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佳
一些班主任活得很累,除了身体上的累,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累,即心累。为什么班主任如此心力交瘁,却收效甚微,我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是班主任自身对人性和学生心理特点的认识不足。而《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作者,正是因为对人性以及学生心理的了如指掌,才做到了“四两拨千斤”。下面,我便结合自己一些亲身实践,来探究如何将心理效应运动到班级管理中。
一、借鉴“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满足学生心理自主的需要
不得不承认,班级管理中有这样的一种现象:有些班主任实行强制管理时,学生虽再表面上无法反对,但在实际行动上不支持、不配合。
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见到这种现象:父母的干涉非但不能减弱恋人之间的爱情,反而使感情得到加强:父母反对的越强烈,恋人们相爱就越深,这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正如恋人们渴望自主的爱情,学生们则渴望自由与快乐。学生不愿意做班主任控制的“傀儡”,一旦学生的这种需要得到扼杀,便会产生抗拒心理。如果我们粗暴地强制学生不准讲话、不准打闹、不准吃零食、不准看闲书,只会适得其反——他们虽不敢公然挑战班主任的权威,但一旦处于班主任的监管之外,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就拿我班来说,我曾为了班级卫生的整洁,下过禁止学生在教室以及走廊吃零食的禁令,最开始我盯得比较紧,学生迫于这种高压,一直都小心翼翼,保持了一段时间。过了不久,松懈了一些,学生来我这里打小报告的声音便不绝于耳。后来一想,学生爱吃零食,那是天性,只要稍加引导,让其自配一个垃圾袋,或者发现乱丢垃圾的就取消他在教室吃东西的权利,这样在达到班级衛生整洁效果的同时,也维护了学生的自身需要。
如果我们深谙“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尊重学生、依靠学生、相信学生、才能达到师生成长的双赢境界。
二、借用“自己人效应”——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共通之处
班主任虽说只是一个管着几十个学生的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是需要树立权威,但权威如果不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学生很难对班主任心服口服。与之相反,如果你能够积极利用“自己人效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积极寻找自己与学生的共通之处。
只要我们忘记自己是班主任和管理者,做学生的听众、参谋、探索中的同伴,成长中的服务员,也就是要求我们变成学生的“自己人”,唯有此,学生才会心甘情愿地配合你的工作。
三、运用 “霍桑效应”——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重在参与”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句口号,但如果“参与”没有得到他人的重视,我想就不会再有人愿意参与。正如学生响应你的号召,辛辛苦苦为你做事,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却得不到你丝毫认可,或者只是在表现优异的时候才能够得到表扬。绝大部分学生也都不愿意再拿自己的热脸去贴老师的冷屁股,因为他们只有参与行为,没有参与感。而“霍桑效应”的核心观念就是保护他人的参与感,正所谓关注就是力量。
四、巧用“鲶鱼效应”——给学生设置适当的竞争对手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但沙丁鱼却极容易死亡。聪明的渔民便将沙丁鱼的天敌——鲶鱼与沙丁鱼一同放到运鱼舱里。本来不爱动的沙丁鱼发现了异己分子,自然紧张,四处逃窜,把整槽鱼扰得七上八下的,结果便使水不断波动,从而造成氧气充分,如此,虽有少部分沙丁鱼被鲶鱼吃掉,但绝大部分沙丁鱼却得以存活,被新鲜地送到了挪威人的口中。这便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因此做班主任的在班级管理中,要学会给学生设置适当的竞争对手,这些对手会成为促使他们成长的鲶鱼。正如魏书生所说,当学生每天都忙于和别人竞争的时候,他哪里还有时间去想调皮捣蛋的事情。
五、利用 “登门槛效应”——建立学生学习的自我激励程序
何为“登门槛效应”?登门槛效应是指当个体先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就像让别人登上门槛就可能进入室内一样。
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也能这样操作,对于那些“问题孩子”、“后进生”,你不能一下子要求他们有多大的进步,也不能给他们设定太高的目标,而是要采用目标分解法,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为他们设计“跳一跳,够得到”的可接受目标,一旦他们够到了初级目标,给予他们相应的认可,甚至夸大鼓励也无妨,这样他们才会有信心完成下一个目标,直至最终目标。
其实,《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一书里,还隐藏着许多心理效应的无形运用,比如“留面子效应”、“名人效应”、“最后通牒效应”、“边际递减效应”等等。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书中表面上的“偷懒”实际上要求着我们,要花更多的功夫去研究学生,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如此才能让班级管理更轻松。
点评:新时期的学生,他们更喜欢的是能和他们实现心灵相通的教师,而不仅仅是一位教学的能手。做为教师,我更需要一颗“慧心”,能及时觉察到学生思想或情感上的变化,用自己的智慧和人生阅历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对其进行认识的感召。只有这样,才能和学生实现灵魂与灵魂的对话,人格与人格的影响,从而建立起“革命式”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