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璐(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贸易学院)
跨境电子商务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通过跨境支付结算及跨境物流送达商品,最后完成进出口交易的跨境贸易活动。跨境电商涵盖B2B、B2C、C2C等经营模式,跨境电商平台的诞生,使得买卖双方可以越过中间环节达成交易,带来了跨境网络交易的迅速增长。跨境物流是保证跨境电商体系运作的核心,而跨境电商的发展使得国际物流在商业模式上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逐步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结合起来,带动了供应链流程的重构与优化。
邮政包裹模式包括国际小包、大包、E邮宝和国际特快专递EMS等,其主要优势体现在网络覆盖全球、价格实惠、通关便捷等。同时,也存在时效性相对较差、对包裹的重量和体积以及种类也有一定的限制。但是,目前跨境电商平台的中国卖家仍然有60%以上的包裹是通过邮政网络发出的,邮政包裹是控制物流成本的有效手段。
商业快递模式以UPS、DHL、FedEx、TNT四大跨国快递公司为代表,这些快递公司拥有全球网络和代理清关资质,针对国际快件业务非常安全和高效,且能提供全程的跟踪查询服务。但国际商业快递渠道对产品的要求高,带电的产品几乎不能发送;其次是价格高,附加费用名目繁多。这就导致国际商业快递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了多样化的物流服务需求。
专线物流模式也是现今跨境电商物流比较常见的一种运作模式,主要是指在国内仓库集货,批量发往特定的国家和地区的一种专门设计的国际运输路线,例如:俄速通、燕文、中东专线等产品。海外专线物流一般是需求量大的热门线路,针对性强、时效性好、运输成本低、方便快捷。但是覆盖的范围也有一定的局限,还有待进一步普及。
海外仓模式是指在本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建立仓库,可为全球卖家提供仓储、包装、分拣、派送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海外仓模式先将货物批量发送至国外仓库,买家通过平台达成交易订单之后,货物可以实现本地销售和本地配送,目的是解决跨境包裹“最后一公里”末端配送以及退换货的弊端。
跨境电商物流的包裹大部分都是通过航空运输完成的,且运输距离长,因此跨境电商物流成本偏高。据测算,跨境物流成本占到商品总成本的20%-30%。以国内跨境电商企业传统优势类目——服装为例,一件毛重500克、价格100元的衣服,采用E邮宝寄送至美国,需要花费30元左右,物流成本占比达30%。高昂的国际运费消耗了产品的利润空间,削弱了产品的价格优势,降低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跨境物流运输过程覆盖全球范围,运输的距离长,运输的方式多,这就造成了时效性方面的差异。大部分卖家为了控制物流成本优先选择经济实惠的邮政包裹模式,从时效性上来看,邮政包裹送达到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时间在一周以内,而发往西欧、美国则需要耗费两到三周的时间,非洲和南美的部分地区更是可能长达一两个月。时效性差会大大影响买家的满意度,可能造成投诉或纠纷,引起退货退款。
跨境电商物流包括运输、存储、包装、报关、检验等物流环节,涉及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两部分,整个运输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风险。一方面要避免在海关监督、查验和征税出现操作不当,导致商品被退回、罚款和没收的风险。另一方面还要熟悉不同国家和地区适用法律的差异,规避可能面临各种法律风险。面对复杂的跨境物流过程,需要既熟悉跨境物流的操作,又要懂得跨境电商的工作内容的专业人才来从事相应的工作。
当前的跨境电商物流主要以传统的商品运输、配送、收货为主,少有在实际的物流发展中提供供应链优化解决方案和云信息平台等方面的服务,消费者的体验感没有提升。此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跨境物流运输缺乏密切配合,通常是国内物流信息化程度较高,买家可以实时查询和跟踪货物,但缺乏与境外物流信息化有效对接,造成货到境外就无处可查的尴尬境地,信息化程度低,影响到消费者积极的体验。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总额为1.69万亿元,同比增长了31.1%。然而跨境电商人才输送数量却不能满足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需求,我国跨境电商人才缺口巨大,其中跨境电商物流人才尤为短缺。由于跨境电商产业兴起的时间不长,跨境物流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和产业联系紧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胜任企业用工的需求,毕业生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培养一批符合企业用工需求的高质量技术技能型跨境电商物流人才迫在眉睫。
近些年,政府陆续出台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利好政策,国内各大城市正在建设一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逐步形成涵盖生产、交易、仓储、物流、支付、结算、结汇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模式,出口流程得以简化,实现了报关、检验检疫、结汇、退税的一站式通关。跨境企业应利用此契机,定位自身发展方向,创新经营模式,建立独立团队,创立自主品牌,并且依据目标市场需求开发特色的产品,申请独立知识产权,从而主导销售和定价策略,提升利润空间。在业务模式方面,探寻B2B与BC2结合的模式,把握市场发展方向,直面终端消费者,掌握经营和定价主动权。
合理利用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开展跨境物流业务也是跨境电商企业的选择之一。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通常物流模式较成熟,物流信息化水平较高,而且可以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有些平台(例如:亚马逊)用有独立的仓储系统FBA,商家在国内建立了一个独立的仓库,用于货物的存储,然后及时根据电商平台的订单小批量、多批次地进行供货,平台可随时跟踪货物和获取货物的物流信息,控制物流全过程。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的合理利用是提高跨境电商物流安全性和时效性的有效策略。
海外仓的优点主要体现在:(1)降低物流成本,拓展了商品品类。由于向海外仓供货量大,前置周期长,跨境电商企业可以实现一次性多种类地批量运输和批量报关,减少物流成本。(2)能够实现本地发货,提高了物流效率。海外仓通常设在目的国,因为商品在进货时已办理了清关手续,买家在平台提交订单后,海外仓能根据当地仓库情况第一时间进行配送,配送周期缩短,实现了末端配送的本土化。(3)能够完善售后服务,提高消费者体验。虽然是通过海外仓进行发货,跨境电商企业仍然能够通过系统实时监控商品的运输状态,并及时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反馈进行退换货等售后服务,减少了因跨国交易而产生的不确定性[1]。然而,海外仓在建设初期需要投入大量资本,管理成本高,库存管理、商品调度等作业专业化、精细化程度高,目前可通过多家企业合作共建,以租赁、协议、入股等方式,共建目标地市场专属海外仓库,也可以由政府或者产业园区主导在国外尝试建立海外仓,为中小企业跨境电商提供海外仓物流。
随着互联网+外贸和数字贸易的发展,便捷的物流信息系统和无纸化的操作模式逐渐普及,跨境电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致力于提高客户终端的信息处理与服务水平、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加强跨境电商企业内部合作。企业通过建设全球信息网络可以为商品在不同国家与地区间的转运提供信息支持,降低运输费用。终端客户能够直接通过官网或手机APP简单快捷地监控商品从下单到收货全程的物流情况。
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扎实的语言能力、过硬的专业能力、丰富的实践能力和系统的信息技术能力都必不可少。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人才的培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企业参与、高校培养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企业与学校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和标准,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共享教学资源和团队。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既解决了跨境电商物流人才培养供需不对等、课程无体系和教学师资缺乏的困境和弱点,同时又将企业岗前培训课程前置,缩减了学生毕业实习的磨合期,形成校企联合培养跨境电商物流人才的无缝对接,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契合度和适应性。
跨境电商物流模式丰富了跨境消费的渠道,扩大了跨境网络交易的规模,促进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了实现跨境电商物流模式的有序发展,还需跨境电商企业创新发展模式,拓宽物流渠道,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加快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提升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发展水平,加快与国际的接轨速度,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