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钧芩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2012 年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立德树人”在党的十八大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对“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教育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深化。而思政课在高职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的理论直接来源于我们多年的革命、建设、改革的深入尝试,所以,这些理论有着丰富特色的应时性和实践性。
而且实践教学的开展难度大,受制因素多。但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求迫使高职院校应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契合新时代思政教育发展要求的实践教学模式,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立德树人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决定了思政理论教学应向实践教学方向发展,实践教学是时代发展对思政理论教学变革提出的新要求,同时思政理论教学不能满足新时期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促使实践教学奋力发展,以弥补思政理论教学的不足,二者同向同行,共同致力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思想性,倡导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教育之本在于树人,树人之要在于立德。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立德树人,既要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职院校由于生源特性、专业结构、学习经历等分布不均,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开展思政实践教学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结合教学内容分层次、分专业开展实践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根植于学生所学专业领域之中。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思政理论实践教学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并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这个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实践教学内容,根据各地实际,把特色资源挖掘出来,形成针对性强、本土性特色浓厚、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为教学所用,要在结合思政课独有的社会性特点,构建一套有思政特色、地方特性的思政实践教学体系。
1.各地浓郁悠久的人文历史环境可成为思政实践教学补充
2.各地璀璨艰苦的革命斗争历史可成为思政实践教学资源
3.各地独特的产业集群和改革开放成就可成为思政实践教学现实案例
为了使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实现育人目标,还是要精心打磨实践教学内容和设计实践形式,让思政实践教学更加多样性,从而达到时效性。通过构建校园、课堂、网络、社会实践组成的协同机制,构建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的实践教育教学工作格局。
学习和研究立德树人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科学内涵、理论渊源、时代背景。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因此,思政教育学是实践教学立德树人最基本的依据。
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精心组织,科学设计,打造由“校外社会实践项目、课堂实践、校内课外、网络实践”四个不同体验、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课程,组成的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从而更好地提升思政课程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具体如下:
1.立足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合理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
提炼分析和挖掘现有的实践教学,结合课程、学生实际进行内容创新,深入挖掘新时代建设过程中的题材,整合优化实践教学资源,把“红色教育”“现实教育”高度整合,丰富思政实践教学的内容。并且把学生以二级学院及专业进行分类,结合各自学院专业教学内容,开展针对性强的实践教学。通过将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学习活动相结合,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内化思政理论课的知识价值体系的同时提高职业综合素养,延伸学生实践渠道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二者同向同行。
2.着重设计“立德树人”的主题教学活动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进一步明确政立德树人的主题。形成主题鲜明的,形式多样的,以时代精神、国情和党史、民族精神、政策与形势、学生创新创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等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不同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在不同情境完成,主要有宣讲活动、真相探究、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纠风行动、学工活动、传承文明、植树活动、科普活动等。营造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不同的教学情境,始终保持学生不同的体验,不断提高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教书育人水平。同时提升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时效性,为实现立德树人提供支撑。
思政实践教学的开展以马列主义为理论底色,以立德树人为视域维度,以“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基于思政课程建设与改革,并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培养内容(教学内容)、培养方法(具体形式)、培养评价(评价标准)四个层面入手,建立并完善独具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高校学生思想进行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教学可以作为知行统一、寓教于“行”新的教学管理组织结构形式。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将运用哲学、教育学、行为学、德育学、心理学以及行为学等多学科原理,结合实践教学的生动实践课,让大学生更多的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接触社会,能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真正实现思政课的四进。
并因实而势,充分发挥各个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归纳总结出思政课实践教学在立德树人中的特殊作用及重大意义。
确立立德树人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标模式、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营造思政实践教学的良好环境、形成实践教学立德树人的多方合力和健全实践教学立德树人的评价体系,并将其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从行为制定、课程目标的编写。
1.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与“学”的意识,增强实效性
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有了对应的发展,但从整体来看,离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由于实践教学认识不充分,重视不够,导致实践教学在实际运用中缺少规划和支持,也相应的制约了实践教学,教学效果也难发挥。因此,学院管理层面和思政教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教学行动上加大投入,认真设计,全力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去,上下一致大力推行,推进实践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将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各学校“三全育人”的教育体系当中,优先发展。同时积极创新教学体系,探索符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课程实际的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校园—社会—网络”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协调机制,整合多方力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始终充满立德树人的活力。
2.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主题,避免止形成大于内容
实践教学要突出主体,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书育人工作的首要目标,居于当前新时代建设的社会现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进一步明确政治方向,强化立德树人的主题。形成主题鲜明的,形式多样的,以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国情和党史、政策和形势、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营造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不同的教学情境,始终保持学生不同的体验,不断提升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服务育人水平,夯实学生发展成才的思想基础,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
实践教学形式要丰富,要把参观、体验、调研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实践教学尤其要注重互动交流,让思想在碰撞中产生火花,提升升华。科学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让思政实践教学发挥出最大效能。
3.加强思政实践教学过程管理,规范制度
思政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因素,是思政理论课教学的补充与拓展,用制度规范各教学环节。
(1)充分做好实践课前的组织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越充分,越便于实践教学课的开展,做好各种预案,发动学生干部,参与到课前准备中来,事无巨细,要求面面俱到。细致的准备,能极大地提高实践教学的时效性。
(2)加强实践教学实施过程的引导与监督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标准化课程指导,健全规章制度,相关内容的落实,对学生严格的指导和针对性的培训,使学生熟悉各个环节内容,这是必要保证,教师要加强各环节的监督与指导,提升责任心,把每项制度落到实处,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3)课后做好实践总结
课后总结非常重要,老师和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课后总结举一反三,找出亮点,继续发扬,查漏补缺,下次弥补,更能明确方向。同时还能融洽师生关系,帮助师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学观。达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
(4)加强过程考核和注重实践教学形式
实践教学的过程考核非常重要,由于实践教学的特殊性,甚至在一些教学环节的考核要重过程,轻结果,当然,教学形式就显得很重要了,设计好对应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这对提升整个教学的时效性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