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改革浅析

2021-12-01 10:49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宋瑞丹
青年心理 2021年19期
关键词:学分培训素养

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宋瑞丹

要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对教师实施继续教育是重要途径之一。而抓好教师继续教育,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养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基于学分制的培训,组织开展中学教师继续教育

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指对取得教师资格的在职教师,进行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培训,每五年为一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其中非学历教育包括很多类别的培训,如新任教师的培训、骨干教师的培训、教师岗位培训等。换言之就是,教育行政部门、有资质的培训机构组织的各种教研或科研类的专业提升培训,以及学校组织的、经有关部门审核的校本研修等,对教师有一定的学分要求,教师获得学分的情况是教师参与考核、晋级、聘任、评优等的重要条件。如“十三五”时期,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在这5年内必须学完不少于36学分的培训,总学分由三个部分构成,包括必修课程16学分,选修课程10学分,校(园)本研修课程10学分,必修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制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科教学和课程教材改革等。教师参加培训获得足够的学分,最后由市教育行政部门核发教师培训结业证书。

二、内生动力不足是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所在

第一,从教师层面看,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部分教师虽然能够认识到继续教育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但在参与学习过程中动力不足,参与的意愿和学习行为相脱节。二是部分教师认为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很繁重了,此外还要承担照顾家庭重担,精力有限。三是部分教师认为自己职称晋级已经完成了,无须再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四是部分教师误认为继续教育没有实质的内容,对自身专业素养提升帮助不大。五是部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态度不够端正,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对培训的内容没有兴趣。

第二,从学校层面看,主要是继续教育导向不明的问题。继续教育是教师发展的动力源,是积极探索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的有效形式和途径,对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学校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学校领导也是认同的,但在继续学习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冲突时,往往在观念上也存在错误的导向,工作中采取漠视的态度,让老师感觉到学校领导都这样,自己更无所谓了。

第三,从学后激励制度看,目前教师按要求参加继续教育后,可获得继续教育合格证书,再无其他的激励奖励,多修继续教育学分的教师和刚刚符合达标学分要求的教师在管理制度上没有任何的差别,导致教师失去了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的动力。大多数中小学校对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没有明确的奖惩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们参加继续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多数教师只是把继续教育当成任务或者负担,以敷衍的态度完成学习,不但浪费了时间,也没有获得相应的培训效果。

三、“互联网+”模式是改进教师继续教育的出路

随着互联网大力的发展,中学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集中课堂面授等传统培训方式向网络学习平台转变,使培训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依托教师学习管理平台,培训效果优势明显。

(一)自主学习空间大

通过搭建“订单式、开放式、自主性”的学习服务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必修与选修等课程的预设,选择自己喜欢和需求的学习内容,通过网络听课、互动交流完成课程任务。平台中设有相应的学习任务、学前学后测试,学习作业、研讨交流等,完成所有任务后,申请结业,老师批改作业合格后,获得相应学分。互联网平台的使用为教师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时间创造了可能性,教师根据自身时间和需求去选择想要学习的内容,有效地激发教师参训积极性,学习资源也得到很好的共享。

(二)学习省时便捷

以往,教师要到校外参加培训学习,由于距离远,浪费了很多路途和时间。大多数继续教育培训时间设在工作日,通过访谈了解到,大部分老师认为继续教育学习时间安排不太合理,不尽“人情”。教师日常工作量很多,压力又大,如果在工作日安排培训任务,又要调课,又要补课,这无形中又加大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老师们不能够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良好的精力参加学习,即使参加了,也可能心不在焉,走走过场而已。安排调课或找人代替参训教师的工作,这给学校工作也带来很大的影响。工学矛盾的问题,是影响教师学习效果、缺乏学习动力的重要客观原因。但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让学习变得没有距离,教师可利用空闲时间、小块时间、闲散时间,随时通过互联网登录学习平台进行学习。与集中、外出培训相比,即省时,又便捷。在某种程度上,有效避免了“工学矛盾”问题。

(三)课程内容丰富,交流互动灵活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课程内容和方式呈现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有重在强化教师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提高教师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培训,还有重在开阔教师视野、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升教师整体素养的培训。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优势,设有自主实践课,通过手机app,就能让教师实地学习,亲身体验,完成实践课程。如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系统干部教师学习平台中的一节内外兼修自主学习实践课——“圆明之德,辉映中西(圆明园)”,就是用手机app实践学习,依托圆明园“狮子林”和“西洋楼”景区现有的建筑和园林资源,让老师了解皇家园林功能和中西合璧的建筑特点,感受圆明园往昔建筑的精巧,在断壁残垣中反思鸦片战争后的历史。通过这种体验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借鉴设计综合性学习课程的方法与途径,用在自己的教学中。

(四)实现组织管理学习的精准化

依托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搭建的集学习、管理、服务、评估等功能于一体的教师继续教育平台,能够运用大数据分析,实现对区域、学区、学校和教师个人培训状况的动态精准评估,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诊断式研究和指导,增强培训实效性。

四、建立机制体系以推动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良性发展

(一)让终身教育观念“走入人心”

通过以上这些存在的现象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在主观上没有摆正自己的身份和心态,缺乏责任意识,受自身因素和外界的影响很大,对终身教育的理念认识片面,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认真落实继续教育相关政策和措施,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深入地宣传,使广大教师认清继续教育的极端重要性、现实紧迫性,让终身教育的观念真正地落实下去,从思想上认同继续教育的作用和意义,从“让我学”转变为“我想学”,不断获得学习的动力。更重要的是,终身教育观念不只是在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能力,而是要让自身增补到的知识内容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行为,最终让学生获益。教师要把继续教育当作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培养自身具有持续的、稳定的学科素养。

(二)激发教师参训的积极性

单一的继续教育学习考核评定制度,无疑会影响教师参与学习的热情,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继续教育考核评定制度经验,如苏联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实行每五年一次的考核评定制度,评估结果有五个层次:称职,并授予“一级教师”“教师—教学法专家”;称职给予奖励;称职;称职但须履行委员会的建议;不称职。这种分层评定让教师感受到“付出就有回报”的学习体验。同时,学校应建立相应的继续教育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们参与培训,对于那些懈怠,不愿意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相应设有惩戒机制,加强学习过程性。

总之,随着近年来教育快速发展,知识结构更新日新月异,教师继续教育立法是亟须完善的。缺少顶层的法律依据,一些规定要求就缺乏执行力,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就没强力约束。完善继续教育法律体系,能够保证教师继续教育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严肃性,国家层面的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和不断完善继续教育的法规体系,特别是形成一条相对科学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严肃有序的继续教育氛围。

猜你喜欢
学分培训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培训通知
会议·培训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学分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