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痢疾的症状与防治方法

2021-12-01 11:23:47霍方斋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痢疾沙门氏菌母乳

霍方斋

(山东省邹平市临池镇畜牧兽医站 256220)

从2020年2月份至今,山东省邹平市饲养的仔猪经常发生痢疾,给当地养猪业带来很大损失。为此,作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概括总结了仔猪痢疾的3种疾病类型和临床表现;阐述了仔猪发病的诱因:潮湿多雨、饲养环境比较差、饲养卫生不达标、气候变化剧烈、饲养密度太大等;分析了仔猪发生痢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防控仔猪痢疾的方法,希望给养猪场提高仔猪成活率和健壮率提出借鉴和参考。

1 常见类型与症状

1.1 细菌性仔猪痢疾

仔猪细菌性痢疾是由猪肠道常在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在外界发生变化时,单一或两者一起引发仔猪发生痢疾,现将单一菌引起痢疾的临床症状介绍如下。

1.1.1 大肠杆菌型痢疾

大肠杆菌是仔猪体内的常在菌,当外界发生较大变化(如免疫接种、转舍、换料、气温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等)时,就可导致仔猪单个、多个甚至整窝发生痢疾。作者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发现,初产母猪所产仔猪因大肠杆菌导致的痢疾概率比经产母猪所产仔猪发病概率高,发病仔猪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拉黄色、白色稀便,分别称为黄痢和白痢。黄痢主要在仔猪出生后7d内发生,所排粪便为黄色、糊状,含有凝乳状物质;白痢主要在仔猪出生后的10~30d发生,所排粪便糊状、灰白色或白色。依据仔猪发病时间和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经过化验室镜检发现,仔猪所排粪便中存有大肠杆菌即可确诊[1]。

1.1.2 沙门氏菌型痢疾

沙门氏菌主要引起断奶后至3个月间的仔猪发病。引发本病的病原有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仔猪发病后临床表现为下痢,排出水样黄色粪便,有时粪便中可见少许血液,多数仔猪发病后在较短时间即可传染全群发病。

1.2 病毒性痢疾

除细菌性仔猪痢疾外,某些病毒也可引起仔猪下痢。

1.2.1 仔猪流行性腹泻

引起仔猪发生流行性腹泻的病毒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病毒,该类疾病发病快,一旦发病在很短时间内即可在全群扩散传播,造成全群感染发病。仔猪发病后表现的典型病症是水样粪便。本病病程长,能持续很长时间。发病日龄较小的仔猪因腹泻、脱水、中毒及各器官衰竭而亡;发病日龄较大的仔猪经精心治疗大部分可痊愈。

1.2.2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可引起两周以内的仔猪出现腹泻、呕吐等临床症状,死亡率非常高。仔猪发病后临床症状表现的典型病症是剧烈呕吐,黄色、水样粪便,多数可见凝乳状物质,仔猪因严重脱水、中毒及器官衰竭而死[2]。

2 发病原因

2.1 环境

病原体可以通过消化道感染仔猪而发病,如果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数量较多,会增加仔猪感染机会,再加上仔猪各种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功能较差,遇到外界温度突然下降时更易感受痢疾。

2.2 哺乳母猪发病或饲料搭配不当

哺乳期母猪感染疾病后,乳汁中的营养成分会发生改变,而仔猪吸吮营养改变母乳后难以适应和消化,抑制消化功能和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诱发痢疾发生。同时供给母猪的饲料搭配不合理,尤其是油脂含量过高,或者青粗饲料饲喂过量、饲料发生霉烂变质等,不仅引起母猪泌乳量下降和母乳成分改变,还不利于仔猪的消化吸收,消化功能紊乱,最后仔猪感染痢疾。对于饲喂一定饲料的仔猪,如果突然更换饲料或者饲料难以消化也会对消化系统产生影响而引起本病的发生[2]。

2.3 卫生条件差

仔猪生活的圈舍内潮湿阴暗、污水横流、粪便蓄积等,会滋生大量病原微生物,诱发仔猪发生痢疾。同时仔猪开始采食后,随着饲喂量的增加,饮水量也逐渐加大,如果饮水管理不当,会引起水线或水槽漏水或溢水现象,不利于圈舍卫生环境管理。

3 防治措施

3.1 改善母猪管理水平

及时清理母猪圈舍内的粪便、尿液和垫草,并进行清洗和消毒,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降低猪只感染本病的风险。供给母猪适宜的温度,增加产仔舍的保暖和供温措施。在母猪转入产仔舍前需要认真清理消毒后再铺设干净松软的垫草。在母猪分娩前1周应逐渐降低饲喂量,有利于母猪顺利分娩和分泌更多优质母乳。

在哺乳期需要合理搭配母猪饲料,避免饲料突然改变而影响母乳成分,确保母猪分泌的乳汁优质且营养稳定,有利于仔猪消化道对母乳的消化和吸收。避免各种应激因素引起的仔猪腹泻。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提高母猪机体抗体水平,仔猪可以通过吸吮初乳获取较高的母源抗体,产生自身免疫力和保护能力,从而达到降低仔猪发生痢疾的目的。

3.2 提高仔猪免疫力

有条件的养猪场应使用保温箱给饲养仔猪,保证仔猪生活在稳定的生活环境中,提高体质和抗病能力,避免仔猪受冷风刺激而发生冷应激,降低腹部受凉和发生腹泻的机会。将抗生素涂抹在母猪乳头让仔猪自由食用,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3]。

还可以在仔猪饲料中添加益生菌或微生态制剂,调理肠道菌群平衡,提高仔猪消化吸收能力,达到提高自身免疫力的目的。

3.3 对症治疗

一旦发现仔猪感染痢疾,在发病初期应立即选择广谱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一般都可以很快治愈。随着病情发展,仔猪发生腹泻症状后往往会发生脱水和衰竭现象,此时需要给病猪补充液体盐,并配合适量的抗生素和具有收敛效果的药物,能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建议按照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5mg的痢菌净,每天注射2次,连续注射4d左右。也可以按照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000国际单位的黏杆菌素,每天注射2次,连续注射4~5d,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3]。

4 小结

在日常生产中,如果饲喂管理不善、环境卫生条件差、感染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容易诱发仔猪感染痢疾。由于仔猪各个组织和器官发育不健全,尤其是消化功能较差,一旦感染本病,治疗不及时会引起很高的死亡率,所以必须做好本病综合防控工作。加强母猪管理水平,合理搭配饲喂,不要突然更换饲料,避免母乳营养成分发生改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益生菌来调节仔猪肠道菌群,维持菌群处于平衡状态,对防控本病具有明显效果。

猜你喜欢
痢疾沙门氏菌母乳
母乳质量优 婴儿体健康
欧盟拟制定与爬行动物肉中沙门氏菌相关
食品与机械(2019年1期)2019-03-30 01:14:36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为治乳腺炎用抗生素 妈妈不用停母乳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32
兔沙门氏菌病的诊断报告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5
常见羊痢疾疾病的发生与预防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7
少数民族医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一)
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二)
母乳库研究的现状分析
仔猪痢疾的发病原因、诊断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