化参照方案的内容成分,抽象研究思路和推进策略。考虑对样本进行适当处理,重点呈现样本的研究框。去繁求简,抓住重点核心。老师们对相同问题的认知和判断均有所不同,但对核心问题的判断却趋于一致,通过交流可以产生共鸣点。变静为动,框定操作流程,将动态的变化定格为静态关系。框定教育研究问题的操作流程,这样更容易抓住问题的核心。将脑中的思考变成具体的实施步骤,通过化虚为实,制订具体的研究计划,形成可供推进的实施步骤,在具体的实践和反馈中,得出研究问题的最后答案。

(3)操作创新,形成学科特色。基于学科特色,以学科角度解读参照样本,对参照对象的部分内容进行合理替换,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研究思路,进而完成教育问题模仿单的改造与升级。学科之间存在共性问题,对此进行梳理,能够使研究更容易推进。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特性,学科之间的互补可以扩大研究界面。通过寻找相似问题的差异处,将科学学科的差异以具体的内容呈现出来,通过学科之间的对比研究,形成具体的研究策略。用一个学科的视野看另一个学科,往往能看出很多有意义的内容,通过利用学科之间的渲染关系,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该过程就是一个研究创新的过程。

2.团队助力——转变困惑,梳理策略

(1)问题组:相同困惑思策略。将存在相同困惑的老师组成团队,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最有实效的方式。从问题出发是研究的基本路线,“科研护照”本身就是教育问题的申报过程。通过组队式问题剖析,帮助问题提出者分析问题,明晰策略,找到问题的答案。教育问题本身具有共性,对于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而言,很多问题都可以从经验中找到答案。共享经验的过程对于共享者来说就是综合分析的过程,对于聆听者而言则是观察学习和替代学习的过程。以问题为纽带将老师们组合在一起,采用互助研讨的方式完善问题研究申报单,有助于问题的深入和拓展,将困惑变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2)教研组:相同学科思应用。同一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的老师,地理位置和教学任务之间更为紧密,彼此之间的交流也更频繁。特别是同年段同学科,由于进度接近和统一,出现的问题都很相似。教研组内推进共教共研,问题更容易沟通,解决问题的需求也基本相同,互相之间的配合也颇为默契。教育问题申报单放置教研组进行推进,有助于活动的实施以及提升活动推进的深度,有利于研究与课堂实践的统一性。教研组的研究往往是整体研究,面对相同的困惑和问题,及时沟通研究的进程,并且将问题应用到实践中,同步推进研究与实践的整体过程,研究成果也可以得到快速实践和推广。

(3)课题组:相同目标思合作。借助研究申报单将问题转变为课题研究,根据任务推进合理分工,规划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式,形成可供操作的方案,确保研究有序进行。在规划中因趣组队,强调合作性,基于兴趣搭建的研究团队更强调成员之间的合作性,并且研究的问题更符合教师发展的需要。在实施中因需嵌入,根据需求嵌入相关研究,强调研究的应用性。研究目的在于解决问题,目标指向课堂实践。在推广中因效迁移,积极推广研究结果,强调研究的延展性。扩大研究的影响范围,为后续新的研究方案制定做好铺垫。

3.续航助力——总结经验,提炼方法

(1)核心深解,定位关键概念。收集研究问题的核心关键词,寻找相关定义资料,明确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仔细打磨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在概念研讨的基础上定位研究方向,明晰研究问题,形成研究题目。定位概念的内涵,通过解析理清核心概念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明确核心概念的体系和集合。深度解析核心概念的意义和操作定义,将问题转变为可以实施的计划和行为,最终达成研究的最终目标。如Z老师针对习作问题,借用漫画绘本作为解决问题的切入手段,从绘本习作到自制绘本习作,最后定格为自制四格绘本习作,定位概念的过程,思考也更深入。

(2)背景深研,探究因果关系。明确核心概念之后,进一步了解研究问题的背景,探究问题因子之间的因果关系。结合研究问题的背景因素,深入思考问题申报单的研究意义,丰富研究资料,丰满研究素材。从现象出发,进行追溯式整理,寻找现象背后的故事,深挖其背景用意。一线教师的申报单聚焦性很强,都是从点开始延伸,然后对点与面进行扩散,追溯整理也是背景呈现细化的过程。以综合性评价研究申报单为例,对综合性评价进行搜索,整理出综合性评价展开四维度与评价核心之间的关系。以推理的方式延伸研究意义,探索因果关系。

(3)思路深梳,明晰研究路径。借助申报单,在形成了初步的研究思路之后,对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深入解读和讨论,梳理研究脉络,明确研究路径,定位研究的目标和路径。根据现有资料制订研究计划,预判可以取得的研究成果。从研究对象入手,融合各种研究相关因子,最终形成清晰的研究操作计划。厘清各个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形成网络化的研究脉络,通过对申报单的思路进行梳理,从研究核心转向研究路径,融合研究过程,完成探究过程。对申报单中的各种因子进行剖析,将研究元素清晰化,明晰元素之间的关系,在研究中逐步细化,理清关系,形成体系,最终完成研究元素的规划梳理。

(三)三拓展,“科研护照”的升级与转变

对研究申报单的相关内容进行点点拓展,将研究申报单拓展为研究案例。采用点点替代和点点迁移的方式,在解读研究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单个问题进行深入实践,记录研究过程,分析实践过程中得到的经验。从教学点向研究点推进,寻找可以重组移动的内容,借助结构上的相似之处,采用点对点替代的方式,转移至新的组织中。对研究结构进行重新思考,改变其格局,深入解析将研究点进行转移,形成新的研究格局。对研究申报单相关内容进行点线拓展,整理研究脉络,完善研究步骤,充实研究路径。丰富探究内容,明晰研究路径,明确研究步骤,形成操作性强的研究计划。梳理层次脉络,完善组织结构,将教学中的迷惑点、收益点贯穿成研究路径。对研究申报单的相关内容进行点面拓展,结合学科和学校特点,以点带面,充实素材,完善研究体系。从点、线、面、网,网络化梳理研究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从一个点出发,最终形成研究方案。跟进研究路径,在研究计划的基础上,充实素材,边研究边调整,通过体系化板块序列。

三、“科研护照”的后续跟进

(一)教学跟进,研用结合成体系

申报教育问题之后,教学需要及时跟进。借助研究为教学指明方向,教学则是研究的实践尝试,两者相辅相成,最终推进“科研护照”的深入和拓展。

(二)管理跟进,制度保障成习惯

项目的管理需要常态化,对于教育问题的研究要及时跟进,对于老师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关注,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同时也要规划好申报单的进程路线,不仅需要保证申报过程,也要确保申报的结果。通过制度的维持和保障,让研究慢慢成为一种习惯。

(三)关怀跟进,激发潜能成动力

科研的历程也是心路磨炼的过程,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申报单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关怀,让老师们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激发老师内在的潜能,让研究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让申报单制度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呈现形式。

猜你喜欢
思路学科过程
【学科新书导览】
不同思路解答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超学科”来啦
我的思路我做主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