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是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基*

2021-11-30 04:15木拉提黑尼亚提
关键词:精神家园中华文化中华民族

木拉提·黑尼亚提

(新疆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83001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从长远和根本上,就是要增强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要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我国各民族团结和和睦的根与魂①参见人民日报评论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0日,第1版。。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创造、传承的文化,同时也是维系我国民族大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融入新疆各民族的血液、骨髓和灵魂,锻造了坚如磐石的“中国根”和中国魂”,成为新疆各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和强大精神力量。凝聚各民族共识和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认同,对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集聚力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多维视角,较为系统阐释了新疆各民族在历史文化发展演变中形成的中华文化认同传统奠定了新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根基,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是新疆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保证,文化认同是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键。

一、悠久的中华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

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由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56个民族所创造的,各民族通过在自己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独特文化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添砖加瓦,增添新鲜血液,通过把自己优秀传统文化,在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过程中融入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基本内核之中,形成了我国各民族共同认同的伟大民族精神并成为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牢固纽带。

(一)各民族共同开拓和书写的辽阔疆域与悠久历史,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本物质基础和历史认同传统

繁衍生息在我国大地中的各民族在数千年历史演进中通过不断的文化交流与借鉴,在制度和文化心态等方面各民族形成了较高的一致性。

1.各民族共同缔造的辽阔疆域奠定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物质基础。中华民族是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繁衍发展与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实体,费孝通先生指出,作为一个自觉民族实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是在近百年来我国各民族共同抗击西方列强的斗争中形成的。但是,作为历史上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和演变中形成的。①参见万明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使命》,《西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第8页。作为历史悠久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从秦汉开始历经了三国、两晋及南北朝的民族迁徙与交融,到隋唐时期国家再次实现了统一,经济社会发展空前繁荣和进步。其后,统一的局面虽被五代十国的裂变而打破,但经历了辽宋夏金的历史演变和民族间不断整合,特别是元明清几个历史发展阶段确立并形成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秦代时期就设置了南海郡和桂林郡管理广大的岭南地区,汉代在新疆通过设立西域都护府进行统辖,唐代边疆经略则是创设了800多个羁縻州府,元代在管理西藏上设立了宣政院,明代和清代通过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实施改土归流,“历朝历代的各族人民都对今日中国疆域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1]。我国各民族间在历史上虽然有过竞争,甚至也有过冲突,但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繁衍共处、命运与共是中国五千年历史发展的见证。各民族消长有其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各民族在历史演变中始终是交往交流与借鉴吸收,始终是守望相助与共存共荣,这是我国各民族发展的主流。历经我国各民族数千年的共同守护和建设,作为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中华大地成为了我们构筑中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本物质基础。②参见丹珠昂奔《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民族论坛》,2015年第8期,第22页。

2.源远流长的“大一统”传统奠定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大一统”即“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是指文化和地域的统一。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就逐渐形成。特别是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对开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产生了重要意义。此后,无论是哪个少数民族,他们在入主中原后都把统一天下作为己任并以中华文化正统而自居。“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华正统;对峙如宋辽夏金,都被称为‘桃花石’;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更是‘六合同风,九州共贯’。”[1]我国古代“大一统”思想萌芽于先秦,形成于西汉武帝,隋唐两朝是积极的实践者,地处边疆尤其是游牧民族的继承和发展则使其成为了缔造多民族国家的积极主导者。而兴起于东北地区的清王朝则更加继承和发展了“大一统”思想,对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③参见李元晖、李大龙《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与实践》,《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第49页。纵观五千多年中国史,无论是疆域领土层面,还是民心和制度层面,中国的历史演变中始终体现着“大一统”思想传统。《诗经》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④参见《毛诗注疏》卷十三《小雅·谷风之什·北山》,载[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63页。是我国古代各民族地理观念上“大一统”思想的最生动的体现。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郡县制为基础的,由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建立起的中央集权制多民族大一统封建王朝,这种政治建构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我国封建王朝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基本政治格局。公元前202年,历经“楚汉之争”后汉高祖刘邦再次建立汉朝这个统一的、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封建王朝。由此,多民族大一统格局历经秦汉时期的长期实践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脉。特别是秦王朝在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社会治理中所采取的“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等治国理念和举措,不仅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根基在政治制度和文化层面上得以奠定,而且对中华文明的传承,推进中华民族的融合与统一和各民族形成共有精神家园产生了重要积极影响。

3.我国古代延续下来的传统历史认同观促进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形成。《尚书》《诗经》《春秋》《左传》等我国早期古代历史文献记述了先秦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历史面貌,这些历史文献真实地展现了古代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认同观。《史记》中的华夷诸族共为“炎黄子孙”的记述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可分离,并走向融合的依据与前提。司马迁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2]《周书》称:“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⑤参见[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五十《异域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907页。鲜卑、契丹自认为是黄帝和炎帝之后,匈奴则认定夏后氏之苗裔为其先祖。这是我国古代各民族在血缘观念上认同都是同为炎黄子孙的生动体现。同时,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多元一体民族关系分布格局成为各民族历史认同的物质基础,而这一历史认同思想观念又推动着多元一体民族关系格局的巩固和发展,进而成为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精神力量。①参见瞿东林主编《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卷一,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2页。如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征服东突厥之后,漠北草原铁勒等游牧势力开始归顺唐朝,共同尊奉太宗为“天可汗”,出现了“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惧。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②柳宗元《李靖灭高昌为高昌第十一》,载[唐]柳宗元《柳柳州全集》卷一,上海:大东书局,1936年,第6页。的景象,明确承认唐朝的皇帝就是他们自己最高君主。

从汉唐时期“大一统”民族观、政治观,到元代史官们撰写的宋辽金三朝“正史”中所体现的民族观和正统观;从明清各朝所修《元史》《明史》及其清朝诸帝祭奠黄帝和炎帝祭文中所体现的治统、道统观念,反映了不同朝代共同的历史认同观。清顺治八年,顺治皇帝祭告黄帝,在其祭文中就写道“自古帝王,受天明命,继道统而新治统。圣贤代起,先后一揆。功德载籍,炳若日星”③参见刘于义、沈青峰《陕西通志》卷八十五《艺文一·祭告桥凌文》,复印本,四库馆,1868年。。康熙七年,康熙皇帝“御制”祭炎帝的文中也表达了我国传统的治统、道统观念:“帝王继天立级,功德并隆,治统道统,昭垂奕世。”④参见李翰章、曾国荃《湖南通志》卷七十三《典礼志三·祭告炎帝陵舜陵文》,载《光绪湖南通志》,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点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年。表明大清皇帝入主中原继承的不仅仅是炎黄以来的政治统治,同时也在道统上继承了周公、孔子延续和传承下来的思想传统。中华大地上的古代各民族历经数千年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并传承了我国各民族共有的历史文化认同传统。而近代中华民族这一伟大的民族认同、民族称号的提出自然而然成为必然的历史趋势,对中华民族的共同认同也成为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伟大精神力量。⑤参见瞿东林主编《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卷一,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5页。

(二)各民族共同创造、培育的灿烂文化与民族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

博大精深和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共同创造的,形成的优良文化传统和特有民族性格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成为了我国56个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精神记忆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共有精神家园。

1.新疆早期文化的形成表明中原文化是较早进入新疆的文化之一。新疆的地形地貌使新疆同祖国各地区处于同一个大地理单元,自然地铸成了自古以来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东倾性”和对中原地区的“向心性”。在我国古代文献,如《山海经》中有关于昆仑山、阿尔泰山的记载,说明中华民族的先民很早就已经在此地活动。《穆天子传》等中也有关于周穆王和西王母相会于昆仑山、瑶池的记载,周穆王“巡游四海,登昆仑山,起宫室于其上”[3],还一度居“轩辕之丘”并与“西陵氏女”嫘祖结为百年之好⑥参见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0页。。新疆考古发现的环刃石器、彩陶、漆器、海贝和铜镜、丝等物品表明,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新疆早期文化圈的居民就已经与中原地区居民发生过密切联系。⑦参见尚衍斌《西域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45页。考古资料也表明,产在昆仑山北麓和田的玉石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被中原王朝大量使用并延续为历代王朝的主流用玉制度。

2.中华文化是新疆各民族文化发展与进步的根与魂。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支撑。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历史格局演变过程中,特别是在明中期以前,我国是世界上经济文化最为发达和先进的国家。比较先进的华夏文化在向周边辐射传递过程中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形成发挥了引领和纽带作用。对于中央治统的认可,对于先进文化的向往,特别是对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高度发达的礼乐文明的倾慕,成为边疆少数民族和地方政权慕义归化并向往和归附中央政权的主要思想出发点。

新疆地处世界几大文明交汇和东西文化交流荟萃之地,但各种文明对新疆影响力度与广度而言首推古代产生于中原地区的华夏文明。对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民族所创造的先进文化的向往成为新疆各民族认同与归向这个伟大民族的标尺⑧参见木拉提·黑尼亚提《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西部蒙古论坛》,2018年第5期,第11页。。特别是西汉时期“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4]3166,少数民族和民族地方政权“思汉威德,咸乐内属”正是这种向心倾向的反映。《后汉书》载白狼王所作诗歌:“大汉是治,与天合意。吏译平端,不从我来。闻风向化,所见奇异。多赐缯布,甘美酒食。昌乐肉飞,屈申悉备。蛮夷锁薄,无所报嗣。愿主长寿,子孙昌炽。”[5]表达了少数民族民众向往汉中央政权的心声。司马迁《史记》中也大量记载了西域各地方政权和少数民族对汉朝政权的强大、富庶和先进文化的仰慕:“乌孙使既见汉人众富厚,归报其国,其国乃益重汉。其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汉武帝“令外国客遍观各仓库府藏之积,见汉之广大,倾骇之”[4]3173。司马迁的“西极远蛮,引领内乡”表达了西域诸地方政权向往汉廷的心情。11世纪前后的喀喇汗王朝统治者自称为“桃花石汗”。“桃花石”在《突厥语大词典》条目中也是意有所指的,“桃花石,此乃马秦国之名。上秦,地处东方,被称之为‘桃花石’;中秦,被称之为契丹;下秦,被称之为巴尔罕,也就是喀什噶尔”[6]。新疆各民族对于先进的中原文化的向心性和认同感,促进了各民族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

3.各民族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对形成和维系我国各民族团结统一政治局面,巩固融合相处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特别是在培育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激励中华各民族儿女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中发挥了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和发展起来的,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①参见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第1版。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心灵皈依,是中华民族历尽沧桑不变的守望,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在新疆历史上,各族民众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强烈的爱,对我国抵御外敌入侵和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同治四年(1865)到光绪三年(1878)的长达十余年反对浩罕阿古柏侵略军的斗争中,新疆各族人民更是作出了重大牺牲。抗日战争爆发后,新疆各族人民表现出了高涨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行动,各族各界捐款、捐物等活动在天山南北此起彼伏,涌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事迹。新疆各族人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意志,充分体现了捍卫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二、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键在于中华文化认同

中华文化认同既为多民族统一事业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也成为连接和形成多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纽带。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56个民族可以共同依托、愿意共同传承、乐于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总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②参见向玉乔《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成与特征》,《光明日报》,2008年4月1日,第9版。千百年来,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虽然历史上王朝不断更迭,但中华各民族始终能够紧密团结、荣辱与共,其原因正是因为有着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拥有这样一个超越各民族之上的共有精神家园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力量。

(一)文化认同是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

形成和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认同是其核心要义。有学者认为,文化认同影响到的不仅是个人对自己身份和在社会群体中的角色的认定,实际上文化认同也会影响到民族、民族文化的保持以及国家意识形态维持和强化,甚至会影响到不同宗教与文明形态之间的理解和当代国际政治格局。③参见郑晓云《文化认同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4页。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应注重在个性中凝聚共识、在多元中强化主流、在求同中存异。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正确认识到中华文化是“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底色。④参见李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基本途径探析》,《满族研究》,2019年第3期,第14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克服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而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或者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的两种不利于我们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错误倾向。习近平总书记用两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了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一是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要相互了解、尊重、包容、欣赏和学习。二是各民族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都要让孩子们树立起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要让孩子首先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不要让孩子们只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人。⑤参见陈先达《文化自信中的政治与学术》,《光明日报》,2017年6月12日,第15版。这种月亮和星星的关系就是我们对待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强调“多元”特色而忽视“一体”对各民族的凝聚作用,会造成不同民族间文化融入困难,不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解决了文化认同问题,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7]因此,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解决中华文化认同是根本举措。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文化认同,也就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家园,不仅社会陷入一盘散沙而且国家自身安全也无法保障。中华文化从形成到当代之所以一脉相连而没有像其他几个文明古国那样,历经了帝国灭亡、国家走向分裂和文化碎片化的命运,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化通过各民族文化交融而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与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其中,一体是主线,是方向,多元是要素,是动力,二者相互辩证统一。①参见李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基本途径探析》,《满族研究》,2019年第3期,第12页。同时一体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思想文化黏合剂。

(二)文化认同是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取得瞩目成就的重要因素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群众,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着我国少数民族社会的向前发展和不断进步。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文化从普及到提高、从服务中国人民到走向世界的翻天覆地变化。在社会主义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和进步的步伐。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和关心新疆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政策、资金、项目和人才等方面,对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区给予了特殊的倾斜和支持,文化建设事业取得历史性进步:改革开放前30年奠定了新疆社会主义文化基础,文化普及惠及广大各民族群众;改革开放以来从普及到提高,立足于提升各民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新疆借力中央对西部地区文化建设倾斜政策建立起了新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基地、国家级生态村建设等文化事业发展步入发展快车道。新疆文化建设成就,各民族的文化繁荣发展奠定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文化思想基础。在繁荣各民族文化事业的同时,自治区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新疆文化建设,弘扬主旋律、倡导文化认同,通过开展“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和马克思主义“五观”等教育增强了新疆各民族群众的团结;特别是近年来大力开展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既是提高各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有助于加强文化认同和民族团结的基础措施,是新疆结合边疆多民族地区实际而开展的文化认同重要举措,推动了新疆各民族的文化繁荣,民族关系得到巩固,各族人民群众和谐相处。

历史表明,只有实现了文化上的认同,才能使各民族在感情上产生认同并形成各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新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来增进相互理解,在促进文化认同中培育共有精神。要注重塑造多民族国家的公民身份认同,通过增强各民族群众的国家公民意识塑造起各族人民在心理和文化上认同的国民精神。特别是在培育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情感中,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一个国家或民族,失去了文化认同,也就失去了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根基和底蕴。我国各民族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演变中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其因就在于我国各民族有着强烈的文化认同,拥有中华文化这种超越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共有的精神家园。75年前的全民族抗日战争、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2020年的新冠病毒抗疫中体现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磅礴力量。

三、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是新疆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保证

作为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的新疆各民族,其命运始终与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然而,境内外敌对势力特别是“三股势力”图谋分裂和肢解中国,不断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蓄意歪曲历史与我争夺阵地、争夺群众、争夺人心。

(一)民族分裂主义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大敌

受境外渗透和历史上“双泛”思潮蔓延时间长、范围广、程度深的影响,新疆成为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滋生的温床。“三股势力”为了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而大肆歪曲、编造、篡改新疆历史,夸大文化差异,煽动民族隔阂和仇恨,企图通过虚构历史搞乱新疆的意识形态领域,搞乱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族分裂势力通过出版书刊、文艺演出、讲经布道、聚众演说、制售音像制品和利用互联网等多种手段,对新疆思想、文化、舆论、教育、宗教等进行渗透,企图在历史文化领域消解新疆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他们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散布各种煽动性的言论,恶毒攻击党和政府在民族宗教、资源开发、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政策,挑动民族仇恨。通过否定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地域化、民族化和中国化的历程,从而达到否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祖国的向心力;通过否定新疆历史上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多种宗教事实,打着伊斯兰教的旗号要求只认同极端主义主张,排斥传统信仰、习俗和现代文明,摈弃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开历史的倒车;通过否定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爱教、公平正义、和平和谐等精神,图谋割裂新疆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和新疆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之间的血脉联系,为他们炮制的所谓“东突独”文化认同奠定基础。反分裂斗争的实践表明了我们同“三股势力”斗争的根子和焦点就在意识形态领域。因此,加强新疆意识形态反分裂斗争对争取人心和筑牢长治久安的根基具有决定性作用①参见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正确认识新疆若干历史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11月,第1页。。新疆始终面临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分裂与反分裂的复杂、尖锐政治斗争,这是由“三股势力”图谋分裂祖国的反动本质所决定的,而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二)不断深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是新疆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摆在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局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关乎旗帜、道路和国家政治安全的极端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立什么制等重大政治问题。苏东剧变和西亚、北非所发生的“颜色革命”证明了意识形态领域是一个国家和政党衰亡的起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丝毫不能有任何妥协和退让。必须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②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年5月,第213页。。因此,争取人心和筑牢新疆长治久安根基,对加强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有着决定性的作用。③参见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正确认识新疆若干历史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11月,第1页。自治区党委全面认识和把握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新疆工作总目标的精神实质,把抵御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作为最为重要的工作,坚决清理意识形态领域“两面人”和“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错误思潮,通过深入开展去极端化斗争构建起了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根本扭转了新疆意识形态阵地一度失守的局面,促进了新疆意识形态工作由正本清源到守正创新的转变。解决好意识形态领域的现实问题,特别是解决好历史领域的现实问题,对于统一各族群众对新疆历史问题的认识和有效回击外界敌对势力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干扰,对于推进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各项工作具有决定性作用。④参见王翰林《新疆的意识形态工作应把握“四个关键”》,《兵团日报》,2018年6月26日,第6版。因此,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既是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团结一心、不断走向繁荣与进步的精神支柱和智慧源泉,也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根本基础。

四、建设新时代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牢牢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时代命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中国共产党的章程,表明了夯实中华文化认同根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各民族群众心灵深处,不断地巩固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⑤参见特稿《习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当代兵团》,2020年10月10日,第19期,第6页。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新疆各民族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自于中华文化的丰厚滋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是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吸收借鉴。只有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接纳与认同,这既是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思想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也是实现多民族大家庭和谐相处和稳定发展的根基。①参见黄小希《为决胜全面小康凝聚强大正能量——2016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新华社,网址: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1/02/c_1120231745.htm,访问日期2020年11月15日。文化认同最根本的标志在于构建起一个被国民普遍接受、认同的核心价值观,这既是衡量文化认同度的一个重要尺度,也是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本质属性。②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92页。作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的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当前新疆社会面临重大抉择的历史关头、关键时刻就需要回答要建设什么样的新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因此,在各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通过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来充分展现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与真理力量,强化核心价值观对事关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重大问题的导向与引领,在各民族中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当前,新疆意识形态领域渗透和反渗透、颠覆和反颠覆、分裂和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异常严峻复杂,只有做好“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工作,才能引领和整合各民族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为各民族人民增强“五个认同”找到最大公约数,夯实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建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匹配的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最终价值依托和良好舆论氛围。特别是对各民族群众抵御民族分裂思想的侵蚀,增强政治鉴别力和免疫力,为国家安全统一筑牢思想防线,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中华文化认同的“精神之基”“思想之根”“情感之源”的问题。③参见翟治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理论导刊》,2016年第5期,第75页。

(二)推动新疆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创新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是每一个民族得以前进、发展的必由之路;今日之传统必将为明日之现代所取代,而明日之现代又必然沦为未来之传统,放眼世界,概莫能外。文化只有历经不断创新后才能以经久不衰的魅力扎根于社会,根植于人们的心灵之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求新疆各民族不仅要善于学习现代一切文明,还要依据自身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创造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各民族文化。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只有在融入中华文化大家庭过程中与其他文化的交流,才能不断通过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使本民族文化根深叶茂,永葆发展活力。

一是培育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公民是社会成员的法律身份,是个人对所属国家隶属关系的认可。现当代国家公民身份既是国家依据相关法律授予个人的政治与法律身份,也是联结社会成员与国家的纽带。但拥有公民身份并不必然具有公民意识,公民意识需要培育,以实现公民对国家制度的理性认同。法治是实现新疆民族团结与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的重要保证④参见王翰林《新疆的意识形态工作应把握“四个关键”》,《兵团日报》,2018年6月26日,第6版。。民族文化的转化和创新要求将法治观念逐渐融入新疆各族人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转变之中,逐渐融入多元一体、融合开放、具有新疆特色的民族文化的建设进程之中,实现各族人民对法律权威的严格遵守和真诚信仰。

二是培育开放、创新理念,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改造。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需要弘扬开放精神和吸收、借鉴世界文化,更需要同我国主流文化和其他兄弟民族文化进行比较与借鉴,把自身的传统文化同日益增长的群众文化需求、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比较,科学认识自身文化发展差距,自觉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改造。⑤参见木拉提·黑尼亚提《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西部蒙古论坛》,2018年第5期,第13页。

(三)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8]。“文化润疆”工程是党中央根据新疆的区情而开展的一项以中华文化滋养和培育新疆各民族群众,通过以文化人、育人和以文培元的文化惠民工程。通过“文化润疆”工程润物细无声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和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构建起新疆各民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通过“文化润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梦深入人心,巩固新疆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通过“文化润疆”在各民族群众中形成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敬仰尊崇和认知践行,确保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中广泛树立和传播,从而使新疆文化安全得到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五观”深入人心,“五个认同”成为社会共识,增强各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新疆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文化润疆”关系到各族干部群众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关系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因此,大力推进“文化润疆”工作,对铸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四)加强和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

语言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积聚起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粹,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提升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在帮助新疆的少数民族提升科学文化素质、正确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历史,增强对“双泛”错误思潮认识的鉴别力,对提升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认同,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和融入到国家大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是打开心灵、沟通情感、促进交流的钥匙,而且对于国家治理、发展和安全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实践证明,少数民族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少数民族公民意识培养以及民族团结教育的成效。因此,加强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仅是实现各民族文化互鉴互赏互融的桥梁和纽带,更对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中华文化中华民族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失乐园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守望不朽的精神家园
——评《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艺术研究》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