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光(广西民族大学)
英国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最早在1972年提出了石化现象[1],它是指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者长期处于中介语状态,而没有达到完全掌握外语或第二语言系统的现象。产生石化现象的语言学习者在习得目的语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可能会形成语言习惯固定下来并很难改变。在二语或外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会倾向于借助母语的语言规则或表达习惯来学习目的语。然而,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并不符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会对目的语学习过程产生消极影响,这也被称为母语负迁移,它同时也是导致中介语石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广西是多种汉语方言和多种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地区,多数广西本地人会说白话(粤语在广西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分支),少数会讲壮话。在广西籍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母语及方言的影响,产生母语负迁移。基于笔者上一篇论文(广西大学生英语辅音偏误及偏误意识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的调查结果发现,广西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容易发生的辅音偏误现象集中在辅音混淆和词中词尾辅音吞音现象,少数会发生词中词尾加音现象。在本篇论文中,笔者会逐一分析学生发生以上辅音偏误的原因,并探究哪些原因可能是由于母语负迁移而产生的,最后提出应对已石化的辅音发音偏误的建议和方法。
本文中的研究对象是上一篇论文中所提及的2017级非英语专业两个B级班中的所有广西籍学生,共91人,这些学生近半数会说白话,其余同学虽然不会说或说得不够流利,但因从小听家人讲方言,所以能听懂白话。所有广西籍受试学生当中,会说壮话的学生较少,同学们也表示,壮话这些年在逐渐向普通话演变,会讲纯正壮语的人也在逐渐减少。
笔者给受试的广西籍学生发回之前他们朗读过的录音,并安排在线调查问卷,让受试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录音情况对比问卷中的偏误样例,分析并填写自己朗读时可能发生的以下各类偏误的原因:辅音吞音现象、辅音混淆现象、词中词尾加音现象。分析原因时,学生有四个备选项可供多选,分别是:(1)和自己平时说的中文或方言有关,(2)中学时教师没有纠正过这个问题,(3)不知道什么原因,(4)其他原因。有效调查问卷最终收回85份。随后,笔者又采访了填写问卷的其中两位广西籍学生,一位是会说白话的学生A,一位会说壮话(壮语)的学生B,以收集更为详细的数据。
该偏误表现为,学生在朗读时遇到本该发音的辅音,却没有正常发音。例如,wake up 容易读错成way u, 辅音k和p被吞。hotdog 容易读错成 hotdo, 辅音g被吞掉。在调查问卷当中,47.83%的同学表示中学时教师没有纠正过这个问题,42.03%的同学不知道自己产生辅音吞音问题的原因,26.09%的学生表示和自己平时说的中文或方言有关,比如很多同学提道:广西人的方言音节都比较短,习惯导致;家里说壮话,自己的英语就不自觉夹壮;10.14%的学生归咎于其他原因,集中在:自己本身发音不标准,平时读习惯了;觉得能表达清楚就行,所以就不会太注意发音标准等。
在采访两位广西籍学生期间,会说白话的学生A提到,辅音吞音现象可能跟白话发音音节比较短促有关,白话的单词发音一般是重音在前,单词尾音较弱,而英语和普通话都是需要把整个单词音节发饱满,因此可能白话短促音节的说话方式易导致读英语单词时,词尾辅音被弱化甚至被吞掉。说壮语的学生B分析说,壮语中有些清辅音例如/k//p//t/不需要送气,而英语中需要,所以说壮语的学生可能是因此把壮语发音习惯带到了英语中,从而产生发声不明显,类似于吞音的情况,这一现象也跟蓝艳芳、闭思滨的发现相似(2013)[2]。另外,两位学生还指出,排除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之外,中文几乎没有以声母(辅音)结尾的字,而多以声母+韵母(辅音+元音)组成发音,而英文当中以辅音结尾的单词却不胜枚举,所以也很可能是中文的说话习惯导致了读英语时的发音错误,这一观点也印证了张少林、柏敬泽(2003)[3]的研究。
1.把/m/读成/n/
/m/是英语中典型的双唇音,而广西籍学生经常不闭合双唇,因而容易把这个音发成鼻音/n/,例如把name容易读成nane。对于这类偏误,51.72%的同学表示中学时教师没有纠正过这个问题,53.45%的同学说不知道什么原因,5%的学生提到和自己平时说的中文或方言有关,2%的学生将其归咎于其他原因,包括:没有学过音标;发音时偷懒等。
在采访期间,说白话的学生A反思说,可能是由于中文中没有/m/音结尾的字,而多见前鼻音an,en,in结尾的字,但她发现北方学生普遍不会出现这个问题,所以也比较疑惑。也可能是因为白话中几乎没有后鼻音eng,ing,ong,只有前鼻音,而致使同学们在朗读时看到/m/想到前鼻音的读法。说壮话的学生B提到,在壮语中,有些字看起来的读音和实际读音相差很大,例如“你”(ni)这个字在壮语中读成meng,所以这也可能是使同学们在发音时容易混淆的原因。学生的这个反馈印证了梁敢在2013年的研究发现[4],即在现代汉语和一些汉语方言,如西南官话中,/m/已经并入 /n/,继而导致在二语习得时产生了母语负迁移。
2./r/和/l/音混淆
针对这两个舌侧音的混淆问题,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当中有48.65%说中学时教师没有纠正过这个问题,54.05%的同学表示不知道什么原因,8.11%的学生提到和自己平时说的中文或方言有关,例如:方言基本没说过翘舌音r;平时讲中文都分不清/r/和/l/。8.11%的学生把它归咎于其他原因。
在采访中,学生A回忆说,在白话中几乎是没有/r/这个音的,所以到了英语中,就找了最像/r/发音的/l/音来代替。学生B说,在壮语中虽然有/r/音,但用得不多,还是/l/音用的情况多一些。可以看出,因为母语方言和目的语的发音具有不对称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r/和/l/音混淆也体现出了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3./s/和/ʃ/音混淆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31.82%的同学表示中学时教师没有纠正过这个/s/和/ʃ/音混淆问题,52.27%的同学不知道什么原因,18.18%的学生说和自己平时说的中文或方言有关,例如:自己说的方言没有翘舌音,英语也就容易混;平时打字都分不清s,sh,z,zh,c,ch。4.55%的学生觉得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例如:语感不好,学音标时没太注意;平时读英语练习得太少。从采访来看,学生A和B都表示,在白话和壮语中,几乎不太用翘舌音,都是平舌音居多。所以读英语时就自然而然把平翘舌音混淆了,也是典型的母语负迁移因素导致。
1.词中或词尾加/r/音
此类情况是指,原词中或词尾本没有/r/音,但朗读时添加/r/音。例如,To(r)day,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on the(r) street. 针对此类加/r/音现象,36%的参加问卷调查的同学说中学时教师没有纠正过这个问题,58%的同学表示不知道什么原因,6%的学生觉得和自己平时说的中文或方言有关,比如说中文时,就经常带儿化音,说英语时便会夹带说一些。10%的学生归咎于其他原因,例如,中文中,觉得加/r/音可以让语气更有感情,比如一朵漂亮的花(huar);觉得加/r/音读得比较顺口。
在采访中,学生A猜想,广西籍学生在朗读时加音/r/可能是由于受北方方言中的儿化音影响。然而,在广西人讲白话时,舌头多数是比较平的,所以白话中几乎没有任何卷舌音或者翘舌音。即使是广西人讲普通话,也几乎没有儿化音。学生B说壮语中也几乎不用儿化音。所以在加/r/音的问题上,广西籍学生发生的偏误可能和本身的母语或方言负迁移关系不大。
2.词尾加/s/音
这种情况是指,原词尾本没有/s/音,但朗读时添加/s/音。例如,Spring is coming. Spring is the first season of the year. 可能读错成 Spring is coming(s). Spring is the first season(s)of the year(s).所有参加问卷调查的受试学生当中,15.79%的同学提到中学时教师没有纠正过这个问题,60.53%的同学不知道什么原因,7.89%的学生说和自己平时说的中文或方言有关,26.32%的学生表示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例如,口误;习惯性认为东西都是复数形式;嘴快了,一般是前面有个s的音,后面很容易顺口就加s;过于担心单复数没注意到;感觉好像就是下意识读出来了,自己的语感不太好;可能是习惯了,之前总是读单词不读复数,后面特意纠正过,然后见了单词就想读复数,有点矫枉过正的感觉;看美剧英剧习惯重音通过加s强调。
Rod Ellis(2000)[5]指出,“学习策略是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为了有效学习而采取的特定的方法或措施。包括行为上的(例如,大声朗读新单词以加强记忆),心理上的(例如,通过语境来推断一个陌生单词的意思)”。而学习策略的正确与否也对习得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正确的学习策略可以促进二语习得,而错误的学习策略会阻碍二语习得。刚才学生评论的最后两条(“可能是习惯了…”“看美剧英剧…”,明显属于语言习得中过度归纳的现象,导致使用了错误的认知策略(例如类推和概括等)而造成加音偏误。
在采访期间,学生A联想到自己说白话时,的确会习惯加类似/s/的音,因为在一些白话的句子中,加/s/音可以让整个语句表达更顺畅。而学生B则表示,在壮语中,并没有此类加/s/音的现象。综上所述,加/s/音现象可能是由于学生们使用了错误的认知策略,也可能由于白话方言对英语造成的母语负迁移影响。
3.词尾加/d/音
这类偏误是指,原词尾本没有/d/音,但朗读时添加/d/音。例如,Today, I will introduce this book to you. 可能读错成 Today(d), I will introduce(d) this book to you(d). 问卷调查发现,37.93%的学生表示中学时教师没有纠正过这个问题,51.72%的学生不知道什么原因,3.45%的同学说和自己平时说的中文或方言有关,17.24%的同学将其归咎于其他原因,例如,平时读习惯了;个人口语习惯,加d可能是为了停顿一下;搞不清楚时态。关于这一类加/d/音偏误,学生A和B没有想到和白话或壮语相关的发音特点。因此,加/d/音现象可能和母语负迁移关系不大。
根据以上调查问卷和采访中所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倾向于把英语辅音偏误的原因归为中学时英语教师没有重点强调这类问题,或者并不知道产生偏误的原因在哪里,致使辅音偏误的石化现象持续作用于大学英语学习中。少数同学意识到是由于自己的方言或中文发音影响,而导致英语发音偏误。还有极少数学生在习得过程中使用了错误的认知策略而导致偏误的发生。
针对以上由于母语负迁移所引起的辅音偏误石化问题,笔者的建议如下,中小学英语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根据学生地域化的朗读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语音教学和及时纠正,帮助学生在刚开始学英语口语时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学英语教师对于学生口语中的石化问题,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做自我分析,对中介语石化问题的长期性及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有所了解,并主动纠正自己的发音偏误。教师也可在课上及课下为学生提供更优质地道的听力及口语输入材料,让学生做沉浸式语境学习,逐渐克服石化现象并减少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学习产生的影响。另外,研究高校领域英语口语石化现象的其他学者也建议,教师可基于中介语语义背景进行扩张式输出教学,提醒学生将书面语和口语区分开来,防止学生的中介语的语用石化(苗志强,2019)[6]。大学英语教师也可以从课堂教学入手,从课堂用语、讲授用语、交流用语、反馈用语四个层面,继续丰富自己所熟悉的词汇和句式,增强给学生输入语言的变化性,防止学生的词汇及表达石化(陈仕贤、赵倩、苗春雨、赵冉,2019)[7]。同时,巧用线上英语口语App的先进技术(例如实时配音等)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加强练习,进而改善口语中由母语负迁移所引起的偏误现象(常丽坤、尹萍,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