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的视角重看古典诗歌

2021-11-30 07:24张毛毛
师道 2021年10期
关键词:现代诗歌古典苏轼

张毛毛

古典诗歌的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教师经常感慨,我们给学生讲了很多阅读古典诗歌的方法,但学生还是不会解读,还是无法看到文字内部的风景,无法“泡”开每一个字。如此一来,学生做题困难,进行自由鉴赏也困难。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讲授古典诗歌,主要从意象、意脉、意境入手,兼顾诗歌的标题、作者、小序和注释。那么,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能帮助学生理解古典诗歌呢?我们尝试打破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的界限,以更宏观的“诗”的视野,重新探索一些学习古典诗歌的路径。比如:古典诗歌的现代分行、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互映、区别诗化翻译和散文化翻译等。

一、古典诗歌的现代分行

1. 分行可以拥有阅读时间的“停留”

我们对古典诗歌进行重新分行,并不是要破坏古典诗歌的形式美,而是要借助分行制造“停留”的机会,从而有可能发现古典诗歌的“留白”,“留白”的地方就是诗意精灵的栖息处。

2. 分行可以让诗意更显豁

分行是现代诗歌很重要的特点,不仅仅会影响诗歌的形式,还会影响诗歌的内容。在现代诗歌里,分行意味着诗歌节奏的停顿、关键词的悬置和冻结,分行会产生意义。那么,我们能不能给古典诗歌重新分行呢?打破古典诗歌原有的“句”和“联”的形式束缚,重新考虑什么是诗的句子,哪些意象或动词等要放在一行……以前我们讲细读文本,总是跟学生说“要关注诗人说出了什么,更要关注诗人没有说出什么”,其实这样指导学生,还是有点飘,有点虚。我们可以尝试用分行重新“照”一遍古典诗歌,诗歌的裂隙处就出现了,那是阿里巴巴的宝藏之门。下面,我们就给古典诗歌课堂增添一点趣味,一点新鲜感,给“文本细读”大家庭增添一个新成员。我们不妨给《虞美人》重新分行:

春花秋月

何时了?

(分析:如果这样分行,可能就不会有俞平伯的疑问了——“奇语劈空而下”,美好的事物为什么要让它们结束。一口气连续读肯定会有疑问,但我们把“春花秋月”悬置在那里,春花艳艳,秋月朗朗,好美啊!之后,分行产生的停顿,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个“空洞”,忍不住想补充内容,然后才勾连“何时了”。分行产生意义,现代诗歌的解读武器没想到更适合古典诗歌。這个“语言空洞”里有什么?时间流逝,囚徒生活,作者虽然面对春花秋月,但他看到的和正经历的是生命的寒冬,一片萧瑟无望,于是很顺畅地接“何时了”,赶紧结束吧。)

往事,知多少。

(分析:往事,凝冻在纸上,凝冻在诗人的记忆里。但春天来了,春花和后文的东风带着遥远的气息,试图解冻诗人的记忆。诗人不愿去想,但又情不自禁地想,情不自禁地自问。)

小楼 昨夜

(分析:小楼,多逼仄,多委屈。昨夜,夜夜难眠,睡不着,诗人可能会登楼抒怀。但迎面“哗啦”一阵风,可能吹得更清醒了。)

又东风

(分析:又,时光流转,又一年囚徒生活。东风,照应前面的春花,又提携后面的一江春水。万物复苏,季节更迭,时刻在提醒诗人,或者说,他现在对时间、对美的景物特别敏感,毕竟遭遇“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诗人在他的寒冬里,再也走不出来。)

故国 不堪回首

月明中

(分析:分行,断开,我们一眼就看清了句式。在月色下,他不能回望故国。这小小句子,竟然内有乾坤,不能打乱次序,让明月最后浮出水面,一切都好像凝滞在月光中,有光泽但又是清寒的。皓皓明月永存,人间荣衰无常,这是人类的大悲苦,可惜他等不到苏轼的宽慰了。)

雕栏玉砌

应犹在,只是

朱颜改

(分析:想着学生都能说到物是人非,但“应犹在,只是”,故意让它们在一行,更有意思。如果是现代诗歌,会不会继续省略?去掉它们好像也不行,必须保留,保留语气,保留那种怅恨感。此外,雕栏玉砌和朱颜,本是很搭配的意象,很美。但我们细究会发现,雕栏玉砌质感的坚硬,朱颜的“薄”。人们常说“红颜薄命”,那么薄,那么柔软的容颜怎么能抵御坚硬之物呢?心生怅惘啊!)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分析:最后两句,怎么断,都再也断不开了。一定是波涛翻腾,一泻千里,无穷无尽,无边无涯。好吧,再从形式看,如果真的断开,视觉上就觉得这江怎么流得断断续续的,不合理嘛。)

3. 分行可以让诗句翻译避免散文气

在古典诗歌中,我们往往会对一些句子有不同的理解。另一种相反的情况是,我们认定一些句子的翻译是唯一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比如王翰《凉州词》的开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林庚、冯沅君二位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将这句注释为:“欲饮”句,是说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如果是现代诗人,这两句可能就不是两行了:

葡萄美酒

夜光杯

欲饮

琵琶

马上催

这样排列,切断了散文直线性的语言链,将“葡萄”“美酒”“夜光杯”并置,美的事物绚烂呈现,给人琳琅满目的感觉。吴丰强老师认为,将“欲饮”单独成行,突出饮的欲望,同时将这个欲望悬置、冻结,又以琵琶的美妙音乐“烘炙”它,强化这种欲望,然后突然转折,诗意急转直下,从人生盛宴跌落进死亡境域。诗人抓住了人生这个极富包孕性的瞬间,将人生绝对对立冲突的两端——生与死——聚合在一起,造成艺术上大起大落的戏剧性。吴丰强老师在《文字内部的风景》中分析:“当我们解决了这句话的翻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最后两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会感受到交织着的悲剧性和英雄气形成冲击人心的力量。战争是残酷的,死亡是恐怖的,可是醉卧沙场这种有些儿戏有些荒唐的行为消解了严峻的氛围,这个‘卧字的闲散姿势,散发出极强的精神意味。身体倒下去了,精神却在上升。”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看到,分行让我们对诗句的理解超越了散文式的翻译,而走向了诗歌本身。

总之,古典诗歌的现代分行是“文本细读”的一个具体方法,对解读古典诗歌有帮助。蒋勋说:“语言有两个极端化的发展,一个是诗歌,一个是法律条文。后者讲究清晰,忌讳含混、多义,而诗歌恰恰是多义的、朦胧的、复杂的。”后来,在中学语文界,“文本细读”提法流行开来,大家试图通过细读拨开诗歌朦胧的迷雾,或品出“文辞平淡”中的丰腴和华彩。怎么细读古典诗歌呢?我们要求学生读诗歌要落到每一个字上,把每一个字都抚摸一遍,正所谓“字字珠玑”。久而久之,这样的操作多少有些程式化,有逼迫的味道,也有过分解读的嫌疑。关键是——学生盯着每个字看,也还是看不出味道来,更别谈细细梳理曲折幽微的意脉了。学生的情绪受到摧折,学习过程也少了乐趣。

我们认为,文本细读确实是解读古典诗歌的支架,但落到具体操作层面,学生感觉这个东西还是虚的,感觉文本细读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但不是具体的方法。我们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古典诗歌的现代分行”是文本细读的一个好方法,是帮助学生进入诗意、诗境,发现诗心的好工具。

二、以诗解诗

1. 创作现代诗歌,解读古典诗情

古典诗歌教学中,我们会布置一些随文写作任务,比如创作一首现代诗歌,表达你对某一首古诗或作家的理解。学生在改写的过程中,可以从另一个维度重新打量古典诗歌的形式、意象、情感表达的特点。

古典诗歌形式规整,有严格的格律要求,但现代诗歌挣脱了这样的规范,在创作中少了一些镣铐;古典诗歌意象绵密,但现代诗歌意象可以松散;古典诗歌特别强调寓情于景,但现代诗歌可以单纯地凝望景色,单纯地写物。学生可以通过改写比较,进一步体察两种诗歌的样式,这样的学习既有新鲜感,又有趣味性,学生非常喜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具体的操作是,教师先给范例,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然后学生自由创作。

界限——李煜的自白

陈曙兵

一面镜子就这样望着我

我就这样望着镜中的圆月

当春风秋月的叹息

停落在我的肩头

当那座宫殿

永远地关上了大门

当啁啾的鸟鸣

凋落一地的落红

我的心,被时间流放

——在无尽的怅惘之中

2. 创作古典诗歌,注释现代诗意

我们也尝试让学生用古典诗歌的形式重新阐释一首现代诗歌。当学生不得不把形式散乱的现代诗歌压缩在句式整齐的格律里,他们瞬间发现古代的诗人们太伟大了。在重新选择意象、寄寓情感时,学生发现要想写出一首地道的古典诗歌,真的很难做到含蓄蕴藉。诗歌的语言既要表达清楚意思,但又要朦胧,掌握好分寸,很难。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再认为“抠字词”的分析是多余的,因为他们在创作中不断调换合适的词语,常常为一个字的使用搜肠刮肚、费尽心机;不再认为古诗四联的“起承转合”是机械的,因为他们发现,在短小的古诗中,起承转合可以制造诗歌的波澜;他们也不再认为“虚写、通感、想象”等手法或修辞是冰冷而苍白的答题术语,因为他们发现,如果想含蓄又深沉地表达情感,想生动形象地描摹事物,这些艺术手法是自然而然的。诗歌原来这样有趣,诗歌的内部风景竟然如此斑斓。

3. 中国诗歌和西方译诗的互映,打碎散文化理解

在解读诗歌的时候,我们经常陷入散文式翻译的泥淖。这时,不妨看看国外作家的翻译,从他者的视角回望古典诗歌,也许会另有一番风景。目前,中国古典诗歌大量被西方世界翻译,很多现代诗人也非常喜欢中国的作家。有一本书叫《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书中汉学家、作家、翻译家一起翻译了王维的《鹿柴》,其中墨西哥帕斯的翻译很是有趣。

鹿 柴

王 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散文式的翻译: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再看看帕斯的翻译,我们认为他理解了王维。

鹿 柴

[墨西哥]帕斯

在这座山上看不到人,

只有声音,远远地,听见。

树林幽深。西天的光:

照亮青苔,绿,泛起。

我们通过阅读西方优秀作家翻译的作品,再次理解了王维,再次审视“什么是诗歌的语言”。散文式的翻译和理解也很美,但少了诗歌的味道。帕斯的“照亮青苔”,让我们一下子感受到了落日余光的色调;“绿,泛起”,帮助我们打开了感官,余晖下的青苔,涌动的绿,是一片片的水波啊。西方作家的眼光、异质文化的眼光、审美的眼光,帮助我们重新勾勒了王维的月下青苔图。

三、以文解诗

我们一边破除散文式翻译的迷障,一边鼓励学生把诗歌改写成散文,但这种散文必须是“诗化散文”。学生可以在不同文体之间穿梭,利用不同文体的优势,表达情感和观点。在不同文体的碰撞比较中,逐渐理解什么是“古典诗歌”。

在以文解诗的教学环节中,我们提醒学生:第一,要对诗歌的重点词句进行赏析;第二,还原经典场景,合理想象;第三,要把自己读完后的生命感触溶解在文章里。其实,就是把“鉴赏·感悟·升发”合在一篇散文中,但对语言有较高的要求,要典雅秀丽。在表达情感时,也要有诗歌的含蓄蕴藉、余味悠长之感。下面给一个范例: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深情难歌

十年的光阴,是苏轼和妻子的阴阳两隔,是春夏秋冬的思念。“茫茫”,是在時间河流上的迷迷茫茫,是浩渺空间的迷迷茫茫,更是内心的感觉,恍惚苍茫。如何能将妻子忘却呢?纵然时间流走,但思念却沉淀下来了,像一层层的永生花,在苏轼的心里积成一个思念之冢。

“千里孤坟”,“孤”在千里中被放得更大了,苏轼觉得妻子孤单,就这样睡在大地上,特别动人,比直接说自己孤单更让人潸然泪下,这里还有一份丈夫对妻子的体谅,他挂心妻子会孤单寂寞。“孤”是属于两个人的。

苏轼仕途坎坷,若妻子还在,也许能抱怨几句,可现在呢?是“无处话凄凉”,“凄凉”是氛围词,也是感情词,作者将具体的繁杂琐事都用凄凉代替,化实为虚,留白处请后人来填补,令人非常容易共情。“尘满面,鬓如霜”是心酸之辞,这里有奔波之苦,年华逝去之无奈。孔子是不相信鬼神的,庄子又看淡生死,认为人死了,天地为棺椁,日月是璧玉,满天的繁星是装饰,死亡变得那么洒脱浪漫。但是,苏轼仍然期待,不能忘怀现实中的妻子。

夜里,苏轼梦见了妻子,身姿曼妙,黑发如瀑,一个日日相见的家常画面,两个人对视却泪流满面。在苏轼的梦境里,我们看见了他的思念,也看见了妻子对他的爱恋。他们好不容易在梦中相逢,本来可以饮酒赋诗,登高望远,或红袖添香,或品茶闲谈,但为什么是“泪千行”呢?眼泪里有苦苦的等待,有生活的悲辛,还有未言说的伤痛,外人不能理解,苏轼不能说的私语。每一滴眼泪都有故事,千行眼泪,怕真的不知道从哪里说起了。

梦醒来,苏轼心中定是“茫茫”,唯一清晰的是每年月亮最美的时候,他都在痛断心肠。明月照人,我们似乎能看见千年前二人相依相伴的影子,后来就变成苏轼一个人的影子,心头浮上一个成语,形单影只。这首词啊,苏轼写生命的陨落,写自己对亡妻刻骨铭心的思念。动情,动人。

综上所述,学生学习古典诗歌,或许可以站在文学这个大舞台上,借助现代诗歌的力量,借助诗化散文的力量,重新抚摸古典诗歌的眉眼。如果我们能走进诗歌,贴着诗句分析,贴着诗意分析,贴着诗境分析,我们或许能多捕获一些人间情和诗意美。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现代诗歌古典苏轼
从善如流
从现代诗歌的核心要素谈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吟诗赴宴
和谐课堂魅力语文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高中现代诗歌教学略谈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轻古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