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锦,傅茂润,卢曜昆,王少华,孙 斐*
(1.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250300;2.齐鲁工业大学图书馆,山东济南 250300)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随着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也逐步增强。但我国的“红心鸭蛋”“毒韭菜”“瘦肉精”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这不仅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负面影响,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也降低了人们对农产品安全的信任度,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农产品溯源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迫在眉睫。
农产品溯源是指在农产品供应链的生产、加工、配送和销售各个环节,即农产品及相关信息进行追踪或溯源,使农产品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中。完善农产品溯源的意义在于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个环节都处于消费者以及有关食品安全监督部门的监控之中,大大降低农产品安全问题的发生频率。当农产品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有效地确定问题产生的环节,以便快速降低问题农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危害及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将风险最大程度的保持在可追溯可控制范围内。完善农产品溯源系统不仅仅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消费者对于追溯农产品的信任和品牌意识,打造专属于追溯农产品的身份标签。消费者通过扫描农产品身份标签,可以看到整个溯源信息采集的流程,从而建立消费者与农产品之间的品牌信任,以实现农产品的长久持续发展。本文就我国农产品溯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现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产品溯源系统。
随着溯源方法、溯源系统的搭建和标识技术的研究,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手段将更多地应用于溯源体系的搭建[1]。如山东寿光田苑蔬菜基地和洛城蔬菜基地均建立了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系统[2],大大提高了问题蔬菜溯源的效率;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共同建立的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覆盖了蔬菜、水果、畜禽和水产品等领域[3];天津市对猪肉和无公害蔬菜建立了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并推出了网上无公害蔬菜定制服务等[4]。
我国农产品生产分散,一方面需要有关知识的储备和相关技术支持,另一方面需大大增加成本投入。由于我国溯源管理体系建立距今还不到20 年,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目前,尽管我国部分地区农产品溯源系统初步建成,但大多数溯源系统是由第三方科技公司提供,系统多而繁杂,操作上有一定困难,数据录入环节多、追溯难,缺乏普遍适用的溯源平台。有关农产品监督部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对农产品溯源管理不够重视,再加上消费者缺乏农产品溯源观念,导致农产品溯源发展滞后。
农产品溯源体系的搭建涉及到农产品生产、加工、配送、零售以及监管等各方面,要求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详细记录产品的信息,设立相关数据库,并在产品上粘贴可追溯性标签。而我国农产品生产大都以散户为主,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收购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是一项长期且耗资的工程,农户、中小型企业难以承担。且我国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和发展程度不均一,这导致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出现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相同的安全问题,根据问题溯源得出的结果不具有普遍性,加大了溯源系统搭建的复杂性。另外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极多,分布广泛且规模大小不一,且以小规模企业居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执行的标准不高[5],这些小型企业很难实现信息化建设,从目前的多数农产品企业来看,员工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对信息化操作不熟练甚至不了解,难以跟上信息化溯源发展节奏,这加剧了溯源体系建立的难度。
农产品溯源管理涉及产品的整条供应链,包括从原料产地到生产加工再到运输售卖,这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对技术要求较高,不仅要管理主体信息、检测数据信息、执法数据信息等,还要对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我国目前仅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监管系统、农业主体信息系统和农产品信息公开服务系统,溯源管理配套技术尚不能完全满足我国农产品溯源需求。
目前由于网站建设成本较低,网络上溯源平台众多,而在产品供应过程中,信息记录尚不规范,容易被篡改。在信息公开方面,常因系统的承载能力有限而无法做到完全透明,消费者反映查询结果存在信息不完整、无效信息等问题,甚至平台也出现问题,不知从何查起[6]。
农产品溯源往往包含十几个甚至更多环节,一个完整的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应涵盖从选育、栽培、养殖、收购、加工、仓储、物流、销售、售后、权益保障、法律保障、追责、执法以及与之配套的标准建设、标准导入、检验检疫、认证认可、计量校准等方面全流程。但目前的追溯体系主要是建立在生产加工、储存销售两个环节上,缺乏农产品种植和养殖阶段的标准导入和相应的关键点数据采集[7]。而且大多数食品企业内部难以实现信息化建设,现代化采集记录工具价格昂贵,且需要定期维护,一般中小型企业难以承担。也有学者提出,企业中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很难熟练使用现代化工具采集和录入数据,也是导致信息采集和导入困难的原因[8]。当溯源过程中信息采集记录有问题时,溯源整个过程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各部门之间配合出现缝隙、衔接不紧密,信息表达不一致,意见产生分歧等。
在农产品行业,追溯监管常态化意义深远。一方面,作为政府部门的有效管理手段,追溯将会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日常监管工作中;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打造透明、高效的供应链,通过追溯提高管理水平已成为市场化需求。而当前我国处于法律监管不成熟的时期,加上流动式的监管无法保证监管力度。于是,流动式专项监管陷入了有问题就管理,没有问题就不主动监管的“泥潭”[9]。虽然我国每年都进行大量的专项整治行动,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是付出的代价却是大量的人力、财力及物力,这更加督促我们要对农产品溯源系统尽快加以完善,使溯源监管常态化。
农产品溯源需要收集海量的数据信息,不同的溯源体系对于数据信息的处理标准有较大的差异,我国目前存在的大多数农产品溯源系统规模小、数量多,而且每个溯源系统中制定着不同的标准,缺乏统一、权威的标准,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溯源系统之间不能实现信息共享,溯源系统彼此间不兼容,使得溯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低,单一的溯源系统往往无法完成农产品的整个溯源,还造成溯源信息的分散化以及有效信息的浪费,给农产品溯源造成困难。
农业标准化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等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制定详细的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农业标准化生产有利于农产品信息的统一化,信息统一化便于给农产品“上户口”,为农产品建立信息档案,从源头上降低农产品溯源的复杂程度。如农作物种植,从每户生产者手中统一进行租赁或进行统一标准化管理,能使区域农产品信息统一化,能健全农业投入品的规范使用,落实生产档案记录等[10];农产品收获期间,由租赁者统一组织采摘,并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农民,按照相关农产品标准对收获的农产品进行分类、评估,制定每个类别专属的身份标签,然后将相关信息输入溯源系统;在农产品运输环节,实施物流标准化,制定农产品物流技术标准,提高农产品溯源效率等。借助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助力溯源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如果能够实现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将会给我国农产品溯源带来质的飞跃。
国外发达国家在溯源管理方面有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如日本设立的《大米可追溯法》,促使日本创建了全国通用的大米溯源系统,在《大米可追溯法》实施过程中,有专门的监察人员检查大米标识的全部工作过程,对工作人员标识大米的过程给予指导。欧盟实施的《欧盟食品及饲料法规》覆盖了从生产、加工、运输、上市等整个供应链,特别是对食品添加剂、食品链污染、植物卫生和动物卫生等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了重点强调[11]。我国溯源管理技术相较于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存在许多欠缺。对于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农产品溯源管理先进国家的合作,从合作交流中获悉相关经验,将其本土化,转变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溯源管理措施。另一方面,可以向农产品溯源管理先进的国家学习,针对性地加强对相关农产品溯源管理及技术的人才培养,制定相关政策,提高人才的科研能力,打造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的溯源管理技术。
食品溯源体系是由国家、地方政府、企业为共同主体的平台,只是这些主体的职能不同,国家及政府作为食品溯源体系的创建者、组织者,应发挥引导、宣传职能,加强食品溯源体系的建立,与企业共同推进食品溯源体系的组建、运转,从而发挥食品溯源的作用,达到对食品质量的控制与监管[12]。现阶段我国溯源体系监管过程不够全面,需要完善溯源流程,尤其是全过程采集每个可追溯步骤的信息,是一项艰难的工作。目前,溯源系统大多由第三方独立机构创建,系统多而繁杂,最重要的是缺乏公信力,如果第三方机构监督不到位,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容易滋生虚假信息,一旦出现农产品安全问题,将会使溯源更加困难,更严重地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内心初步建立的溯源观念全面崩塌。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规模较小,让生产和加工的企业研发溯源系统不切实际,购入溯源系统会大大增加运营成本,后期系统的操作和维护也需要资金和人员的投入。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担起职能,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如资金补贴或给予研发支持等,一方面政府能起到监督作用,另一方面也会增加消费者对溯源系统的信任。监管部门应加大对食品的不定期专项监督抽查,且加大抽样的范围和覆盖面,对违反食品安全法规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13]。对于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企业提出硬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迫使有关企业加入溯源系统,主动上传生产和加工流程信息。消费者可以在此平台进行农产品溯源操作,有问题直接在平台反馈,便于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和相关措施的制定改进,促进追溯体系的完善。
万物互联的理念在当今时代深入人心,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追溯系统中的应用,将会加速农产品追溯体系的完善。物联网技术追溯系统常用的技术有二维条形码识别技术、物流跟踪定位技术(GIS/GPS)和射频识别技术。为完善农产品追溯体系可搭建农业物联网平台,建设农业综合服务网点,该服务网点支持网页端和手机端客户访问,以实现网络查询,为了方便用户查询,还可开发农产品溯源手机端APP[14]。生物信息学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整合运用,拓宽了农产品追溯的领域[15],有助于培养多种组合的经营模式,建立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农产品溯源的效率[16-17]。
强国之路离不开民生,人民幸福需要吃得安心、吃得放心,农产品溯源体系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力工具。所以,溯源管理是我国农产品发展的必要,也是必然。一个好的溯源管理体系带来的效益是多方面且长久的,它不仅能让消费者更深入地了解产品、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更能提升企业口碑。一切信息都将数据化、透明化,利于政府对农产品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另外,好的溯源体系使农产品质量更有保障,从而更加利于维护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溯源前景十分广阔,一种产品从生产、加工到配送销售,从田间到餐桌,每一个环节都有“据”可寻,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能在最短时间内把危害降到最低,这恰恰需要一套完整的溯源体系。当前,除了溯源产品之外,还需要有相关的检测、法律和标准等一系列要素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农产品溯源管理任务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