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军 陶毛毛 朱慧敏 杜 勤
口腔疾病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人们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开始关注人们的口腔健康状况,每10年开展一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2008年又设立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提高当地口腔保健服务能力,改善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完善口腔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口腔健康事业的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要求“加强口腔卫生,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1];《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也要求“将口腔健康检查纳入常规体检内容”[2];《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更是指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突出重点、统筹资源,以提高群众口腔健康水平为根本,以健康知识普及和健康技能培养为基础,以口腔疾病防治适宜技术推广为手段,以完善口腔卫生服务体系为支撑,全面提升我国口腔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3]。
全球最普遍和最严重的口腔疾病包括龋齿、牙周病、牙齿脱落、唇癌与口腔癌[4]。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我国2015年5岁儿童及12岁儿童的龋齿患病率分别为70.9%和34.5%,儿童患龋情况呈现上升态势,而成年人和老年人群体出现严重的牙周问题,我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亟待改善[5]。口腔健康不仅影响患者的全身健康,还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及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医务社会工作作为口腔医疗团队的一员,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关注口腔患者的心理社会需求,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推动缩小口腔健康差距和改善医患关系。美国医务社会工作在牙科领域的发展始于20世纪10年代,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在牙科诊所、医院牙科部门、牙科医学院等不同场域发挥专业作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临床服务、教育与研究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6]。基于我国口腔教育体系与西方国家牙科教育体系的差异,在口腔科与牙科的称呼上存在差异,建国以来我国参照前苏联模式将口腔医学分为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口腔矫形学,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口腔医学模式。自21世纪10年代以来,医务社会工作尝试介入口腔预防保健、口腔疾病治疗与康复等口腔全病程。在近10年的发展历程中,口腔科社会工作在临床实务、教育与研究、行业组织发展等方面形成了本土的实践经验,同时也面临着多重挑战。
从现有的实践和研究来看,口腔科社会工作采取“医院+机构+高校”的合作模式,开展专业服务、教育和学术研究,推动行业组织的发展。通过医院内聘、项目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发展口腔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形成了岗位制与项目制、专职与兼职等多种类型的社会工作者,具体包括综合性医院招聘的社会工作者、口腔医院或口腔诊所(牙病防治所)招聘的社会工作者、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或学生、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等。
1.1.1 牙科焦虑症的干预
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又称牙科畏惧症(dental fear),是指患者在牙科诊治过程中怀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和紧张心理,以及在行为上表现为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出现逃避治疗的现象[7]。在口腔科门诊,社会工作者尝试以认知行为疗法为理论基础,采取环境营造法、系统脱敏法、理性情绪疗法等多种方法对牙科恐惧症患者进行心理调适[8]。相关数据显示,牙科焦虑症的发生率较高,高达85%,其中以儿童常见[9]。在儿童牙科焦虑症的介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仅关注儿童本身的需求,还考虑儿童所处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与口腔科医护人员和心理咨询师组成复合式的团队,为牙科焦虑症患儿及其家庭、医疗机构提供系统的就医支持,协助解决生理、心理及社会问题[10]。
在不同的就诊阶段,口腔科社会工作者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干预儿童的牙科焦虑症。其一,术前提供焦虑评估与安抚服务。社会工作者运用多种方法评估患儿的牙科焦虑程度,针对口腔科首诊和复诊患儿制定不同的干预服务。对于首诊患儿,通过“讲解-演示-操作”(tell-play-do)和“语言引导法”,引导患儿提前熟悉治疗流程,适应陌生环境,卸下防备心理[10];对于复诊患儿,使用系统脱敏法,诱导患儿缓慢暴露出导致其神经焦虑的情景,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11]。其二,术中提供情感支持与心理支持。社会工作者在术中陪伴患儿,与其约定“疼痛手势”,创造信任的、轻松舒适的情景[11];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和模仿释恐法为患儿提供心理支持,提升自信心[10]。其三,术后开展放松训练与健康教育。引导患儿运用腹式呼吸法和肌肉放松法等方式进行放松训练,缓解焦虑或恐惧情绪,同时与家长建立信任关系并保持积极的沟通联络,开展口腔保健知识宣教和普及[10]。
1.1.2 医院志愿服务管理
志愿者作为社会工作者的重要帮手和资源,在有效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促进现代医院建设发展、履行医疗机构社会责任构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2]。在口腔医疗领域,社会工作者负责志愿者的组织与管理,制定志愿服务规章制度,规范志愿服务工作,保证志愿服务质量。
口腔科社会工作者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组织他们在门诊、急诊、病房提供志愿服务。在门诊和急诊区域,志愿者为口腔科患者提供导医服务,引导患者到达就诊区域,维护就医秩序;帮助老弱和行动不便者;协助使用自助机等电子设备,协助预约诊疗和挂号收费;提供就医相关的信息,开展健康教育,缓解焦虑情绪。在病房中,志愿者与住院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陪同检查,病床陪伴,舒缓患者与家属的情绪;提供口腔疾病的健康资料,开展健康教育和信息咨询;协助开展病友俱乐部,社工引导康复病友志愿者分享抗病经验,为口腔科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增强抗病信心。此外,开展音乐会、共制春联等主题的志愿服务项目,发挥社会工作在志愿服务项目中规划者、组织者、评估者与倡导者的角色[13],促进医患沟通及口腔医学人文营造。
1.1.3 社区口腔健康促进项目
社区是开展口腔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的重要场域。通过开展社区健康促进项目,满足社区居民的口腔保健需求,提高口腔健康素养。“儿童口腔医学体验日”项目是社会工作者、医护人员、患者、家庭共同参与的口腔疾病预防项目,是目前社区口腔健康促进项目中的典型项目。社会工作者在其中整合口腔医疗资源,与医护人员合作,将体验式学习的理念融入儿童口腔健康促进中。儿童口腔科医生通过讲座形式分享保护牙齿的方法、常见儿童口腔疾病与治疗等儿童口腔保健内容;儿童口腔科护士通过趣味性问答增强儿童对口腔保健的认知。医务人员引导儿童观看口腔治疗操作,重新认识治疗器械,体验牙医职业,模拟医患角色体验,提升儿童口腔治疗体验,减少对牙医和牙科诊疗的畏惧与焦虑情绪。社会工作者开展主题绘画活动,培养儿童感知护齿的乐趣;引导家长分享在儿童口腔保健中的问题与经验,促进家长之间互助支持,增强家长在儿童口腔保健中的重要角色。此外,通过微信群将家长与医疗团队建立合作,搭建支持系统,在家长帮助儿童养成护齿行为习惯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14]。
1.1.4 口腔颌面外科心理社会干预
在口腔颌面外科,社会工作者面向唇腭裂、口腔肿瘤等患者群体及其家庭提供心理社会支持。2008年,民政部与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发起“重生行动——全国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手术康复计划”(以下简称“重生行动”),为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提供免费医疗救助。2010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与“重生行动”办公室合作开展“重生行动社会心理服务计划”,为唇腭裂患者家庭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服务。自此,依托“重生行动”项目的各大高校与口腔医院展开合作,运用个案辅导、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多种工作方法,链接社会资源,提供社会工作服务,以提高唇腭裂患者的社交能力和社会歧视应对能力[15],同时增进家庭沟通,为家庭照顾者提供情绪与信息支持,促进认知及行为的改变[16],提高他们的照顾能力[17],实现增权赋能,缓解家庭压力[18]。来自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华西口腔医院等医疗机构的社会工作团队也尝试以唇腭裂儿童健康俱乐部、唇腭裂心理咨询等形式探索心理社会服务。
在口腔肿瘤领域,社会工作者作为多学科协作团队的重要一员,也进行了本土化的实践探索。自2015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开始探索口腔肿瘤病区的社会工作服务,并于2016年成立口腔肿瘤康复俱乐部,搭建互助交流平台,提供医疗信息支持、心理咨询及人文关怀服务。社会工作者通过病房探访、个案辅导和小组活动,提供情绪疏导、经济和康复资源链接等专业服务;制定《口腔癌患者家庭自我照顾信息手册》,组织开展口腔肿瘤防治宣传活动,完善口腔肿瘤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工作者将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方法技术引入到口腔医学人文教育中,助力青年口腔医师医学人文素养提升,促进人文关怀[19]。从2017年开始,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连续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口腔医学领域的人文关怀与社会工作实务”学习班,邀请口腔医学、医务社会工作、护理、卫生管理等领域专家学者与实务工作者,通过多学科对话,共同探讨口腔医学社会工作的角色、实务经验与服务模式。此外,还参编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口腔医学人文》,撰写“口腔医学与社会工作”章节,分析口腔患者在全病程中的心理社会需求,展示社会工作在其中的作用和干预内容,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口腔科社会工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实务研究、成效评估等方面。具体包括,从口腔科社会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探讨整合式的口腔保健服务,构建社区口腔保健医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20],完善口腔保健服务体系;口腔科社会工作者与口腔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学校教师、心理咨询师组成复合式团队介入到儿童口腔治疗的全过程,构建儿童口腔治疗的支持服务模式[11]。社会工作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儿童牙科焦虑症并开展成效研究[21];在社区开展“亲子护牙课程”项目,采用单被试多基线试验设计干预亲子口腔健康行为,进行干预成效研究[14]。自“重生行动”项目开展以来,唇腭裂与社会工作的研究也逐渐开始。在理论建构方面,学者们主要探讨序列治疗理念下唇腭裂患儿家庭社会工作服务模式[22]、唇腭裂儿童抗逆力的提升策略[23]、唇腭裂患者社会支持网络的社会工作介入[24],也有学者基于“重生行动”项目探究大陆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策略[25]或行政主导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策略[26]。在实务研究方面,学者们主要研究单次小组介入唇腭裂患儿照顾者压力舒缓中的成效[16]及其家属社会心理支持小组工作方案设计等[27]。
自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8],推动了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发展。在口腔医学领域,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医务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工作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于2019年正式成立,填补了我国口腔医学领域医务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发展的空白。专委会定期面向口腔医生及护理人员、口腔医学生、社会工作者等开展口腔医学人文教育,提高其人文素养和专业水平;同时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多学科对话,探讨唇腭裂、口腔肿瘤等口腔疾病患者及其家庭的心理社会需求,分享多学科的服务经验,为口腔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心理社会支持,推动口腔医学领域社会工作的发展。
综上所述,口腔科社会工作在中国本土语境下以患者为中心,积极开展专业实践,运用专业方法干预患者的牙科焦虑症,缓解恐惧和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开展志愿服务管理工作,促进医患关系和人文关怀;组织社区口腔健康促进项目,预防口腔疾病,改善口腔体验;探索口腔颌面外科患者及其家庭的心理社会服务等。口腔科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近年来也悄然兴起,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逐渐融入口腔医学。行业组织的发展更是推动了口腔科社会工作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口腔科社会工作在临床实务、教育与研究、行业组织等方面获得一定的发展,积累了实践经验,但与发展初期的医务社会工作一样,口腔科社会工作仍然面临诸多观念性、政策性、体制性问题,发展步履艰难[29]。
口腔科社会工作缺乏顶层设计,尚未从制度和政策层面解决口腔科社会工作的发展问题。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重建与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推动。从2009年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开始,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建立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在地方层面,上海、广东两地率先出台文件,探索医务社会工作实践,现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模式;2020年,上海更是在全国率先发布首个地方医务社会工作标准,即《医务社会工作基本服务规范》;同年,北京也发布文件明确开展医务社会工作,计划到2025年实现全市医疗机构医务社会工作全覆盖[30]。在政策推动下,医务社会工作逐渐融入医疗卫生体系,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随着深入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逐渐精细化、专科化,在儿科、精神健康、肿瘤等医学专科或专病领域均有所发展,而且在专病相关的政策上明确提出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在专病政策方面,2016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关于加强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工作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和志愿者服务,为有需求的患者链接社会资源提供帮助”[31]。从文献研究看,学者们探讨了社会工作在急诊科[32]和精神科[33]的作用、实践框架、发展经验及困境。近年来,国家虽然也出台了多项口腔健康政策来完善口腔健康服务体系,但是却未提及开展社会工作。
虽然我国口腔科社会工作实务、教育与研究已有初步发展,但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匮乏、综合能力较弱等问题制约了其长久、深入的发展。第一,专业人才的匮乏成为口腔科社会工作发展的瓶颈。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社会工作人才是开展口腔科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从全国来看,各地政府和医疗机构对医务社会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同,导致医务社会工作的招聘人数少,岗位制医务社会工作者的总量较少。以上海市为例,2012年颁发的《关于推进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了医务社会工作者的配比,但是截至2018年,上海市171家医务社会工作试点单位的统计显示,上海共有医务社会工作者535名[34],人数远远达不到社会工作岗位数的指导性配置比,其中口腔科社会工作者的数量更是不足,仅有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上海市徐汇区牙病防治所等少数医疗机构设置相关岗位。此外,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高校教师或学生开展的口腔科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虽然可以满足医院和口腔患者的部分需求,但也面临着人才不稳定、身份尴尬、专业性不足等问题以及项目周期短、不稳定等问题。第二,口腔科社会工作者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临床实务能力、教育与督导能力、研究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因大部分口腔医疗机构以门诊患者为主,如何在节奏快、床位周转率高的医疗环境中开展社会工作服务,进行心理社会评估与干预,对社会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社会工作者在实践研究、理论研究、政策研究以及项目的科学设计与成效评估方面都有待提高。此外,社会工作者在人力资源与志愿者管理、链接与整合资源、关系协调等方面的能力也需要提升。
口腔医学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在口腔科社会工作行业形成与发展、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提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需进一步明晰行业组织的功能定位、加强社会支持力度。行业组织的功能定位包括但不限于积极促进社会工作政策体系完善、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促进社会工作行业自治等[35]。口腔医学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可以基于以上几个方面,明确行业组织服务与治理的功能定位,发挥其优势与作用,实现自身的功能与价值。与此同时,行业组织仍需加强自我能力建设,拓展经费支持来源,提高资金使用的灵活性与自主度,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在政策咨询、资源链接、信息共享、技能培训、对外交流等方面[28]对会员单位予以扶持,调动会员单位的参与积极性,提高行业组织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
同时,口腔医疗机构领导者、口腔科医务人员与社会大众对口腔科社会工作的认知存在偏差,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可和支持力度不够,限制了口腔科社会工作及其行业组织的发展。具体来说,当前口腔专科或综合性医疗机构对社会工作及其行业组织的了解不够,故而不重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引进及其服务的开展;口腔科医护人员更加重视患者的生理疾病治疗与康复,对口腔患者心理社会问题的关注较少,而且对口腔科社会工作的角色存在错误的认知,将社会工作者误解为志愿者、行政管理人员或者心理咨询师,并质疑其专业性;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的了解程度不高,对社会工作的角色仍然较为模糊。
口腔健康是引发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社会工作者运用其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介入口腔医学领域,践行专业理念,实现专业价值。国外牙科社会工作在服务患者及其家庭、医护人员、社区等不同主体过程中扮演着诊断评估者、咨询教育者、干预治疗者、社会倡导者、资源链接者、关系协调者、实务研究者等重要角色[6],这些为我国口腔科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我国口腔科社会工作的发展已有10年,虽然时间短,但也在临床实务、教育与研究、行业组织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改善口腔患者的心理和社会状况、促进医患关系、提高口腔卫生保健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内外部的挑战。
借鉴国际发展经验以及结合我国的本土实践,未来我国口腔科社会工作应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口腔科社会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加快口腔科社会工作的发展步伐。发展口腔科社会工作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也需要建设一批专业的人才队伍。口腔科社会工作虽然处于探索与经验积累阶段,但也可以积极主动介入口腔卫生健康政策和服务中,提高自身的专业认同,获得政府和社会的认可。此外,口腔科社会工作还应具有全球视野和研究视角,吸收西方口腔科社会工作的有益经验,结合中国的文化语境与现实条件,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拓宽和创新本土口腔科社会工作的实践,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研究能力。
健康差距和社会公平一直是社会工作关注的焦点。口腔科社会工作者应建立科学的心理社会评估工具,评估患者及其家庭的心理和社会需求,收集口腔科患者相关的信息资料,把握影响他们获得口腔保健服务的因素,并提供个性化、人性化和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链接资源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能力。口腔科社会工作者应熟悉社区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资源转介库,方便为口腔患者及其家庭匹配合适的资源或转介至匹配的社会服务机构。特殊群体的口腔科患者也是社会工作优先考虑的对象,包括老年人、残障人士、发育障碍者等,信息化预约诊疗系统、交通问题、经济问题、家庭照顾缺失等多重问题影响他们获得口腔保健服务,导致口腔问题更加严重。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倡导完善特殊群体的社会福利制度,在医疗机构建立无障碍口腔门诊,改善就医流程,同时开展全病程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和家属的照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