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研学

2021-11-30 07:24周琼平
师道 2021年10期
关键词:剑桥大学剑桥牛津

周琼平

今天是7月22日,英国研学第九日,主要行程是参观剑桥大学。

早餐后,按照安排,所有学生将行李集中到东伦敦大学一间指定的教室保管,我们下午返回时领取。办过交房手续之后,9点整,全体学员上了大巴,经过大约100分钟的车程,到达了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的历史比起牛津大学要晚60年。1209年,一群牛津大学的师生因剑桥优美的环境、古老的文化背景和繁荣的宗教研究而迁居此地,创办了剑桥大学。所以说,剑桥与牛津其实是溯源同根。有趣的是,赫赫有名的美国哈佛大学是剑桥的派生体。1687年,剑桥大学伊曼纽学院毕业生约翰·哈佛(John Harvard)移民美洲,在去世前将自己一半的产业和图书馆捐献出来,建立了哈佛学院,形式完全仿照伊曼纽学院,自此有了之后的哈佛大学。

剑桥与牛津,同为英国的学术重镇。有一种广为人知的说法,剑桥和牛津是英国的双驾马车,引领和统治着英国。纵观英国的历史,几乎四分之三的首相都出自牛津;而剑桥800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了牛顿、达尔文等一批引领时代的科学巨匠;造就了培根、凯恩斯等贡献突出的文史学者;培养了弥尔顿、拜伦等开创纪元的艺术大师;这里还走出了8位英国首相……截至2017年,该校共有11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0位菲尔兹奖得主、6位图灵奖得主曾在此学习或工作。还有写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的李约瑟博士,也出自剑桥。当然,还有中国人最熟悉的诗人徐志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的一首《再别康桥》,让我们中国人记住了剑桥。

剑桥跟牛津齐名,经常被人合称“牛剑”,以至于英语词典中,有Oxbridge(牛剑)这样的合称词汇。

今天我们松山湖实验中学研学团到达剑桥大学,发现它跟牛津大学一样没有校门,这跟中国大学非常不一样。一下车,我们就发现剑桥国王学院前面的草地上,有一群牛在悠闲地吃草。我们感到很有趣:昨天在牛津看不到牛,原来牛跑到剑桥来了。

导游带我们乘坐游船在康河游览。一条小船大约可以坐10个人,由一名船工撑船。我感觉很奇怪,船上竟然没有一件救生衣。我们的学生很聪明,看到船工竹篙撑在水里的情况,就说:“水很浅,所以不用救生衣。”就这点来说,跟中国有很大不同。以我多年的旅游经验来看,在中国坐游船也好,乘竹筏也好,玩漂流也好,不管水深水浅,政府一律要求每人配备一件救生衣,以备不测。

今天的剑桥大学游客特别多,他们都是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据报道,每年到剑桥参观的游客接近百万。

坐上小小的游船,我们欣赏小河两岸的剑桥风光。首先感觉跟游览江南水乡有些相似。不同的是,周庄那些水乡的小河两岸都住了密密麻麻的江南人家,一般情况都是家里有扇门直接开在河边的。而康河两岸主要是国王学院、皇后学院等大学建筑物,相距岸边还是有点距离的。岸边是绿树和青草,鸭子、鸽子和鹅在水边岸边悠闲地戏水或觅食,一派闲适的田园风光。蓝天白云,阳光灿烂,小河两岸绿草如茵,杨柳轻拂。肥鹅稳重地在水中觅食,靓鸭活泼地在船边讨吃。船工边撑船边讲解,游客都在兴奋地拍照。

坐车游览康河,第二个比较有特色的是康河上有很多座风格不同的小桥。有铁桥,有木桥,有石桥,材质不同,形态各异,别具风味。一座桥就是一个故事,比如数学桥据说就是牛顿设计制作的。

上到岸上,我们走过三一学院门前。导游告诉我们,这里是牛顿工作过的地方,门前那棵树就是让牛顿感受到万有引力的苹果树。在这么有历史意义的学院门前,我们研学团全体成员赶紧与这棵为科学事业做了重大贡献的苹果树照了合影。

再往前走到一个广场,已是午餐时间。学生要求自由活动。约好2:45集中后,我就带小哲同学逛街,顺便找吃的。

剑桥大学各个学院中间,有城市功能区。我和小哲在购物广场里走了一阵,然后在二楼找了一家餐馆,共进午餐。不过,餐馆的菜牌是英文的,而且没有图片,根本看不懂。我就用翻译软件帮他翻译点餐,告诉他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和便利性。他点了一个简单的套餐,包括一个汉堡包、几个炸洋葱圈、一小袋薯条、一小杯沙拉,就11.99英镑,另点一杯可乐,共13.99英镑,相当于120多元。可见英国的物价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贵的。

2:45我们集中,旅行社安排了当地剑桥的导游过来讲解。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讲解剑桥超过20年了,熟悉剑桥的点点滴滴。旅行社领队担任翻译。

跟着老人家,我们参观了高街。这是剑桥的一条主要街道。老人首先将高街做了大体介绍,然后带我们来到了国王学院前面。老人介绍说,这是剑桥大学中规模很大的学院。建于亨利六世,完成于亨利八世,主体建筑建了100年。其中教堂部分更是前后历时400年才真正完工,这个哥特式的建筑物成了剑桥市的象征。

听着老人的介绍,我眼前摩肩接踵的人群仿佛都消失了,街上出现了一个奇异的场景:牛顿、达尔文、培根、凯恩斯、霍金等科学巨匠和人文大师迎面走来,他们的身后,跟着一个长长的队伍,是剑桥11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风度翩翩,充满自信;他们娓娓而谈,深度交流;他们激烈地辩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英国,因他们而进步;世界,因他们而改变。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震撼的场面。我多么渴望,若干年以后,我们的北大和清华也能走出一批科学巨匠、人文泰斗,让我们中国人也能引领世界发展的方向。当然,这首先得解决钱学森之问。

接着,我们来到皇后学院。导游老人提醒学生们,皇后学院大门保留了几百年前的样子,还是木门。有趣的是,左边门上有个切痕,跟右边新开的门对比,发现右边的门要高好多,至少高了30厘米。老人说,原因就是古代人身材比较矮,后来大家越长越高,只好封住了左边的小门,在右边另外开了一个大一点的门。这个情况让我很感慨,如果是中国的北大或清华,这个门估计早就保留不住了。几乎可以肯定会废掉这个旧门,重新设计制作一个更气派更豪华的大门。在中国随便找一所普通的本科大学,看看它的校门,都比皇后学院气派堂皇。大学比的不是建筑物的高大雄伟,比的是内涵,比的是精神和气质。正如上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在就职演说中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为了纪念和对比,我让怡婷同学赶紧过去小门前拍照,以便对比旧门和新门的高度。

皇后学院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数学桥。之前坐船游览是从桥下穿过去的,现在是从桥上走过来,感觉很不一样。这是一座看上去很不起眼的小木桥,但老人说,这座桥又叫“牛顿桥”,相传是牛顿设计建造的,没有用一颗钉子。后来,皇后学院的学生为了探求其中的奥秘,就把桥拆解研究,结果没有办法复原,只好用钉子钉上了。

我马上用手机查询数学桥。据考证,牛顿是不可能建造这座桥的。数学桥建于1749年,而牛顿则于1727年辞世。把这座桥叫“牛顿桥”,只能归结于剑桥人对牛顿太过钟爱,把很多有趣的故事归结到他头上。实际上,这座桥是由詹姆斯·小埃塞克斯建造的,其桥身相邻桁架之间均构成11.25度的夹角,“以直代曲”的微积分原理构成了圆形的拱式结构,展示出现代钢梁桥的雏形,得名数学桥。了解了这个数学桥的故事,不得不让人感叹,走在剑桥这所著名的大学中,抬眼所见,看到的便是知识;抬腿走路,踩到的都是学问。

从数学桥出来,又走到高街。非常特别的是,在一个十字路口,一面墙上有一座奇特的金色大钟。导游老人做了详细的介绍。大钟是用纯金铸造的,名字是“圣体钟”,花了100万英镑。我们的领队翻译时一着急,说成是“100英鎊”,马上有几个学生笑着纠正了他。看来同学们的英语听力在参加英国研学旅行十来天后有了明显提高。圣体钟上部有一只大大的黑色金属昆虫,好像是蟋蟀,用脚扒拉着时钟转盘一秒一秒走动。老人说:“你们看昆虫的嘴巴一直张开着,为什么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却不得要领。老人说,因为它在不停地吃掉时间。这口大钟在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他还说,同款式的圣体大钟全世界一共有五座,其中一座在中国的上海,只是上面的昆虫换成了中国的龙,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看,比较比较。这里的人和车特别多,我见缝插针拍了几张,学生都要我回去分享这些照片。

有人说,牛津大学是大学中的城市,剑桥大学是城市中的大学。实地参观两所大学之后,感觉蛮有道理,确实如此。

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剑桥大学,晚餐之前到达东伦敦大学吃饭、取行李。接着,准备前往下一个目标:英吉利海边的贵族女子学校——布莱顿罗丁女子学校。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松山湖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剑桥大学剑桥牛津
剑桥大学承认中国高考成绩
欧洲·英国 中国人限游?
旅行者,饶了牛津吧
请打赏
宅假期
剑桥大学 学生要求保留成绩公开传统
剑桥历史
烧烤也疯狂
一组完形填空
牛津小学英语5A rhymes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