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美育的双重目标及其改革路径

2021-12-01 05:54易晓明
美育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师范生美育美的

易晓明

(南京师范大学 道德教育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7)

2019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及高校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的重点任务和举措等,这无疑为下一步高校美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高等师范院校由于其师范的特殊性,所以需要进一步思考针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确立师范生美育的关注点和具体措施,切实提高师范生的审美素养和美育能力。

一、师范生美育的育己目标

在美的价值日益凸显的当代,审美素养越来越成为当代人必备的核心素养。它不仅直接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和职场竞争力,而且关系到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它可能更是人类不被机器所取代的重要砝码。我们常说,教育是一门艺术,在未来,教育的艺术性将更加凸显,未来的教师只有具备更加丰富的情感性、艺术性和创造性,才能够战胜机器教学。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曾做过一个有5万多毕业生参与的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用”,结果颇为意外:毕业1年至5年的学生答案是“基本技能”;毕业6年至10年的学生回答是“基本原理”;毕业11年至15年的学生结论是“人际关系”;毕业16年以上学生则提出“艺术最有用”。这里的“艺术”已经不只是指艺术的技能,而更是指艺术的非物质有用性,即经过审美艺术浸染之后所拥有的一种独特的感知世界、想象和创造的能力。由此可见,审美素养在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随着技术日益占领和支配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种价值将更加凸显。所以,培养师范生作为现代人所应具备的良好审美素养,是师范生美育的重要任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范强调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常常比知识传授给予学生的影响更大。以感知觉、情感、想象、理解和创造为核心的审美素养主要不是一种知识形态的存在,它的形成和提高很大程度依赖于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人的审美趣味和能力常常是被熏染出来的。法国女性良好的穿着品味和优雅的行为举止与他们生活在一个具有浓郁而丰富的艺术气息国度中具有紧密的关系。所以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是学生成长中重要的隐性教育因素。他们的穿着打扮、行为举止所显示的审美趣味,他们给学生营造的具有审美氛围的学习时空环境,都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而且会不知不觉地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情境教育的创始者李吉林老师正是这样一位教师,她以有形的审美化情境创设无形的教育之爱,熏陶和感染着一代代学生,创造了教育的至善至美。由此可见,师范生自身审美素养的提高不仅关系到其个人未来的发展,而且更是影响下一代成长,发挥教育感化陶养作用的重要因素。

(一)提高师范生的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是指人们在艺术认知、欣赏、创作与表现等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它是超越艺术技能的概念,更突出一个人由于追求艺术怡情养性、表达交流等内在价值而表现出的对艺术的持久热爱和参与。艺术是美的最典型的体现,所以一个人对待艺术的态度,以及欣赏和创作艺术的水平是其审美素养的重要表征,艺术素养是审美素养的核心部分。笔者曾从艺术兴趣、艺术知识、艺术欣赏、艺术创作四个维度对江苏省大学生(包括师范生)的艺术素养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总体的艺术素养水平处于中等略偏下,四个维度相比,艺术兴趣得分较高,其他几个维度,尤其是艺术知识和艺术创作能力得分较低。[1]在和师范生接触的过程中,的确发现很多师范生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对于艺术作品不知道如何欣赏,艺术表现和创作的能力薄弱。师范生这种不容乐观的艺术素养状况,会使他们难以适应未来个人发展和成为好教师的角色需要。

艺术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只不过随着人的语言、逻辑理性的逐渐发展,艺术这种方式在绝大多数的成人世界中逐渐被忽视或丢弃。殊不知在人类经历了唯理性主义所带来的人性片面发展之后,越来越认识到艺术在提高人的感知能力、丰富情感经验、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心灵净化等方面的独特价值。20世纪西方哲学家马尔库塞在《审美之维》中深刻指出,艺术作为一种肯定性文化能够实现人的新感性的塑造,从而改变现代社会所造成的理性对感性的压抑,改造缺乏批判和创新精神的单向度现代人,重建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型关系。我国著名美学家李泽厚也同样关注当代人的新感性的塑造,在他看来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随着“工具本体”问题逐渐解决之后,人类自由的闲暇时间会越来越多,那么人的“情感本体”问题将越来越突出,人们对情感的需求,对生命质量和心灵自由的关注将日益凸显。而文学艺术能够最好地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他说在文学艺术中“社会的、理性的、历史的东西”积淀为“个体的、感性的、直观的东西”[2],“人在对象化的情感客体中即在大自然和艺术作品中,观照自己,体验存在,肯定人生,此即家园,此即本体——人生和宇宙的终极意义”[3]。这正是艺术所具有的重要人文价值,艺术会使人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细致而深刻。由此,对于艺术素养相对较弱的当代的师范生来说,对他们进行艺术知识的普及,引导他们体验多种艺术,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提升其艺术欣赏和创作水平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艺术,增强他们对美的感知力,丰富情感体验,加深对艺术文化的理解,提升精神境界,实现感性和精神的和谐发展。而且由于艺术的独特形象性和生动性,以及其重要的育人价值,在学校教育中,艺术和各学科融合的广度和深度越来越拓展,“通过艺术的教育”也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所以师范生艺术素养的提高也利于其开展艺术融合的教育教学。

(二)引导师范生走向生活的审美化和趣味化

人的审美素养是先天的审美倾向和后天的文化学习不断融合生长以及社会环境影响的综合结果。一个具有审美素养的人表现为对宇宙自然之美、对社会生活之美、对艺术之美有着自觉追求,在发现、感受和创造美的过程中使自身的感知力更加敏锐和细腻,情感变得更加丰盈,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更加生动而丰富,由此生活变得富有情趣和活力。所以审美素养并不局限于艺术审美能力,它更指向一种日常生活、人生态度的审美化。在现代社会,学习工作繁忙、生存压力巨大是大多数人的生活体验,这使得现代人的生活正如梁启超所说的要么生活在夹缝中,被生计压得喘不过气来,要么生活在荒漠中,单调乏味,毫无乐趣可言。同样,很多师范生,在为通过各种考试、获得各种证书、求得各种求职机会的过程中,行色匆匆,错过了或根本无暇感知大自然、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朱光潜说,审美能够给人带来眼界的解放,“眼界的解放给我们不少的生命力量,我们觉得人生有意义,有价值,值得活下去。许多人嫌生活干燥,烦闷无聊,原因就在缺乏美感修养,见不着人生世相的新鲜有趣”,“美感教育不是替有闲阶级增加一件奢侈,而是使人在丰富华严的世界中随处吸收支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4]所以,师范生美育需要通过打开他们逐渐迟钝和封闭的感知觉,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激发他们创造美的意愿,从而让他们成为一个有生命活力、生活趣味的人。生活于趣味不止于单纯追求感官和物质的享乐所达到的情绪宣泄和满足。审美趣味是一种精神享用和自由的情感体验,它决不停留在感官刺激所获的情绪感受,而是对象和自身情感、经验、心灵对话之后所获得的自由快感。在情感表达上它既可能是开怀大笑,也可能是泪流满面,但其内在都达到了一种自由和超越的情感体验,它是感觉、情绪、情感、理解、思考的一体化。康德说审美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观念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或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5]42,“美是那不凭借感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5]51。也就是美感不同于生理物欲的快感,也不是在认知、道德理性支配下的快感,而是从个别事物的感性形象出发,不借助概念,以情感为桥梁,以感性形象生发的自由想象力和知解力为基础的判断,在感受、想象、思考中获得对事物本质和世界普遍意义的把握。正是这种普遍性和共通性使得审美能让人超越个体,超越功利快感,从自然走向自由。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美育促进师范生开启一种新的和不同的看待、感受、思考世界的方式。而且越是让他们积极地感受,全身心地参与,他们就越能够能发现更多、感受更多,寻求与他人、与世界更好的联系,寻求他们每个人的根基,从而更好地理解自我,以至于打破他们枯燥、被动、厌倦的生活,从而去建构新的意义,发现一个新的世界。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在《教育学》中对美育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他说“艺术教育永远培养着知觉能力”,艺术教育的一般规律和教养意义之一,就在于:艺术在培养人善于“看”,善于“听”的能力时,创造着那些为了扩大和深入地认识现实世界的前提。由此可见,美育的本质,不仅是培养对于作品外形的知觉能力,而且也在于发展印象的再现、分析、联想以及回忆以往体验的能力,在于正确地掌握和鉴别被观察的对象的一切能力以及建立自己的内在世界与人生之间的联系的能力。[6]只有培养出具有生活趣味的师范生,才会在将来的教育教学中以他们的审美化人生态度去感染和引领着下一代的成长。

二、师范生美育的育人目标

师范生美育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师范生育人的能力,即引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教育美学观,教会他们如何实现未来教育教学的审美化,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长期以来,在现实教育中,美育几乎等同于艺术教育,美育的任务几乎由艺术教师来承担,这导致美育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缺位,学科教师的美育意识、知识和能力薄弱。这种状况一方面反映了在唯知识唯应试教育盛行之下,美育的无位状态,另一方面与师范教育中美育的缺失不无关系。除了艺术类师范生,其他学科师范生培养几乎不涉及美育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目前高师对师范生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主要包含教育学基础、学科教材教学法、教师发展、教育技术以及教育见实习这些课程,就其教学内容来看,偏重于教育学基本概念原理、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等的传授。所以绝大多数师范生所接受的高师教育没有给予他们对美育的足够重视,也基本缺乏美育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缺乏美育意识和能力的教师是难以胜任未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

德国哲学家席勒在18世纪首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他针对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分裂,提出了“人同美只应是游戏,人只应同美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7]123-124的美育观念。他说关于美和趣味的教育是“在尽可能的和谐之中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的整体的教育”。[7]163席勒的美育内涵绝不是艺术知识技能的教育,而是达成人性完整的教育,指向的是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当代人不仅依然存在着感性和理性分裂或冲突的状况,而且还将面临机器取代人类的危机,那么如何通过审美艺术塑造人的新感性,培养身心和谐,富有情感和创造力的新一代是教育必须思考的话题。

(一)帮助师范生树立“教育需按照美的规律来实施”的教育美学观

继席勒指出美育应该是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之后,马克思进一步指明了教育应该按照美的规律来实施。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8]。马克思所讲的美的规律或美的本质,正是人类主体的目的性和客观对象规律性相统一时所达到的自由的创造性实践。这是人和其他物种的根本区别。教育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理应遵循实践的一般规律即美的规律。本真的教育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两个生命主体之间经验、情感、精神和心灵的对话过程,真正的教育美是教育实践中显现出来的真善美和谐统一,是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创造体验。所以在今天的教育美学研究中,已经突破了传统基于工具性价值的教学艺术研究,认为教育的美不只在于挖掘教师言语、行为、板书、教学内容等层面的美,不只是通过美的元素的渗透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而是越来越强调从人的生命成长的角度,实现体现美的规律的教育教学过程。这种教育美学观,从根本上界定了教育应有的价值追求。有学者甚至提出了“最高的美是教育之美,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的观点。[9]可见,教育之美应是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一观点逐渐被认识,这意味着各学科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按照美的规律,将教育教学过程从单向的知识灌输转变为师生之间平等自由的情感、认知和精神的交流,从而达成彼此生命的成长。这可能正是未来不能被机器所取代的教育形态。所以,在师范生美育中培养未来教师的教育美学观将尤为重要。

(二)培养师范生学科美育观以及对学科美的感知能力

早在1922年,蔡元培就提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他一一列举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门学科同美育的关系。“例如数学,仿佛是枯燥不过的了;但是美术上的比例、节奏,全是数的关系……几何的形式,是图案所应用的。理化学似乎机械性了;但是声学与音乐,光学与色彩,密切的很。雄强的美,全是力的表示。美学中有[感情移入]论,把美术品形式都用力来说明他……化学实验,常见美丽的光线;元子电子的排列法,可以助图案的变化。图画所有的颜料,有许多是化学品……”他还说智育中这些美育的原素,“一经教师之提醒,则学者自感有无穷之兴趣”。[10]在此,蔡元培提出了通过学科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深刻思想。美不局限于艺术,大千世界之美更为广阔。天地有大美,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界到有机界无不蕴含着色、线、形、音、对称、均衡、节奏、和谐等美的要素和形式,这正是一切艺术元素和法则的来源。大量的研究展示了科学之美,阐述了科学与艺术的沟通,例如《天体的音乐》揭示了天体是音乐的元素,宇宙则是一个庞大的交响乐队。人类社会中,言行举止无不彰显人性之美丑。所以美育的资源绝不局限于艺术,大量的自然之美、人性之美、生活之美等都是美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美育的任务也绝不是艺术教师的专属,其他学科教师都需要自觉地承担美育的使命,树立学科美育的观念。学科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挖掘并向学生展示学科之美,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感受美的多样形态和丰富意味,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由此,师范生美育就有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对于不同学科的师范生需要有基于学科的美育内容,应该让师范生从美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学科,挖掘学科中美的要素和形式,这不仅有利于他们今后开展学科美育,而且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和掌握学科的规律,因为许多伟大科学家的事例都证明了对于宇宙自然和谐之美的感知有利于科学家对世界规律的发现。

三、师范生美育的改革路径

目前高师主要通过设置艺术类博雅课程、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等公共艺术教育形式开展师范生美育。笔者曾经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施现状和效果进行过调查。问卷中对高校艺术博雅课程的现状调查主要涉及了课程目标、内容、形式与资源、教师素质、课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现状的评价明显低于问卷设定的中等水平。学生对教师素质、课时安排的评价处于中等水平,相对较好,其他三项均低于中等水平。艺术课程形式与资源的得分最低,说明大学生对目前高校艺术博雅课程形式和资源的丰富性、新颖性认可程度不高。对于艺术活动的调查主要涉及大学生对于艺术活动的主题、形式、宣传、内容、参与程度、数量的评价。评价结果为:大学生对高校艺术活动现状的评价为中等,认为自身参与度不够。另外,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的调查显示,学生对效果的总体满意度低,其中对艺术教育提高他们艺术创作、表演能力所起的作用评价最低。[11]这些调查结果显示了当前师范生美育的开展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针对师范生美育育己和育人的双重目标,高师可以从课程的定位、设置、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以及校园公共空间环境的改善等多方面开展师范生美育。

(一)美育博雅课程的定位:从艺术知识型转向审美文化型

目前高师美育主要通过艺术类博雅课程来实施,这类课程比较多从分科的角度,为学生进行各艺术门类的知识普及和鉴赏教育。固然艺术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审美艺术素养的重要方面,但从美育的角度,从提高学生审美艺术素养的角度来看,首先,这类课程更应该将艺术不是作为知识技艺,而是作为文化来传授,关注艺术与人类的情感、生活、文化、科技等的关联,更多地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对于个体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在艺术中了解独特的文化符号,培养多元文化的意识等。所以课程的综合性、文化性应该有所增强。其次,这类课程不在于让学生记住一些确定的死的艺术知识,而更多的是通过艺术激发学生的情绪情感、想象和思维,提升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丰富其审美情感,增强其审美理解力,所以这类课程的情感性和人文性要凸显。第三,既然艺术审美只是审美的一维,那么这类课程内容就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艺术,而是向更多的自然美、生活美开放,向学生展示各学科领域研究对象之美。所以课程需要向多元化和生活化拓展。

这样的定位转向,其实也体现了当代世界一流高校美育改革的趋向。代表世界高等教育最高水准的哈佛大学,在2013年正式完成了通识教育的改革,美育类课程的定位从艺术教育提升到了审美教育的高度。哈佛大学之所以将1978年出台的核心课程中的“文学艺术ABC”改为“审美与阐释理解”,就是要打破原先各门类艺术学科各自为界的状况,改变知识技能取向的定位。“审美与阐释理解”课程目标在于“开发学生审美能力和解读文化表达形式的能力——如文学或宗教文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电影、舞蹈、装饰艺术等”,让学生在“了解艺术品的基础上形成审美敏感力以及智慧与感官的互动”。[12]所以这类课程的着眼点不是让学生学习各艺术的技艺,而是让学生形成美感,透过艺术丰富对自我、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要求学生知性地,以批判的目光理解和发现作品意义是怎样产生,怎样传播和接受的。而且这类课程的内容也突破了艺术的范畴,扩大到自然、社会生活等领域。

(二)美育博雅课程的设置:加大毕业学分要求,精选公共必修课,拓展选修课程

相比国外,我们对于这类课程的毕业学分要求和开设课程的种类数量上都存在一定差距。我国许多高师对于审美艺术类学分的毕业要求通常是2个学分,而世界一流大学的学分要求远远高于我们。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所有本科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修满8门人文艺术社科学院的课程,拿到32个学分才能毕业。[13]所以当审美艺术素养成为当代师范生必备的基本素养时,提高此类课程的学分要求数是必须的。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至少应该要求师范生在毕业时必须拿到3至4个审美艺术类课程学分,也就是至少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学习2至3门必修和选修课程。此类课程的种类和数量在国外一流高校都相当丰富,例如美国哈佛大学通识课程中,有关审美与阐释理解类的课程门数高达约60门。[12]另外,对于这类课程的设置也需要从对师范生审美艺术素养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基本的课程类别,而不是随意的课程拼盘。这类课程至少需要包含审美艺术哲学类课程、艺术史类课程、具体艺术门类、审美艺术与社会生活等大类。每个师范生应该必修一门美学或艺术哲学课程,这门课程定位于引导学生对美、艺术的本质和价值的哲学思考,这对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审美和艺术观非常重要。另外艺术史可以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因为人类的艺术发展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通过对中外代表性艺术流派作品的学习和欣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国外通识类课程中艺术史类课程不仅有些是必修,而且种类丰富。根据学院艺术学会(College Art Association)提供的全美50所高校调查报告,全美高校在20世纪40年代已开设了800种以上的艺术史课程。其中哈佛大学所开设的艺术史课程包括各类通史和专史,多达61门,涉及面非常广。普林斯顿大学2004年为本科生提供的20多种艺术课程中,绝大多数属于艺术史类课程。[13]对于选修课可以整合校内外资源,尽可能增加其类别和数量的多样性,课程形态和学分也可以更加灵活设置,从而为学生进入更广阔的审美艺术视野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美育博雅课程的形态:增加课程的体验性,开发多样的活动性课程

如果把美和艺术也看作是一种知识形态的话,那么它们必定是一种独特形态,既不是以概念和命题呈现的客观事实性知识,也不是基于道德理性的价值判断,而是感性中沉淀着理性的“活的形象”(席勒)。它们通过鲜活生动、可观可感的形象唤起审美主体的情感、想象,激发他们的思考和理解,促进个体生命的完满。因此“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鲍姆嘉通),审美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活动。

由此,提高师范生的审美素养,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调动学生记忆和理性思维的知识学习,更应该通过审美欣赏、创作活动,激发他们的感官,调动他们的情绪情感,唤起想象,引发思考,在建立自我与美、与艺术的关联中,实现个体生命的成长。所以,美育博雅课程的改革一方面要加大理论课程中审美体验、艺术创作的分量,将审美艺术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例如,可以开设一些艺术工作坊,让学生在艺术创作和表达中进一步发展审美感觉,提升审美创造能力。另一方面,增加活动性课程,比如各种艺术类社团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每年定期举办的大型艺术活动或艺术节。这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而且有也有助于教师艺术兴趣和素养的提高,形成全校参与艺术、感受艺术、交流艺术、创造艺术的良好氛围。比如哈佛大学全校性的“艺术优先”(ART FIRST)艺术节就非常有特色。从1993年起每年5月第一周举行,这是校园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艺术门类覆盖面最广的艺术节。艺术节期间校园充满着浓郁的艺术气氛。[14]目前,艺术教育中心是各高校重要的组织和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部门,所以如何调动和整合校内外艺术教育资源,统筹策划各种形式,调动更广泛师生参与审美艺术活动是需要积极思考的话题。

(四)教师教育类课程:凸显美育知识的普及和能力的培养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这从政策层面确定了我国小学教师的培养方向,即培养全科小学教师。因此在师范生的培养中除了关注他们自身的审美艺术素养外,还要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美育、艺术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欧美许多国家的小学教师基本是全科教师,所以在小学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中都有关于艺术教育方面的理论课程。比如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小教师范生培养方案中,设置了数学、科学、社会、语言、艺术教育五大类核心课程,其中艺术教育方面的课程至少要获得15个学分,所开课程包括“k-12音乐方法和媒材”“音乐基础概论”“艺术中的自我指导”等。再如威斯康星大学为师范生开设了“小学中的艺术”课程,着重教授学生开展艺术教育的基本原理,培养他们理解和评价孩子艺术作品的能力。南京师范大学对小教师范生的培养也开设了“艺术与艺术教育”课程,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教会师范生如何开展通过艺术的教育,学会将艺术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收到了很好的实效,学生在见实习以及工作中能够有意识地开展艺术化的教学。所以在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中,尤其是小教师范生的培养可以在积极借鉴国内外好的经验基础上,开设“美育原理”“艺术教育”“通过艺术的教育”等类似课程。对于中学教师的培养,可以在“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学科教学论”等教师教育类课程内容中增加或凸显美育的内容,强化师范生的美育意识,让他们了解美育是什么,美育的育人价值以及学科美育如何开展等。

(五)校园环境:创设具有艺术性、审美性的校园环境,发挥环境的美育价值

人的审美素养很大程度是被环境熏陶和滋养出来的。一个长期浸润在具有审美艺术性的时空环境中的个体,其审美品位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所以环境的美育价值必须得到重视。其实被誉为中国近代美育之父的蔡元培不仅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方针,而且十分重视美育实践,他充分认识到了生活环境对于国民审美素养的重要影响,所以特别强调环境的审美化。他说:“美育之道,不达到市乡悉为美化,则虽学校、家庭尽力推行,而其所受环境之恶影响,终为阻力,故不可不以美化市乡为最重要之工作也。”[15]由此他列举了道路、建筑、公园、名胜的布置,古迹的保存等,对于城市公共环境的美化,他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中写道:“市中大道,不但分植树,并且间以花畦,逐次移植应时的花。几条大道的交叉点,必设广场,有大树,有喷泉,有花坛,有雕刻品。小的市镇,总有一个花园。大都会的公园,不止一处。又保存自然的林木,加以点缀,作为最自由的公园。一切公私的建筑,陈列器具、书肆的印刷品,各方面的广告,都是从美术家的意匠构成。”[16]由此可见蔡元培非常看重美化的社会环境对国民精神、审美的陶冶作用。

当然目前校园的审美化也是高校非常关注的一方面,尤其是校园的整洁、环境的绿化和花植的装点。然而,校园在整体格局规划和艺术性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国外一流大学的校园环境来看,不仅以具有百年以上历史,作为凝固音乐的建筑彰显校园的历史深度和美感,而且各个区域的分割、布置都有较好的规划,给人整体和谐的感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诸如雕塑、装置、壁画等古典或现代艺术作品常常被安放和点缀在校园的各处,这不仅营造了具有艺术氛围的空间,而且对于学生了解和感受艺术提供了极好的面对面机会。比如斯坦福大学校园中既有集中展示罗丹雕塑的公共空间,还有散落在校园各处的多样化现当代艺术作品。徜徉在美丽的校园中,犹如在一个开放的艺术馆与各种艺术作品进行着一场不经意的审美相遇。校园是一个独特的时空环境,所以学校应该通过有意识的规划和布置,使其发挥应有的审美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师范生美育美的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论公民美育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