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霸凌行为,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挥舞的拳头和狰狞的面孔。可是,霸凌行为真的仅限于此吗?随着“网生代”们的成长,我们一定要关注到:网络霸凌已经悄悄地出现在未成年人的生活之中。
受访专家|雷雳(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心理学博士生导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当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1.6%,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的逐年攀升,意味着青少年群体在学习、娱乐、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各类网络应用。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了解常识、展现自我、交际沟通、休闲娱乐,网络环境已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环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未成年人网络普及率的大大提高,网络霸凌行为渐渐引起了重视。其实,网络霸凌比现实生活中的霸凌更经常发生,因为网络提供了作恶者在霸凌时保持匿名和隐藏的方式,可以免遭反击,所以网络霸凌的发生也更具有隐蔽性。
何为网络霸凌?
网络霸凌的行为并不少见,只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一种行为就是霸凌行为,从而忽视了被霸凌者的心理变化,无法给予及时的保护和帮助。
一般来说,网络霸凌行为包括:发火、使人难堪、假装身份、揭露、哄骗、拒绝和排斥、诋毁、诽谤、网络跟踪。由于网络霸凌的界定不够清晰,成文法应用到网络霸凌上仍有争议,因此,网络霸凌的干预也面临着很多法律挑战,比如对于网络霸凌的界定还缺乏一致的认可,对于施暴者的伤害意图难以确定、缺乏监控、缺乏一般意识,对于该类案件的围绕管辖权的问题也缺乏明确规定,最重要的是对于施暴者实施霸凌行为的担责年龄,尚未明确公布。
网络霸凌因其特殊性,很容易被未成年人忽略。正在经历的他们,也许会情绪低落,也许会手足无措。父母是有责任和义务让孩子意识到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性的。父母要让孩子知道网络霸凌这种情况的存在性,告诉孩子什么样的行为已经属于霸凌行为,我们既不能成为施暴者,更不能在被霸凌时选择默默承受。网络上不全是繁花似锦,也会有一些阴沟暗渠。
网络霸凌是如何伤害未成年人的?
虽然“穿越”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但在网络世界里“穿越”是在时时发生的。在网络的另一边,可能有一只手虽然没有触碰到你,但你却感受到实实在在地被一拳击倒。这相当于一种现实切入,也是一种空间的穿越。有一些网络霸凌行为是孩子身边认识的人带给他的,但很有可能有一些网络霸凌行为,根本都不知道施暴者身在何处,也许是在地球的另一边。所以父母也需要让孩子知道——那些与你素未谋面,对你没有一丝了解的人,也可能会在网络中做出伤害你的事情。虽然你们并没有发生实际的身体接触,但是这种伤害有时甚至会超过现实中的拳打脚踢。因为网络霸凌更是无缘无故,发生得更随意,而且互联网是存档可查的,网络上的帖子、照片,都可能被时不时地翻出来,是一颗“不定时炸弹”,这对于未成年受害者来说,心理负担是非常重的,甚至可能伴随他的成长很久。这种负面的影响虽然没有给孩子造成直接的身体伤害,但它具有的网络传播特性的延续性和扩散性,可能对孩子的心理伤害比现实中的霸凌还要严重。
拒绝网络霸凌,父母和孩子应该怎么做?
未成年人的网络霸凌现象,究其根本,是未成年人及其父母的网络素养不足。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孩子被霸凌了,为什么父母还需要承担责任?道理很简单,被网络霸凌而出现问题的孩子往往与父母缺乏有效的沟通,孩子也对父母缺乏基本的信任,父母也对孩子的网络使用缺乏有效的监控。当然,鉴于网络霸凌的隐蔽性,父母可能很难及时发现孩子正在遭受网络霸凌的情况,但是非常关注孩子的父母,可能会通过孩子在情绪、行为上一些细微的变化,及时察觉到孩子需要帮助而给进行及时的干预。而那些忽视孩子的父母,可能会导致孩子在面对网络霸凌时手足无措,等到被发现时,已经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
另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网络上的很多行为是从父母那里效仿而来的,就如同现实中的行为模仿一樣,如果父母经常在网络上随意发布有攻击性的言论,随意恶评他人,或者总是做出故意使人难堪等行为,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
鉴于此,父母和孩子都应该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这也同样是孩子在21世纪必须掌握的数字技能,共包含两个方面,核心数字技能和背景数字技能。
最后一点重要提醒:父母自身别成为对孩子的“霸凌者”。
当提及网络霸凌时,大家的脑海里是不是都指向了可以自主使用手机进行社交的未成年人?其实,受到网络霸凌侵害的未成年人,并不都是那些拥有手机的孩子。
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这样的事情也许曾经或正在发生在一些父母身上。
一个5岁的小朋友,某一天摔掉了一颗门牙,而他的父亲在第一时间并没有去关心孩子,而是举起了手机拍下来了孩子痛哭流涕、牙齿血肉模糊的照片。孩子就医之后已无大碍,而年轻的爸爸又拿起手机,将刚才那张“搞笑”的照片配上了文字,发到了社交网站上。可是,能看到这张照片的人,并不都是亲人,还有一部分是孩子同学的父母,这些父母很自然地就将照片和文字给自己的孩子看了。第二天,这位本来就遭受着门牙受伤痛苦的小朋友到了幼儿园,被几个同学起了外号,对于他被摔掉门牙的糗事了如指掌。可这个孩子刚刚5岁,他并不清楚这样的行为是霸凌,这份委屈和痛苦只能自己默默承担……
这个故事结束了,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还有太多太多。所以,我呼吁父母首先要提升自己的网络素养,为孩子做出健康使用网络的榜样,也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认识到网络霸凌行为的存在,自己不要成为施暴者,更加不能隐忍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