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探析

2021-11-30 17:20刘永俭
经营者 2021年13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绩效评价会计核算

刘永俭

(青岛市黄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山东 青岛 266555)

一、引言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是确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中流砥柱,其内部管理的不断完善是提升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脱贫质量的重要保障。固定资产管理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重点任务。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新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要求、内部控制各个层面的内容,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降低因固定资产引发的内部风险,确保固定资产保值增值。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不仅能提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能力,还能使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更加规范,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二、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体系尚未完善

随着新会计制度的贯彻落实,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体系变得更加全面完整。然而,由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不足,同时缺少专业能力过硬的会计核算人才,对新会计制度政策解读不到位,使固定资产的管理稍被忽视,与新会计制度的部分要求脱节。例如,新制度要求固定资产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分开核算,并修改了原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的部分会计科目,然而一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并未依据规定作出调整,延缓了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固定资产管理能力的提高[1]。

(二)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能力薄弱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的强力保证,下文将根据内部控制的不同层面,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展开分析。

单位层面:重大固定资产议事决策权力过于集中,所作决策适用性有待考量;资产配置和验收岗位未相互分离,对岗位的职责分工不明确;资产领用借用人权责不一致,致使资产毁损丢失无法追责。

业务层面:固定资产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不规范,导致单位不能合理配置资产、分配资源;会计凭证审核随意,支出审批力度薄弱,报销规定流于形式。

评价与监督层面:缺少内部审计部门,难以保证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影响了固定资产提升利用率,制约了资产保值增值。

由以上几点可以得知,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能力较为薄弱。

(三)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偏低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促使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程度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得到简化,管理效力得以提高。目前,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程度偏低,会计工作尚未实现电算化,仍在使用“手拿算盘算天下账”的手工记账模式,固定资产核算过程烦冗复杂,已不能满足现代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需要。同时,虽然固定资产绩效评价信息系统已投入使用,但由于缺少专业维护开发团队,系统较为落后,有些模块尚未得到开发使用,如固定资产保值增值指标未在系统中得到反映[2]。

三、优化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体系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需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定期开展知识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充分解读研究新会计制度,使固定资产管理与新制度相融合,完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体系。一方面,需分别以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相分离,并相应出具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同时,平行记账法的使用加强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衔接,也体现了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另一方面,新制度增设了“资产处置费用”会计科目,并将原先的“累计折旧”“应缴国库款”科目变更为“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应缴财政款”科目,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需根据以上变化积极调整。此外,新制度还另行规定了行政事业单位涉及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二)健全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机制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需从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机制现状出发,切实改进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机制的不足。首先,明确固定资产绩效评价目标,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个人目标与绩效目标相结合,促使责任落实到个人,合理配置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其次,根据绩效评价目标细化考核内容,不仅要对固定资产使用的合理性、规范性进行考核评价,还要通过审查、监测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领用借用、丢失毁损、清查盘点等过程,确保固定资产保值增值,增加资产投资收益值。再次,考核固定资产与绩效评价目标的实现程度,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完善管理职能。最后,转变传统绩效评价观念,结合固定资产现代化管理思想,增加绩效考核指标,如平衡计分卡考核指标,以全面衡量和综合评价为基础,详细分析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投资收益,保证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方法更加科学有效,使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机制日趋完善。

(三)强化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能力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需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等原则,提高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能力,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单位层面:采用全员参与、领导班子作决策的集体决议制,对于重大资产的管理事项也可邀请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将权力扁平化,增强决策适用性;根据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原则,将固定资产的验收和购置岗位分离,明确各岗位职责,为资产安全加以双重保障;明确“谁使用、谁保管”原则,确保固定资产领用借用人权责一致,做到有责可追、有责必追,避免账实不符[3]。

业务层面:规范固定资产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严格把控预算资金的管理,促使预算资金使用合规、资产分配合理;指派专人对贵重、严密、保密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减少因固定资产而引发的风险,增强归口管理能力;增加清查盘点次数,及时处理已报废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的资产能继续使用的,仍可投入使用,减少资产闲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同时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评价与监督层面:增设内部审计部门,定期检查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力,及时更新会计核算方法,动态监督绩效考核过程,切实优化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促进固定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能力及水平。

(四)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管理固定资产

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已是必然选择,探索将二者融合的办法是许多单位的改革重点。第一,实现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电算化,应用用友、金蝶等会计软件,将固定资产的采购、核算等会计流程简化,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使核算更具科学性。第二,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信息系统,邀请系统维护开发专业团队定期更新维护系统,全面开发固定资产绩效评价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各模块作用,促进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机制的健全。第三,实现固定资产“条码化”管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动向进行动态监督,降低清查盘点工作的难度,有效防止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出现[4]。第四,搭建固定资产信息交流平台,由财务部门牵头,各部门联动共同参与固定资产的管理,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相关政策及信息变更,打破沟通交流壁垒,加快固定资产信息传递速度,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进而提升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能力。

四、结语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行稳致远可以为我国社会的良性运转奠定坚实基础,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急需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能力,完善内部管理体系。在积极探索固定资产管理策略的过程中,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与新会计制度脱节、内部控制管理能力薄弱、信息化管理程度偏低、缺少绩效评价机制等问题较为突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需从自身出发,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战略规划,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提升固定资产利用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收益,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进一步促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日趋完善,推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绩效评价会计核算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公立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实操易错点分析
制造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