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正真
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四川 成都61004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变化大势,聚焦重点区域,站高谋远、精准施策,先后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有力推动我国区域发展实现全局性、整体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一个新的战略部署,特色更为鲜明、定位更为精准、内涵更为丰富,为推进成渝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锚定方向、绘就蓝图、找准路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助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战略,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共同构建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菱形地理空间,有效促进各类高端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加快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高质量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应精准把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最新趋势,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立足成渝地区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动人才、资本、产业、技术、平台等各类生产要素加速汇聚,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进入21 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就成渝地区发展先后作出了系列重大的区域发展战略,先后经历了探索、启动、发展、成熟四个阶段,从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呈现出区域发展战略的合作关系日益紧密、创新作用逐渐增强、协调性有力提升、可持续性增强等特征。党和国家提出的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具有高度的全局性,旨在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需要通过准确把握成渝地区发展战略的演进阶段及特征,以更高标准助力成渝地区一体化发展,在区域发展新格局中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城市发展方针指引我国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城市群发展[1]。自《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出台以来,成都和重庆作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建设的两个“极核”城市,立足各自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突出拓展优化空间,吸引了更多高端要素的聚集,进行了更为广泛、深层次的区域发展交流合作。2007年6 月,国家明确在成都和重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各项领域的体制改革,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区域发展战略的区域性和空间属性逐渐增强,标志着成渝地区的发展上升到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层面。统筹城乡发展符合城乡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问题,有利于逐渐改变我国城乡差别、促进科学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在这个发展阶段,成都和重庆在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发挥了率先实现突破和引领示范的作用,逐步建立起更加成熟稳定、更加系统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培育壮大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构建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基础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模式。
2011 年5 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再次集中展现了国家对成渝地区发展作出的重大布局,这是对区域战略的进一步深化拓展。作为西部经济发展最具活力、最为强劲的地区,成渝经济区的资源承载能力强、产出效率较高、综合实力强、人口和城镇分布密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已取得系列显著成就。该规划涵盖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城市服务功能、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为成渝经济区建设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从当时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来看,建设成渝经济区是符合经济发展趋势、深化区域合作的必然选择。在这个发展阶段,推进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基于区域内的产业功能、体制机制、人才建设等进行整体规划,以一体化空间共生发展模式整合各类高端要素资源,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构建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切实肩负起成渝两地辐射带动西部地区的重大使命,在培育壮大新动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城市群作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地区,其特征体现为空间结构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体系更为合理、优势资源加速汇聚,有利于培育发展新动力、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拓展国际交流合作,进而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2016 年4 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是西部地区探索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新模式,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标志着进入了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阶段。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有着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充分体现在城市群内部的各个城市之间可以通过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形式不断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推动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实现一体化发展。其中,经济要素的流动是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这个发展阶段,成渝城市群旨在建立更为完善的区域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和健全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等,以发挥两大极核城市引领辐射作用为契机,按照以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发展思路,激发成渝城市群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的支撑性、引领性、战略性作用,不断培育壮大国家级城市群,在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担当、激发新状态、实现新突破。
习近平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2]。2020 年1 月,中央首次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新概念,将成渝地区发展的战略目标定位为“一极两中心两地”,全面开启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征程,标志着成渝地区已进入了区域战略的成熟发展阶段。一般而言,经济与城市战略存在一定的关系,经济是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城市战略为经济发展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成渝地区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人口、资源、资金、技术等高端要素的汇聚地,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创新创造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可以助力西部地区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建设内陆开放型新高地。在这个发展阶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一体化战略的更高级形态,是新形势下持续优化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体现,可充分发挥城市群的集聚效应和互补作用,强化区域协同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引领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新的发展动力源,从而助力提升城市群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和全球竞争力。
从成渝地区发展战略演进的四个阶段可以得知,其战略目标、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及重要举措呈现差异化,是一个逐渐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演进的动态发展过程。与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等世界级城市群相比,成渝地区面临城市群内部发展合力不足、带动辐射作用有待加强、产业发展能级和规模亟待提升、人口和产业分布密集、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等问题,需通过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大对外开放、培育壮大产业新动能等措施,推动成渝地区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快速前行。
随着国际生产力和城市化水平的高度发达,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已逐渐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一种以城市群为地域空间组织形式的城镇密集区域伴随而生,成为汇聚国际国内经济发展高端先进要素的重要载体。1957 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率先提出了大都市圈(即城市群)的概念,认为世界级城市群是在经济全球化大格局中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具有极强综合实力和世界影响力的发展空间单元。一般而言,发达的世界级城市群应满足四个条件。一是超大的发展规模。城镇人口至少达到2 500 万,经济规模总量达到万亿美元级。二是完备的城镇体系。拥有一个或几个国际性城市并逐渐形成若干个都市圈,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的东京、名古屋和大阪等。三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拥有一个或多个国际贸易海港、国际航空港及国际信息港作为城市群对外联系的枢纽。四是重要的发展极核。作为国家乃至国际经济重要的核心区域,应汇聚若干世界级产业和跨国大型企业。与世界级的城市群相比,成渝地区在打造城市群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提升之处。一方面,成渝地区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公共服务有待优化提升,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进程较为滞后,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核心城市的发展能级和竞争力偏低,产业基础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区域间未能形成较为强劲的发展合力。另一方面,立足优越的地理条件、独具特色的生态系统、深厚的文化底蕴等比较优势,成都和重庆是最具潜力发展成为世界城市的。当前,成渝两地的互联网信息产业已初步掌握部分核心技术,但两个城市的竞争意识较为突出,存在“你追我赶”的发展局面,其优势资源、先进要素、产业结构未能在短期内实现有效的整合利用,难以发挥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促进效应。对标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模式,成渝地区建设要明确其发展目标,在体制机制上实现创新突破,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等系列重大战略机遇,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共赢。同时将资源优势快速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强化成都和重庆的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持续壮大城市实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以便在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世界级城市群作为提升全球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载体,能够快速引领全球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全球产业变革、产业链优化的动力源和领跑者,汇聚了众多高端技术和世界领先企业。以美国西海岸城市群为例,洛杉矶主要发展科技、娱乐、旅游、制造业等核心产业。其中,美国西海岸城市群的制造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占据着全球制造业的设计研发和品牌营销两端,在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生物医学工程、微电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工业等核心产业保持领先优势,聚集着世界级的产业头部企业和创新企业。由于成渝城市群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起步较晚,受限于其核心城市集聚发展、小城镇规模较小,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企业品牌知名度不高,尚未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链。装备制造业、芯片制造等优势支柱产业仍处于高端产业的中低端环节,虽已拥有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但仍然存在部分高端产品和核心技术受限问题,在规模化、特色化、聚焦化以及选择重大项目的严密性能方面仍有待加强。因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加快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补短板与锻长板相结合,汇聚优势资源、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壮大一批本地化的世界级品牌企业,增强城市核心功能和服务能级。
世界级城市群是在众多城市群之中和在全球区域经济格局中具有重要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城市群,是衡量和代表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3]。实际上,世界级城市群不仅以开放创新汇聚全球高端资源,而且快速成为了各种“国际一流”的集聚地和世界资源、经济、贸易、市场的控制中心。其中,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核心城市作为国家和全球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以大型跨国公司全球性和区域性总部为平台,加快汇聚全球高端智力资源,服务于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具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其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均占据重要的位置。据中国社科院和联合国人居署联合课题组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9—2020》,成都和重庆分别位列国际门户城市(C+)和国际门户城市(C)等级。基于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的考虑,成都和重庆分别排名第54 位和第81 位,与国际性大都市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从国内相关城市的GDP 总量来看,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2020 年,上海的GDP 为38 700.58 亿元,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的GDP 分别为20 170.5 亿元、16 106 亿元、14 817.95 亿元、12 408 亿元和12 370.48 亿元①数据来源:https://www.sohu.com/a/448939613_99964340。。GDP 总量超万亿的城市对整个长三角城市群具有强力的推动作用。从成渝城市群来看,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的仅有成都和重庆两个城市。2020 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 716.7亿元,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 002.79 亿元,两个极核城市占成渝城市群经济总量超过60%。另外,绵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达到3 010.08 亿元,宜宾、德阳、南充、泸州、达州、乐山等地的GDP 均在2 000 亿元以上,与成都和重庆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总体而言,与成渝两市相比,这些地区的经济总量少、人口规模较小、产业优势不足、资源开发利用不够①数据来源:https://www.163.com/dy/article/G5NRGINA055233E8.html。。为此,推动成渝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应发挥成都和重庆两大核心城市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推动成渝内部中小城市实现深度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壮大,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相互协调,从而助力成渝城市群整体水平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重庆、成都两大国家中心城市是成渝城市群的绝对中心,对于协调与整合城市群资源、带动城市群全域协调发展起着关键引领作用[4]。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要求[5]。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旨在加快形成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有利于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潜力。高质量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强化顶层制度设计,以改革创新释放发展新动能、新空间,在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和对外开放格局共建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核心是成渝双城,范围包括川渝大部分地区,侧重点是经济质量,着力点是圈层影响[6]。重庆和成都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大国家中心城市,要统筹谋划、共商共建,充分发掘协同发展动力,共同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充分发挥两大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以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加快推进重要经济中心建设,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融发展新局面。其一,提升对外交通互联互通能力。加快完善高铁、高速公路、航空和地铁等交通网络,优化拓展中欧班列(成都、重庆)功能,高质量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构建“立体、开放、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内外交通系统,增强西部地区中心枢纽载体功能,推动对外开放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其二,构建集约高效的开放型产业体系。以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的产业发展为导向,立足成都和重庆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围绕装备制造、交通建设、电子信息、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重点领域,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能规模、标准制定、研发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合作交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集群成链化发展。其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牵引,有效整合成渝地区人才、资本、信息、技术、市场等要素优势,优化提升企业服务体系,吸引一批有创新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硬核科技型企业集聚发展,培育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协同配置资源要素、协作拓展全球市场的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建设一批“创新技术高、经济密度高、服务能级高”的高品质产业空间。
科技创新是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7]。协同促进双城经济圈的创新资源配置优化,需要依靠创新驱动发挥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模式,加快提升产业科技创新引领带动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全面推进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其一,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的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以市场化为导向创新资源配置,实现人才、技术、设备、市场等先进要素资源和优质品质共享,将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应用新场景,提升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和增强创新政策源能力,重点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提升创新链的关键技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促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资本创新、产业创新和产品创新,引领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物联网、5G、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新产品研发。其二,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产业链。充分发挥成渝129 所高校、61 家科研院所的科教人才资源优势,促进科技创新与科教资源的深度融合,强化“政产学研用投”体系建设,全力打通“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生态优化—人才支撑”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改革示范试点,共建研发平台、共享科技资源、共同促进成果转化,高水平举办“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大会,全力推进国际创新科技交流与合作。其三,推动产业全链条协同发展。优化高端科技人才的引育激励政策,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等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制定重点项目的人才需求清单,实施高端科技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和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全力打造高端人才集聚的最优生态环境。加大科技创新财政投入,建设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充分发挥国资创投基金杠杆作用,提高科技基础研究经费在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快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化服务质量和效率。
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密切关联,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需要,也是加强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欧非国家互利合作的需要[8]。成渝地区作为承东启西和连接中原与西南西北的重要中心枢纽,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起点,也是我国重要的南向、西向开放门户。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是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落实“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的有力举措。其一,强化链接全球的通道功能。加快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建设,带动西部地区更好衔接长江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和上合经济组织,推动形成东西南北四极牵引、长江上下游首尾呼应的协调发展新态势,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实现东西部联动,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站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点。其二,完善全球供应链网络体系。加强跨境贸易的物流体系建设,优化国际分拨配送、国际中转、国际多式联运、保税物流等国际物流的核心功能,提升跨境电商、国际快件、国际冷链等跨境物流的服务功能,实现跨境贸易的常态化、高效化和便捷化。打造对外贸易服务平台,以现代物流集群为核心,强化供应链枢纽节点、全球采购分销中心、供应链总部基地、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实现供应链行业垂直整合,提升现代供应链便捷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水平。其三,发挥临港特色产业生态优势。抢抓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高位增强国际投资贸易平台和口岸服务功能,加快国际高端要素汇聚,实现资源优化合理配置,发挥亚蓉欧航空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等的重要支撑作用,加快构建“欧盟—成渝—东盟”等市场循环的现代流通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动态适应、弹性再造、开放发展,打造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城市和供应链枢纽城市。
“公园城市”的提出奏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宜居环境规划建设新的美好乐章,其核心是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9]。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四大战略目标之一,凸显了重庆和成都作为西南生活中心和西部消费中心的优势和潜力。习近平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0]成渝地区高质量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要坚持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发挥独特生态本底、鲜明生活特质、西部地区极核、国际门户枢纽的作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不断实现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一,建立城市公园体系新格局。科学构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核算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和城市提升行动计划,以有序空间和宜居环境为目标,以公园城市形态提升生活品质,深入推进全域增绿增景,推动绿色空间与消费商圈无缝对接、生态价值转化与消费业态创新交互融合,突出生态型、高质量、人本化、有韧性的发展特征,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理念,让城市之美可阅读、可欣赏、可消费,全面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实现生态保护与成都经济发展共生共融共赢。其二,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推动区域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发挥好长江上游特大城市的带领作用,加强巴蜀文化资源的研究和保护传承,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机制,加快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强基础、上水平,促进文物保护传承、文化创新发展等各项领域对外合作交流。实施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开展以评选历史名人推动巴蜀文化学术研究、文化传习、品牌塑造、文艺创作等交流合作,打造一批产业“特而强”、形态“精而美”、机制“活而新”的特色文化载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彰显巴蜀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其三,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公园城市引领市民生活方式变革,应聚焦人民群众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统筹协调好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构建覆盖全区域全人群、标准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民生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深化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管理和动态调整制度。引导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全面推广绿色智能出行、简约时尚生活。推动现代城市生活与节约社会理念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创造出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发展新环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创造出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新生活。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概念先后经历了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的完善和提升,其发展进程已步入了较为成熟的阶段。这是新时代国家赋予成渝地区的重大使命和政治任务,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的政治智慧和战略格局。“十四五”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旨在全面提升城市群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将在制度保障、政策红利、放管结合、资源配置、产业升级、对外开放等方面得到国家大力支持与鼓励。当前,高质量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应重点聚焦“一极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更高站位、更高层次、更加深入系统谋划区域协同发展。同时,要积极调动各方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将成渝地区打造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