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X公司的发展现状研究

2021-12-01 04:28陈昌辉
营销界 2021年28期
关键词:内审审计工作导向

陈昌辉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大数据审计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在新形势、新技术和新时代对审计工作的战略决策。大数据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借助大数据技术,以风险为导向对企业组织进行系统评估和管理,将风险控制贯穿于审计全过程,实现审计全覆盖,从而增强企业组织抵御风险能力,避免其偏离组织战略。这种审计模式一方面能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和外部治理机制,另一方面也能强化企业管控风险的能力,为企业组织实现更安全、高质量的发展目标保驾护航。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大数据和内部审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如下所示:

一是大数据审计技术引领审计业务发展趋势。国内来看,大数据审计技术应用变革对企业内部审计升级再造产生的影响与变化研究[1]。而从国外来看,则从大数据审计方法的应用细节角度深入研究,如智能财务机器人在审计领域的应用。Hussein认为大数据审计方法可以在审计中提供更具安全性、更可靠相关的审计证据,在高度自动化系统中,机器人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审计工作,产生充分且适当的高质量审计证据并减少人类劳动力损耗。

二是大数据所带来的未来审计发展方向。我国学者鲁清仿等[2]率先提出并定义了“智慧审计”,即由大数据审计方法自动完成审计分析、实现审计目标等一系列审计工作,可大大解放审计人力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经营管理目标。

X公司内部审计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X公司发展历程

X公司成立于2013年,主要从事电子商务行业并于2015年进军跨境电商业务。目前是一家集大数据供应链、出口贸易、跨境电商业务和产品设计及包装一体化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其主营业务是在国内外跨境电商平台,涉及平台主要有亚马逊、速卖通和阿里国际等交易平台,其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跨境电商龙头企业之一。

(二)X公司内部审计现状

(1)内部审计控制环境。首先从X公司的内审机构组织来看,其于2015年在总经理下设立审计监察部门,并直属于管理层和董事会,存在较高独立性。其次从内部审计人员结构来看,X公司内审部门设置专职内审人员4人,包括内审主管1名,部员3名,学历层次皆为本科会计学或财务管理专业,由于内审人员缺乏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和大数据信息技术相关知识,阻碍了企业组织实现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的职能。再次从X公司内审机构的职能方面,其主要集中在财务报表审计以及法律合规审计,X公司的内审职能仍沿袭传统的审计职能特点,没有对内审发挥业务监督和风险防范效用投入足够的重视。最后X公司的内部审计范围主要涵盖财务报表审计、经营账户审计和法律合规审计三个方面。

(2)内部审计监察环境。X公司为了确保内审业务执行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增强审计防范风险的功能性,保证审计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制定了相应的内部审计监察规章制度。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审计监察部门负责全程监督内部审计工作,且审计监察部门同时受到管理层和董事会的双层监督,具有相对高的独立性。

(3)内部审计业务流程。X公司目前审计流程主要分为:审计计划阶段、审计开展阶段、审计报告阶段以及跟踪审计阶段四个步骤。

(三)X公司内部审计现存问题分析

(1)内审工作识别风险能力弱。根据X公司的内审职能和发展现状来看,其内部审计活动依旧是以法律合规审计为主,风险导向审计为辅。主要检查方向是财务及组织制度,简单的以账项审计和制度审计结合的审计模式,这种传统的审计模式缺乏对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同时电子商务企业的经营数据体量大、复杂度高、繁杂性强,存在较大的系统性审计风险。

(2)X公司内部审计缺乏大数据审计方法。X公司的主要业务活动严重依赖于电子信息系统,企业目前主要采用ERP系统,在系统中存储了大量经营活动信息,包括客户及供应商等相关重要数据,内审人员进行账户经营审计时,抽取部分账户,对账户内的产品交易信息、交易邮件记录等内容实施审计程序。该审计方法难以实现数据融合,充分挖掘信息数据价值,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导致信息之间无法紧密联系,难以为企业的经营生产助力。

(3)X公司内部审计业务流程不完善。进行内审实务工作时,内审人员难以严格按照审计流程进行规范工作,其频繁关注审计现场的业务活动,而缺乏对审计前期准备工作和后续跟踪审计工作的应有关注,严重影响了审计程序的完整性,一定程度上偏离了预期的审计目标,直接了影响审计效率。

(四)X公司引入大数据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X公司引入大数据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首先,X公司引入大数据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源于其对日益增长的风险控制需求。电商企业经营活动高度依赖互联网等电子操作系统,因此在采购、物流和销售等环节都存在控制风险,且风险体量大,波及范围广泛,因此管控企业内部经营风险具有重大意义,以减少潜在风险给企业经营活动带来的后续损失。其次,X公司当前的业务形势要求内部审计做出相应变革和创新以适应大数据时代下大数据风险管控的需要,同时也要契合X公司内部审计组织发展的需要。

(2)X公司引入大数据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可行性。一方面,X公司内审部门有标准的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只是缺乏对风险因素的考量和大数据审计方法的应用。所以引入大数据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后,可以依托现有载体和基础,在原有资源上进行审计流程再造,引入大数据审计方法,转向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赋能内部审计人员,提高审计效率,帮助企业更为全面的管控经营财务风险,积累风险管理的经验与方法。另一方面,引入大数据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具有相当的经济效益,虽前期建设审计数据平台投入大,但后期其产生的有形或无形的经济价值将极大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符合当前的成本效益原则。

X公司大数据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构建与应用

(一)审计计划阶段

借助大数据云文档库,内部审计部门可以进行海量数据的整理分析,全面评估企业潜在风险,更易识别出被审计部门中的风险并结合以往历年审计结果中的重大发现、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的重大问题,定位高风险重点领域,从而将审计资源投向风险较大的领域之中,降低审计风险。借助大数据审计方法进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不仅仅集中于企业财务报表层次、认定层次风险和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引发的风险,更多的关注财务和非财务数据背后所反应的企业的经营状况,在审计准备阶段发现预期存在的潜在风险,充分准备并合理运用审计资源应对。通过大数据技术将审计数据进行整合并自动化分析,凭借分析结果可在审前调查中有效识别战略层面风险和业务层面风险,根据得出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结果制定审计计划。

(二)审计开展阶段

内部审计部门使用大数据技术对审计数据进行全面审查,各内审人员结合现有的被审计部门资料提出审计方向,并与审查人员沟通。审查人员挖掘分析海量大数据,深入分析数据间的相关性,并与各内审人员沟通,内审人员据此进行现场审计,获取审计证据,现场审计中主要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内审人员实施控制测试时首先要了解被审计部门的内部控制环境,其次测试控制设计是否合理、运行是否有效,内审人员可以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来进一步测试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是否能够应对潜在风险。内审人员应在利用前期审计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大数据自动化分析,灵活实施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等进一步审计程序,对各单位的业务活动经营风险进行充分应对和防范。

(三)审计报告阶段

审计报告阶段是审计业务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前期实施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并形成可视化审计报告,和被审计部门和管理层及时沟通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3]。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将审计期间的重要发现形成电子文档并上传至大数据云文档库,以便后期进行查阅和复核。

(四)跟踪审计阶段

审计报告阶段的结束意味着本期审计工作已接近尾声,但是审计工作尚未结束,只有当审计意见得到各方的充分认可并并采纳其中的整改意见,才能说明前期审计工作的有效执行,因此进行跟踪审计就能检查评价整改情况是否落实到位,审计工作是否有效执行。该阶段形成的后续跟踪审计报告也可上传至大数据云文档库,以便后期查阅。

研究结论

X公司作为电子商务企业,近年来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量也大幅增长,这必然会增加企业整体的风险体量,采用与时俱进的先进审计技术可帮助其对潜在风险施加必要的控制,减少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但也存在实际操作的问题,如:审计职能和业务流程存在操作壁垒,实现业审融合;大数据技术培训,提升内审人员执业技能;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数据存储安全。

猜你喜欢
内审审计工作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偏向”不是好导向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