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秀
“数与形”相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它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个重要的思维方法。基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数形结合思想在五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这种思想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以形助数,感受形的直观
在整个小学阶段,每个年级段的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都是一个知识难点。很多老师都觉得数学广角的教学像是在上奥数课,题目繁杂抽象,学生看到题目就一头雾水,无从入手。例如六年级“数与形”这一节课的例题1教学,1+3+5+7+9等于几?一般教学按等差数列的规律进行教学,并没有利用好形的直观性。如果运用找规律进行教学,优生会很快记住方法,但学习困难的学生就难以理解和掌握,只能死记硬背规律。如何去教和讲解这类题,让学生轻而易举的掌握其中的方法可以这样:首先出示一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想,如果要在这个正方形的基础上变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至少加几个小正方形。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摆第二幅图形进行观察,说说这幅图可以用一个什么数或者算式表示。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4、2×2、2+2或者1+3。接着出示第三幅图,让学生在第二幅图的基础上动手摆一摆,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在第一和第二幅图的基础上,学生很快会悟出图形中的奥妙,从图形中发现了小正方体的变化规律,并感受到图形中蕴含着数。这样教学即激发了学生的多向思维,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形的直观性。接着再出示1+3+5+7这道算式,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个数列,你想到了什么?算式中的1、3、5、7数字代表着正方形中那个部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中有形的抽象过渡。像上面这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很好地感受到形的优点,也在形的直观中找到数列的解决方法。
二、以数解形,体会数的简便
小学数学教学中,无论是研究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还是关系,都需要定性描述,但又离不开数量的刻画。
如长方体体积的教学,我先让学生先观察两位同学所占空间的小,比较谁的体积大。一位同学是又矮又胖,另一位同学是又高又瘦,孩子们胡乱猜测,经过一番讨论,没有最终结果。有一位孩子说,有些图形不能只靠眼看,还要经过精密的计算才能得出结论。学生通过数格子的方法,经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后,知道了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等于长×宽×高。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后,我让学生再观察一下,两堆高矮长宽不一样的两堆钢管,说说那一堆的体积大。这一次学生学精了,直接去数数,看看那堆钢管谁的根数多,谁的体积就最大,这就是数能让形更入微的结果。
三、数形相互融合,促进高年级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生活或学习中,培养学生有条理,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五年级下册《打电话》这节内容,老师要在最快时间内通知15名学生要求学生用画图的形式呈现,了解如何打电话能最快通知到学生。特别是强台风暴雨的时候,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打电话通知到其他学生,在最少的时间内做最多的事情,这是对学生的挑战,也是将生活中的原形问题数学化。
学生将规律和方法不断内化为活动经验,在反思提炼的基础上,就会轻而易举地计算出5分钟能通知多少人,当人数不断增大时,又应该怎样画图呢?在这部分教学中,绝大部分学生采用了计算来进行解答,如果用画图方法得出结果时也不会画漏。这正是采用数形结合相结合学习的有效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
責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