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福鑫
( 丹东市公安医院 , 辽宁 丹东 118100 )
小儿肱骨干骨折在临床骨科疾病中,是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一般情况下,该疾病常发生在12岁之下的小儿中[1]。对于小儿而言,由于其骨骼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一旦受到交通事故及高空坠落暴力冲击的时候,就会导致小儿发生骨折。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正处在一个发育阶段,采用良好的治疗方法,能够降低患儿的骨折部位出现血运障碍以及畸形,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然而在临床治疗中发现,采用这种类型的治疗方法,是不利于患儿术后恢复的,往往会导致患儿出现其他并发症[2]。近年来,临床上在治疗小儿肱骨干骨折患者时,采用的是弹性髓内固定,该治疗方法具备恢复效果好、伤口创伤较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等特点,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分析在治疗小儿肱骨干骨折时应用手法复位联合弹性髓内钉固定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骨科在2016年2月-2018年8月期间,共收治80例小儿肱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最高年龄为12岁,最低年龄为3岁,平均年龄是(6.25±2.11)岁,受伤原因:15例患者为车祸伤,22例患者为跌倒伤,3例患者为挤压伤;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最高年龄为12岁,最低年龄为4岁,平均年龄是(6.75±2.07)岁,受伤原因:18例患者为车祸伤,17例患者为跌倒伤,5例患者为挤压伤。纳入标准:(1)本次研究经过医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且签署知情同意书;(3)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肱骨干骨折。排除标准:(1)接受过其他治疗方法者;(2)桡神经麻痹者;(3)有其他并发症,无法接受手术者。比较2组骨折患者临床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措施如下:先将患儿麻醉,之后采取平躺仰卧体位,并将患儿患肢外展,利用X线了解患儿的受伤情况,然后一只手将患儿桡骨上部握住,另一只手将患儿肱骨干握住,将其肘部弯曲为90°,并使用尺桡骨来做牵引拔伸工作,便于将患者肱骨远端长度恢复[3]。然后,将患者前臂垂直并向其肱骨远端挤压,并配合肘关节屈伸,对前臂进行牵引及旋转。在X线透视之下,充分了解患者骨折断端复位情况,待复位满意值周,实施石膏外固定。观察组实施手法复位联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的治疗方法,主要步骤如下:在实施手法复位时与对照组所使用步骤相同,之后采用X线透视机,了解患者骨折端复位情况,若复位效果比较好,则可对患者实施下一步治疗措施,即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4]。将患者肱骨外踝最高处上约1.5cm处实施手术切口,在X 线 透视机的引导之下,将长轴插入患者的骨皮质,并利用“T”形把持器将两颗弹行髓内钉插入到骨折线水平,并将近端的弹性髓内钉插入到肱骨大小结节水平,之后将钉尾剪短,只保留长度为1-1.5cm,将钉尾暴露在患者的骨皮质之外,确保钉尾处于不弯折的状态。2组骨折患者在手术后均采用抗生素,预防其出现感染现象,并将患者患肢采用肘托制动,防止患者的骨折部位有移位、分离现象出现。待患者骨折处有骨痂形成后,采用悬吊方式进行固定,且在这个时候可以指导患者适当进行一些简单、容易的肘关节运动与肩关节运动[5]。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对比2组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标。其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判定共分优、良、差这3个等级。优代表患者肩关节能正常活动,肘关节能正常活动,并未出现其他并发症以及任何疼痛感;良代表患者有1个关节在活动时存在障碍,或者是关节活动正常,并发症有1种或1种以上;差代表患者关节活动存在障碍或者有2个关节在活动时存在障碍,且有并发症发生。
5 结果
5.1 2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对照组(n=40):住院时间为(12.65±1.93)天,骨骼愈合时间为(12.89±4.57)天,术中出血量为(192.52±43.59)ml,手术时间为(73.25±12.84)分钟。观察组(n=40):住院时间为(11.65±1.23)天,骨骼愈合时间为(9.21±3.52)天,术中出血量为(96.87±33.45)ml,手术时间为(58.92±16.68)分钟。观察组骨折患者住院时间、骨骼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明显比对照组更优,其中住院时间t值为2.7634,P值为0.0071;骨骼愈合时间t值为4.0347,P值为0.0001;术中出血量t值为11.0099,P值为0.0000;手术时间t值为4.3055,P值为0.0000,2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5.2 2组骨折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对照组(n=40):恢复效果为优的患者19例,恢复效果为良的患者12例,恢复效果为差的患者9例,总优良例数为31例,总优良率为77.5%。观察组(n=40):恢复效果为优的患者21例,恢复效果为良的患者18例,恢复效果为差的患者1例,总优良例数为39例,总优良率为97.5%。观察组骨折患者总优良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其中x2值为7.3143,P值为0.0068,2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一般情况下,小儿肱骨干骨折常发生在3-12岁儿童中,由于这个阶段的儿童缺乏安全意识,且活动好动,十分容易出现交通事故、玩耍跌倒、高空坠落等问题。在临床上所采用的治疗方式是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由于儿童的骨骼发育速度比较快,再采用固定手术之后,能够促进其骨骼愈合,然而该手术方式在术后往往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骨折畸形愈合或者是不愈合[6]。而据相关研究显示,对小儿肱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弹性髓内钉固定术,其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明显优于采用石膏外固定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有明显效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髓内钉的稳定性较强,能够避免患者的骨折部位朝着其他方位移动,从而确保患者患肢的稳定性。其次,虽然对于骨折端并未采取牢固固定的措施,但是由于髓内钉所具备的弹性内卡较为独特,能够确保骨折端对位处于牢固状态。除此之外,若患者骨折端有存在一定的微动,是有利于形成骨痂,进而加快患者患处的愈合时间。且由于骨骼与固定物所接触的面积比较小,是十分利于骨骼进行生长与发育的,对于骨骼正常的生长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很小,进而从最大程度上避免伤害到患者的骨供血功能以及桡神经功能。换而言之,这种治疗方法对于能够给骨骼愈合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因此,才会让患者骨折处能够尽快恢复,且所出现的并发症较少[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骨折患者住院时间、骨骼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明显比对照组更优,观察组骨折患者总优良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2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虽然在治疗小儿肱骨干骨折患者时,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弹性髓内钉固定方法所存在的手术适应证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还需要采用大量临床研究来证明,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应用这种治疗方法,不仅具有创伤小、愈合快、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等特点,而且采用该种治疗方法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