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八中学永定实验学校 吴慧哲
一个周三的下午,班上的学生王明(化名)到办公室找我,说:“吴老师,我找你有点儿事……我们能找个地方聊聊吗?”看着他紧张局促的表情,我意识到事情的私密性。于是,我们来到教学楼前的小花园,王明怯怯地对我说:“老师,我好像喜欢上了一个人。”听到他的话,我明白了,这个小男生“春心萌动”了。于是,我开始引导并梳理王明同学的“情结”。
我笑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看着他的眼睛说:“不错嘛,我班的小伙子,长大了,这是好事呀!”
“老师,你别开我玩笑了。”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转过了头。
“老师可没有笑话你的意思啊,你能体察到自己情感的变化,关注异性,是你长大了的重要标志啊。”
他把目光转向我,没有说话。
“你是不是感觉她特别好,想要告诉她,你很喜欢她,想接近她,但是呢,你又害怕她拒绝你,担心以后不能正常地相处。所以呢,你才有了现在纠结的情绪?”
“嗯……好像是有点儿吧……”
“你方不方便告诉我,你为什么喜欢她呢?”
“因为坐前后桌,我们有时会一起讨论问题,有时会闲聊几句,觉得她人很好,慢慢地发现她长得很好看,尤其是眼睛,她平常斯斯文文的,但回答问题又能自信沉稳……”
“我大概知道她是谁了,你看中的女孩儿老师也很喜欢她,班上应该有好多同学也都喜欢她,看来大家的感觉都相通嘛。”
听完我刚才的一番话,他脸上掠过了一丝惊讶,目光转向了我的脸,但之前的局促和紧张感消失了……
这个案例聚焦的问题是学生因对异性产生好感而困扰,甚至萌生了羞愧的情感,严重影响了初中生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作为班主任,要对该问题做理性分析。
很多家长和教师发现学生与异性经常在一起就界定为“早恋”,并认为学生必然会学坏,成绩会下降,前途就此葬送。其实,异性交往是中学生性心理和性生理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正常的自然表现。而其实,绝大部分大人口中的“早恋”都不是成人式的恋爱,也不存在成人所担忧的亲密接触。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渴望与异性同学交往、沟通,他们相处、交往的感情的本质是一种默契、融洽、愉悦、亲密的异性伙伴关系,这份关系包括了热情、理解、交流、支持及分享等特点,可以称之为“友爱”。对此,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区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恋爱。
相遇青春,学生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的朦胧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这种情感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
第一,中小学生异性间的交往作为一种满足情感需要的活动,与家庭提供情感满足的状况息息相关,实际上也就是说家庭提供的情感不能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个体成长是以家庭为基点而逐渐外展,孩子年龄越小对家庭的依赖性越强。因此,在家庭中不能获得情感满足的学生就会从家庭之外寻求情感满足,以保持身心平衡。国内经验观察和研究也都表明,所有导致不能给予孩子情感满足的因素与早恋都息息相关,如单亲家庭结构、家庭沟通不足、亲子关系恶化、学校寄宿制度等因素,个体成长需要保持身心的平衡发展。当孩子能够从家庭中获得情感满足,对家庭之外的情感满足重要性会下降;而孩子从家庭中不能获得充分的情感满足,则需要从家庭之外寻求弥补,“早恋”更容易发生。
第二,孩子情感的变化,又受到亲子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影响,形成非线性发展变化。教师的态度、父母的立场、同学的评价会很大程度左右“早恋”的发展变化,甚至可以说,是男女双方和亲子、师生、生生互动共同完成“早恋”过程的。教师的冷静处理可以把初涉爱河的故事演绎成重返友谊大家庭的故事,当然也可能正是老师武断指责把本是朋友的双方逼成风雨同舟的一对;父母的耐心倾听和信任尊重,可能会提醒孩子反思自己情感的选择;而父母急躁的审问和粗暴的干涉,可能把本是单纯的同学关系催化为相依为命的恋人关系;同学之间对“早恋”沉默冷淡,可能引起恋爱者跳出陶醉,学习自省自律,而同学之间对“早恋”的艳羡或鄙视,可能会迅速促成或瓦解这段恋情。
中学生异性交往间情感最大的特点:第一,朦胧性。青少年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但对感情发展的影响,缺乏理性的思考,如如何平衡恋爱和学业之间关系、区别友谊和爱情等问题。第二,矛盾性。青春期的青少年内心充满了矛盾,一方面想和自己喜欢的异性频繁地接触,另一方面又害怕被父母和教师发现后,遭到指责和批评。第三,不稳定性。青少年有强烈的交往渴望,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接纳和认可。但在人际交往上又往往欠缺经验与技巧,时常因为一些小事,彼此关系走向破裂,关系一般都难以持久。第四,隐蔽性。为了降低周围舆论的影响,通过书信、电话或者网络等进行私下沟通和感情交流,家长和老师难以发现。
鉴于上述的分析,我们知道异性间的友情和恋爱是不同的,如果在学生对异性有“好感”时,就横加指责,过早地贴上“早恋”的标签是不妥的。我们应该做的是因势利导,让孩子把因欣赏而渴望靠近对方与想和对方谈恋爱区分开。如王明认为我对一个女孩有好感,就是早恋,就是爱情。如果他找到我,我武断地对他说“你这样就是早恋,是错误的,是不应该的”,孩子的内心有可能被“早恋”这个词语所压垮。或者,孩子为了展示自己长大后的独立性,表现出叛逆性,从不“恋”到假装在“恋”再到越“恋”越深。
多少年来都是如此,面对中学生恋爱,成年人众口一词:坚决禁止!但是,禁止的客观效果怎样呢?实践证明:禁而不绝!中学生恋爱的发生率继续在攀升,而且在一些城市出现普遍化、低龄化倾向,在一些中学甚至出现公开化苗头。有些教师不得不承认:“你禁你的,他恋他的,根本管不住。”有些中学生说:“不禁还好,你禁我偏要。”一些教师埋怨:“没有禁住,是因为中学生性生理发育提前,是因为社会媒体中性信息刺激太频繁了。”
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确理解不深,对人的差异性的确尊重不够,执行“禁止”政策时的确存在扩大化的错误。要知道,中学生性生理发育进人高峰,性心理发展迅猛,他们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纵向人际关系(与父母师长)逐渐松懈,横向人际关系(与同学)逐渐加强,他们在开展同性同学交往的同时,也就开始了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尝试。他们体内骤增的性激素使他们无法摆脱对异性交往的好奇,这是古今中外不同人种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所有少年群体不可逃脱的自然规律。当然,异性交往并不是恋爱,但是少年群体的个体之间,发育有早晚,性格有区别,处在动态状况的异性交往,很难始终保持在社会允许的友谊范围内,总有一些少男少女,突破社会认可,“鬼使神差”地进入一对一的秘密交往,这样,他们从友谊就发展到一种比友谊浓比爱情淡的朦胧状况,在过密的交往中进入恋爱阶段,这个阶段也并不是成年人的谈婚论嫁,而是一种感情的愉悦。
什么叫把握成长呢?把握成长就是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选择,在选择中承担责任。我主张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手握主动权的少男少女就能体会到自尊自律,就逐渐学会了选择。制定对中学生恋爱的教育对策,有三个前提必须明确。第一,明确民主、尊重的前提。放弃严厉禁止政策,不是因为管不住而被迫放弃,而是禁止政策违背了现代教育的民主本质。第二,明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前提。制定教育对策,不能满足于表面的风平浪静,不能停留在暂时的高分数和考大学等功利目标上,而要对学生一生的幸福负责,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第三,明确时代发展的前提。时代前进了,社会开放了,中学生的主体意识极大地觉醒了,这个大潮流我们必须顺应,绝不能用封建主义的老花镜看待新一代的人际交往,也不能用功利主义的砝码衡量学生交往的利弊。
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在其人格发展阶段论中指出:青少年(12—18岁)在青春期的关键任务就是建立同一感,防止角色混乱。对此,班主任要注意遵守自然原则和适度原则,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身情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异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