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自主游戏中的数学世界

2021-11-30 18:29王晓芳
教育家 2021年46期
关键词:积木小班物体

王晓芳

数学是培养和锻炼思维能力的基础课,但由于抽象性、逻辑性比较强,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幼儿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甚至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生活教育理论,将其与自主游戏结合,让幼兒亲近数学,提升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为此,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实验幼儿园展开了实践。

//  在自主游戏中激发探索兴趣  //

游戏材料多样化。数学是作用于事物的,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实物操作材料,让幼儿手脑并用、全神贯注地操作材料,才能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在自主游戏中,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操作材料:幼儿园自制的数学棋谱、大转盘、拼图;幼儿自制的纸棒、纸球;师幼共同收集的废旧物品和自然物,如石子、瓶盖、植物种子等。这些材料能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调动他们的感官,让他们在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中发展思维能力。

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帮助幼儿构建数学概念。例如,为了实现“让小班幼儿认识各种形状、知道什么形状的物体可以滚动”的教育目标,在自主游戏时,教师可以抓住幼儿喜欢将物体滚一滚、玩一玩的特点,准备丰富的游戏材料,如圆柱体积木、乒乓球,圆形茶叶盒及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积木。当幼儿拿起物品在地上滚动时,教师抛出问题“什么样的物体才能滚动”,让幼儿通过实践得出结论“圆形物品能滚动”,还可以鼓励幼儿探索非圆形物体滚动的可能性。幼儿在实验中找答案,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让幼儿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在自主游戏中,幼儿会按自己的喜好和学习方式选择游戏并展开实践探索。小班幼儿处于数学启蒙阶段,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认知经验、小班数学教育的目标来投放材料,材料的适宜性将直接影响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师也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有层次地投放游戏材料,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发展需要,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喜欢上数学。

//  让数学充满生活气息  //

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来源于生活。自主游戏中,幼儿无时无刻不在与数学打交道,教师需要具备引导幼儿发现、学习和运用数学的能力。例如,在自主游戏中让幼儿认识方位。几位小朋友在操场帐篷周围玩躲猫猫,教师可以加入游戏,扮演猫妈妈,让幼儿扮演猫宝宝并躲起来。他们分别躲在帐篷里、帐篷外、滑梯下、大树旁,教师可以把他们一一找出来,让他们说出藏身的地点。为了让幼儿学会使用方位词,教师可以重复游戏直至幼儿掌握。在充满生活气息的自主游戏中,幼儿掌握了数学概念,也获得了社会性发展。

幼儿生活“数学化”。数学应用是数学知识的归宿。幼儿生活“数学化”,就是让幼儿应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最大限度地拓展数学学习的空间、时间,激发学习兴趣,并通过具体事例做到生活化与数学化的结合。自主搭建游戏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涵盖了数、量、形、空间、方位等知识。幼儿在搭建过程中,会根据已有生活经验来选择大小、粗细、长短不一的积木,还要对材料的“量”有进一步的理解;在收拾材料环节,根据形状、长短、厚薄等分类摆放。这都是运用数学促进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

为了提升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为他们提供丰富且适合的材料,支持他们进行有生活气息的自主游戏活动,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张妍琳

猜你喜欢
积木小班物体
堆积木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有趣的积木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
玩积木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力”常考易错点扫描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