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青
(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福建 莆田 351117)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学习具有一定难度,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因而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既要有比较系统的专业理论,也要有可操作性的专业知识。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会计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会计技能。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会计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在中职会计资源共享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等层面[1]。但从现阶段中职学校开设的《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内容来看,还普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新的知识,如会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财税等。而传统教学内容没有没有及时更新,跟不上“互联网+”会计的要求。财务会计课程内容设计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关注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对课堂时间的把控,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精准筛选解读。对相关的教学案例和资料的收集上缺乏典型性。当前财务会计教材从2007 年第五版到2019 年第十版,教材中的资料和案例内容缺少更新,只是在税率变化时做了微调。这些案例,与当前企业实际的会计工作往往有所出入,通过对这些案例和资料的分析不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会计专业知识。课程内容缺乏实践内容,导致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只注重理论,不注重实践,不能起到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对于财务会计的学习,很多教材内容上的知识都是借鉴了国外很多相似教材的内容,在对相关财务问题的处理上也是参照国际准则以及西方国家的处理要求。近几年随着我国会计准则改革和实践不断深入,尤其是在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趋同的新会计准则颁布的情况下,中职会计教材内容进行了一定的修订。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业务+财务、RPA+会计、大数据+会计、移动互联+会计、云计算+会计以及区块链+会计的兴起,要求会计人员应掌握会计信息处理能力。在实际的教学内容上还不能及时更新,学生也无法及时了解所学专业的最新知识。
现阶段中职企业财务会计的课程内容还存在很多结构设计不合理的现象。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各章节是按会计要素展开讲解,一方面导致一项经济业务涉及多个章节,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重复现象,如供、产、销三大过程的财务处理进行多次循环的讲解,浪费教学时间,加剧了课时有限与教学内容无限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凝练度高的内容又散落在各个章节,不利于集中比较。与基础会计按业务流程来安排内容有较大区别。学生学习了基础会计,对业务流程有一定的了解,而财务会计课程内容以另一方式安排,让学生感觉比较陌生。同时,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基础会计的课程内容大得多。学生感觉难度较大,在开始学习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时,往往会出现学习瓶颈,失去学习信心。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职学校开始改变教学目标,更新教学方法、模式,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性会计人才,切实做好课程改革与完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教学的实效性[2]。
目前使用的是企业财务会计第十版,但教材案例还是沿用2007 年第五版的案例,只是在税率方面做相应调整。案例比较陈旧不具典型性,与当前企业实际工作不相符。部分教师还是用多年以前自编的案例对相关会计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财务会计教学内容的滞后。
首先,根据实际工作更新课程案例,并在案例中加入相应的原始单据,做到更加直观,通俗易懂。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借助微信、QQ、网络等现代化工具查询相关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并与当地企业取得联系,尽可能地将实际的会计经营活动中产生的业务引入课堂教学,从而不断丰富课堂会计教学内容。
其次,要从教学内容配比方面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在每一节对应的应用性理论知识后面都要安排对应的实践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财务会计理论知识以后,能够从实践中巩固应用理论知识,发现自身在理论学习中的不足,丰富自身“边做边学、边学边做”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拓宽实践阵地,将学生带到当前企业的工作场所中,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能够感知当前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对相关财务会计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并能够强化自身相关计算机软件和网络系统对会计业务进行处理的能力。进而不断通过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把“互联网+”平台接入企业,企业可以把岗位的任务分配给学生,让学生实现真实岗位任务的实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为后续学习会计实务打下良好基础。
最后,为落实国务院发布的“职教二十条”提出1+X 证书制度,要求2019 级财经类学生参加1+X 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笔者认为,应在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结合互联网技术发展增加智能财税相关知识,包括资金管理、纳税申报、税务管理等内容。特别是作为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中的主体税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核算和申报尤其应该引起重视。不但应增加理论知识,还应增加纳税实务,让学生熟悉纳税申报流程。至于资金管理内容可以包括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即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等。对于职业中专学生,资金管理内容难度大,应增加一些与考证相关的基础知识,以提高考证过关率。此外,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会计知识网络竞赛,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多数学生反映财务会计教学内容难度大,容量多,难以掌握。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多年的会计教学实践,笔者对财务会计课程的结构进行调整如下:
通过调整,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与经济业务相结合,教师可以按章节设置为一个独立的学习包,其中包括教案、课件、微课、教学视频及作业等。运用超星的班班通、学习通、九九网智等学习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的教学,利用手机端让学生课后学习,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笔者运用调整后的教学内容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实践,脉络清晰,学生能较好掌握,提高了教学质量。
众所周知,《企业会计准则》《税法》等会计法律法规在不断进行更新。自2014 年以来,《会计准则》变化较大,如,2014 年3 月13 日,财政部财会(2014)14 号修定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 号——长期股权投资》,自2014 年7 月1 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2017 年3 月31 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 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 号——套期会计》等三项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2019 年3 月2 日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部署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对税率进行整体调整;2019 年5 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等会计准则法律法规。
根据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内容,笔者认为,对于其中所包含的存货、职工薪酬、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收入等应与中职会计内容进行明确的对应,并以新会计准则的具体要求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做到与时俱进。并运用互联网+背景下的翻转课堂、慕课帮助学生将过于抽象的重难点知识转换为学生能够接收和理解的知识,并引导学生掌握和理解某项准则的基本思路,充分发挥“师父引进门,修行靠个人”的作用[3]。将新会计准则内容引入具体的课程内容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明白准则规定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实际的运用。对于难度较大的内容,如涉及非货币性交换、债务重组、金融工具、合并报表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和掌握。对于课程内容,教师要凌驾于教材和新会计准则内容之上,有的放矢地组织教材内容。
税率调整对课程内容的变化也应做到与时俱进。例如,对于购建不动产的增值税会计处理,2016年第15 号办法规定一般纳税人从2016 年5 月1 日后取得的不动产进项税按2 年进行抵扣,第一年按60%抵扣、第二年按40%抵扣。而2019 年4 月1 日起,纳税人取得不动产按一次性抵扣不再分两抵扣。还有增值率从17%调为16%再到13%等。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相关内容应做相应调整,让学生学习到最新的知识。
此外,我国“互联网+”会计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财务会计的工作形式和职能范围也在不断发生改变。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账务处理能力,还应学会运用现代化技术处理会计信息。因此,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应增加有关智能会计、RPA 等新兴财务会计知识,使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紧跟会计行业发展。
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教师更应抓住这次机遇,不断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实用性以及完整性,促使其形成一套完整的会计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在掌握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也能养成不断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这对于推动整个中职会计教学的高效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