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的临床研究进展概述

2021-11-30 11:34郑青
今日健康 2021年7期
关键词:底物病原抗原

郑青

(钦州市灵山县人民医院,广西 钦州,535400)

近几年,随着环境污染程度的明显加重,导致我国感染性疾病的患病率日渐增加,给患者机体健康以及生存质量带来极大危害。经分析发现,鼠疫耶尔森菌、霍乱弧菌等病原微生物再次繁殖后,增加感染性疾病发生的风险,随后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明显增加,耐药性随之升高,进一步提升临床诊治的困难程度[1]。另外我国范围内的流动人口逐渐扩增,明显提升传染性疾病发生的风险。针对此,临床应尽早选择合适的病原微生物检验方式,以此达到早期诊断、治疗的目的,同时还可有效减少感染性疾病的扩散传播[2-3]。现综述如下:

1 病原微生物检验的意义

病原微生物测定的本质是检验微生物中特异性酶,但不同种类微生物的酶系统存在较大差异,且对多重物质分解的功能也不相同,因此选择不同底物所产生的代谢产区可间接测定微生物酶,以此发挥检验微生物的效果[4]。研究表明[5],沙门氏菌能够分泌辛酯酶,其他肠杆菌科的细菌均不存在这一现象。因此,遵循此特征可选择快速检验辛酯酶法测定沙门氏菌,期间底物选择4-甲基伞形酮辛酯,利用沙门氏菌酶进行降解,可产生4MU,同时选择紫外灯检查蓝色荧光。由此看出,此方式具备简便易行的优势,可在紫外灯下观察底物,明显缩短检验时长,其敏感性、特异性均达到90%以上,值得推广[6-7]。

2 血清免疫学检验

临床为了获得对应的抗原抗体反应,应将对应的标记物与抗体相结合,并利用标记物荧光或者酶有色性反应、高电子密度、放射性,经过电镜或者光镜开展定位、定量、定性研究。目前临床免疫分析方法较多,包含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放射性免疫分析法、荧光免疫分析法、酶免疫分析法、间接性酶联免疫吸附法等,均被广泛运用于临床[8-9]。其中(1)酶联免疫吸附法:主要遵循抗原抗体免疫反应与酶高效催化作用的原则发生有机结合反应,同时经酶催化底物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促进溶液颜色改变,提示存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随后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发展,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敏感性、特异性明显升高,在多种病原微生物检验上具有重要意义[10]。(2)荧光抗体技术:荧光抗体技术通常遵循抗原抗体的高特异性反应,选择荧光素作为抗原标记物,并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荧光特异性抗原抗体的复合物、抗原抗体的具体部位。但荧光抗体技术仍具备较多缺陷,例如操作程序复杂、染色标本无法长时间保存、特殊器械较昂贵等[11]。其中快速检验病原菌的方式包含直接与间接检验,前者表示在样品上直接获得特异性荧光抗血清,经洗涤后放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而后者是指在样品上添加对应的细菌特异性抗体,产生作用后开展洗涤操作,添加荧光标记第二抗体[12-13]。

3 分子生物学检验及传感器

近些年,分子生物学以及分子遗传学不断改进,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从外部结构逐渐发展至内部基因结构,因此微生物检验也从生化免疫发展至基因水平上。另外生物传感器也随之被提出,其作为新型检验技术,主要是将传感器技术与分子诊断技术相联合,在分子识别器件以及换能器上效果显著。待测物质、转换器件、识别器件主要利用化学、生物以及物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加上传感器具备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等特点,在相关领域获得一定价值。但其仍存在较多不足,例如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敏感性较低等,还需临床作进一步的研究。

4 小结

综上所述,病原微生物的检验方式较多,均存在一定优缺点,因此临床为了弥补其缺陷,可选择联合多种检验方式的途径,可有效提升检验结果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另外在挑选检验方式时,应充分考虑相关条件,重点在于提升敏感性、减低假阳性上。近几年,医疗水平以及计算机技术不断提升,病原微生物检验技术随之完善,并逐渐向自动化以及简便快速上发展,且分子生物学技术也被提出,经过自动化仪器,实现高效、低廉、安全的检验技术。

猜你喜欢
底物病原抗原
两种品牌大肠菌群酶底物法检测试剂性能的比较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解析参与植物胁迫应答的蛋白激酶—底物网络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泛素连接酶-底物选择关系的研究进展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