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祖富
(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重庆 400000)
在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之中,教师与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之中深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深化学生的心理教育。因而,本文对于从学校教育探索对中职生自信心保护的实践路径产生了以下见解:
提升中职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学生层面,各个中职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体现时代特征,合理运用在心理健康课程仿真系统之中,通过游戏闯关模式使心理健康课程变得生动、有趣;从教师层面,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每位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学生。
素质教育的推动下,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迅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伴随着家庭、学校、社会带给学生的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困扰。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使其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十分关注,并从各个方面完善学校的心理体系建设,致力于为学生营造一个温“心”的学校环境。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自信心,更有利于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各个教师从认识心理问题出发,逐步深入到解决心理问题,最后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心理问题、重视心理问题。不仅丰富了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在促进学生增强心理素质,培养健康心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展示了我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常规性工作。
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教师运用心理学理论,结合社会实践,深入浅出地阐述一个个心理现象,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现实深度。教师结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分析了中职学生的种种心理现象,条分缕析,层层解剖,直抵源头,找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解决心理问题的路径和方法,调节心理健康的要领和技巧,是疏通心结的“操作要领”和“指路明灯”,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教师在讲授中还采用提问、举手、随机调查等方式,增强了讲座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开展实践活动时,教师一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提升教师六个方面的能力。要把神兽归笼改为小溪归大海,以拥抱的姿态迎接学生到校步入正常轨道,着力提升胜任能力、抗压能力、自信能力、人缘能力、品格能力,彰显良好师德师范,培养教育学生增强自信心、弘扬正能量。二要善于解决心理问题,多渠道、多样化开展辅导、疏导,尽快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引导学生加快融入学校整体教育教学环境,不断培育和提升全校学生的“归属感、尊重感、幸福感、快乐感、安全感”,持续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教学氛围。三要了解学生的具体问题,全面排查、摸清情况,各位辅导员认真排查所在班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学生家长保持顺畅沟通,目前要适当组织学生参加思想道德、体育、心理等方面活动,做好跟踪和干预。四要建立校园心理干预机制,组建心理健康辅导小组,明确校领导和相关负责人及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调动和整合现有资源,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撰写感想、课堂分享会等形式,促进全校师生身心健康,让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溢满校园。五要守住两个防线,一是心理健康的防线,二是千万不能出事的防线,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必胜信念,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各方面工作,推动建设人民满意职业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教师以《藏在书包里的玫瑰》为主题讲授了一堂心理健康课,以教材为蓝本,结合平常的问卷调查统计,以“薇薇的故事”为话题,和学生一起打开爱情与性心理教育的“神秘之门”,教育引导学生正视青春期的性冲动、理性应对青春期的异性交往,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爱情观,形成健康向上的性心理,深入培育学生的自信心;教师以《营造和谐关系,开创出彩人生》为主题,以热身游戏开场,通过“乌龟与乌鸦的故事”角色扮演,分享交流、自我评价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体验中,感悟解决日常人际交往中的冲突与矛盾的正确方式与方法,并运用焦点解决的理念,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用于解决问题的潜能,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教师可以从近几年来我国学生与心理因素有关的自我伤害情况分析入手,围绕“什么时候是中小学生自我伤害的高发期?”“什么样的学生更可能出现自我伤害?”“如何尽早发现有心理安全危机的学生?”“如果发现了心理安全危机的学生,教师应该如何处理?”等四大问题,结合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心得和案例分析,分析问题特征、产生原因,并分别从学校、班级、教师等视角讲解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工作策略,将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融入具体案例分析中。教师以此论坛为契机,运用专家指导,结合学校实际,注重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创造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创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新局,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谨性,用爱温暖学生心灵,点亮心灯,赋能成长,让每一个学生自信出彩,培育学生的自信心。
我校心理健康咨询室的教师深入调查学生心理状况,并根据我校学生的年龄、年级和专业等特点,采取不同主题分批次讲授的形式开展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对中职生开展以“生涯起航,我的人生我规划”为主题的讲座。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从“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等几个方面为学生深入讲解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生涯规划知识,科学地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为之付诸行动,鼓励学生“不负青春,认识自我;规划未来,努力前行”。对普职互通班开展以“树立信心·迎接挑战”为主题的讲座。通过有趣的计算题引出“心态”,带领学生共同体验“拥有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并加深对“心态”的理解,深入分析学生面临的挑战与压力,通过名人案例引出学生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传授给学生实用的应对方法,鼓励学生学习名人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发挥自身潜能,合理定位自己所处的位置,正确调适自身情绪,调整心态,沿着目标继续前进。
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讲座。“5·25”是“我爱我”的谐音,意在要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乐观自信。为营造校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开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了第一届“关爱心灵,阳光成长”游园活动。活动包括“限时书写挑战100”“正话反说”“爱心天使”墙等心理学知识相关活动和“吹气球”“放飞梦想”“抢凳子”等调节情绪压力活动两个方面的内容,充分发挥各班心理委员的作用,提高学生心理委员的服务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成功开展,加强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让学生释放压力,也懂得“我爱我”的真谛。
心理教师从讲解“别人家的学生”入手,引导学生认识自我,通过写出“20 个我是什么样的人”进行自我评价;然后,主题活动“送你一朵小红花”通过于己于人赠花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会肯定自己;最后,学校心理辅导专家给出每个班级的社会活动性评价。心理教师结合“乔哈里窗”自我概念理论鼓励学生辩证地看待自身的优缺点,肯定自己的“公开区”,发展自己的“盲点区”,善待自己的“隐藏区”,找到自己的“潜能区”。
基于中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视域之下,教师要用积极接纳、主动适应、自我成就进行自我心理健康维护,培养积极情绪,感受作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更好地引导性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培育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组织开展了《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现与干预》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主任教师以“让每个人成为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导入培训主题,然后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与实践等四个方面,向我们详细阐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行方案:一是加强源头管理,全方位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二是加强过程管理,提升及早发现能力和日常咨询辅导水平。三是加强结果管理,提高心理危机事件干预处置能力。四是加强保障管理,加大综合支撑力度。教师还介绍了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并结合典型案例,引导参加培训教师明确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并学习了心理问题(精神问题)的梯级划分、心理异常诊断分类、常形心理冲突与变形心理冲突的辨识等专业性极强的心理知识,给出了判断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程度的参照因素,以帮助参会教师在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及时判断,防患于未然。教师指导参会教师如何从学生的家庭关系、学校环境、教师与学生关系、近期生活事件等方面发现心理异常学生,挖掘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积极因素,真诚去理解接纳学生,倾听学生,帮助学生了解压力的早期预警信号,正确认识压力、释放压力,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合理的认知思维能力,从而预防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教师要认真思考、消化学习内容,并熟练运用于学生教育教学之中,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培育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主任教师就心理健康标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如何识别抑郁症和强迫症三个方面进行专业讲解,给教师普及了心理学基础知识内容,让教师能够区分正常和异常,能够识别健康和非健康,能够对有心理困惑的学生给予教育和引导,班主任教师不仅需要关注个别学生的异常行为,在发现学生异常时积极寻求帮助,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尽量减少或者杜绝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发生,从而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而且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过程中要注意保密原则、不给学生贴标签等。虽然班主任不是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但可以用适合的方式,尽心尽力关爱学生,陪伴他们成长。
通过实践教研,班主任学习到了更多更专业的心理知识,对学生心理状态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为日后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学校心理建设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视域之下,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培育学生的自信心,通过了解学生心理动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心理学角度,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与发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踊跃发言,懂得了心态调节的必要性,心态调节的方法,如缓解焦虑,保持乐观与自信;换个角度看问题等。青少年的心理危机不能简单归因为不热爱生命,很多时候,引起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源头,是慢性的负性生活事件的叠加。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危机,我们宁可过度反应,也不可以掉以轻心,在教育实践中努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