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船舶融资租赁的风险管理

2021-11-30 09:54:06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营销界 2021年35期
关键词:承租方国际贸易船舶

周 楠(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 前言

我国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综合国力也在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与世界各国展开了广泛的贸易交流,并建立起了相应的国际贸易船舶租赁业务体系。然而由于我国国际贸易中船舶融资租赁业务开展时间较晚,积累的经验不足,发展得还不够全面,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产业结构方面的规划不合理、船舶租赁融资渠道少、关于船舶融资和租赁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金融风险、租赁双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因此如何对国际贸易当中船舶融资租赁的风险进行相应的管控,成为了当前国际贸易中船舶融资租赁行业共同关注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和风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政府、国际贸易行业、船舶融资租赁行业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才能共同推动国际贸易中船舶融资租赁健康可持续发展。

■ 国际贸易中船舶融资租赁的基本类型

(一)直接的融资租赁

在国际贸易中船舶融资直接租赁是最常用的租赁方法,在市场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比重。直接融资租赁指的是船舶租赁公司作为甲方,把国际贸易当中乙方需要的船只通过收购的方式纳入到公司旗下,然后自己设置租金供给乙方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乙方支付租金。直接租赁一般会在合约当中明确规定,在甲乙双方期满之后,会协商一个价格,将船舶的所有权转给乙方或者有意向购买的第三方。

(二)售后回归的融资租赁

售后回归的融资租赁与直接租赁最大的区别在于所有权的回归。售后回归的融资租赁指的是船舶融资租赁公司购买一些个人的船舶用于开展国际贸易的船舶租赁,在购买之后,个人也可以付给船只租赁公司相应的租金,以租赁的方式继续使用自己卖出的船只。但在合同上会明确规定,在租赁期满之后,船舶重归个人所有。这就相当于虽然个人船舶已经卖出,但最后船舶的所有权还是回到船主的名下,这种租赁方式适合那些想将固定资产转换为货币资金的融资者。

(三)转移所有权的融资租赁

转移所有权的融资租赁方式指的是在许多国际贸易开展的过程中,对于船舶的使用周期较短,因此衍生出了一种可以进行多次转租的船舶租赁方式。在这种融资租赁方式当中,组织交易的中间商可以通过将船舶多次转租来赚取中间的差价,融资就是在转移所有权的船舶租赁过程中产生的。

■ 国际贸易中船舶融资租赁的风险

(一)租赁者的个人信用风险

在开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往往机遇与风险并存,租赁船舶的承租方往往会因为某一阶段的经济政策、市场规律的影响、自身经营方式的原因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甚至亏损的情况,这时与对方签订的船舶租赁合同不得不违约,甚至连租金都支付不了。此外,还有一些承租方自身信用缺失,在租赁船舶之后拖延租金交付,甚至出现赖账的情况,有些承租方更是为了在租赁船舶之后转给第三方,将融资到的资金用于其他目的,把烂摊子丢给租赁公司与第三方。

(二)意外变故导致的筹资风险

有时在租赁公司与承租方共同协商并与造船厂签订合同之后,由于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遇到资金周转困难等情况,承租方无法进行造船费用的支付,需要租赁公司与承租方共同承担,双方面临着筹资风险。尤其在杠杆租赁的方式下,一旦承租方不能如期缴纳合同金额,所定制的船舶就会抵押给银行,如果后续承租方不能很好地进行融资,筹集不到资金,船舶就会面临着被银行进行回收或拍卖的风险。

(三)国际贸易中船舶融资租赁的政策风险

在国际贸易中船舶融资租赁还存在着政策风险,并且这一政策风险不仅包括国家针对船舶融资租赁行业出台的相关政策,还包括对于国际贸易出台的一系列管控政策。如果国家针对国际贸易及船舶融资租赁出台的政策较为稳定,那么国际贸易中船舶融资租赁业务的需求就会比较稳定和顺利,反之船舶融资租赁则会根据政策进行相应的波动。

(四)船舶运行中的自然灾害风险

在开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船舶在海上运行时,由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必然会对船舶本身造成或大或小的损害,进而影响船舶的融资和租赁。此外,自然灾害也会造成国际贸易无法开展,船舶融资租赁的需求也会随之减少,这也是国际贸易中船舶融资租赁所面临的风险之一。

■ 国际贸易中船舶融资租赁的风险管理

(一)对承租者个人信用风险的管理措施

首先,在承租方向租赁公司提交租赁申请的过程中,租赁公司要对承租方进行充分的考察,尽量选择一些有长期、国际贸易历史的融资方。并对承租方的运输合同进行核查,查看承租方与货主合同的真实性。此外,租赁公司要根据运输合同的内容进行预核算,考察承租方运营过程中的资金周转是否能够满足公司设置的租赁期限内的租金偿还金额。最后,要与承租方签订严格的担保协议,明确双方在船舶租赁之后的责任与义务,在合同内容当中设置无限连带的担保责任,加强承租方在合同期内还款的保障。

(二)对意外变故导致的筹资风险的管理

船舶租赁应该在日常融资租赁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创新先进的融资租赁模式,例如对国际贸易中船舶融资租赁设计一系列更加详细的担保与反担保协议,可以充分将银行信用和船舶本身的价值利用起来,使银行和承租方共同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价值模式。一方面,租赁公司可以要求承租者在租赁时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让承租人与银行共同给租赁公司提供保证函,让银行对承租者违约后的剩余金额偿还能力进行担保。另一方面,为了应对意外变故导致的筹资风险,在承租方不能如期缴纳资金的情况下,可以由造船厂对船舶进行回收或者回购,租赁公司也可以将船舶的所有权抵押给银行,这样也可以使银行规避风险。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形成一个租赁公司与承租方、银行、船舶制造厂相互担保、风险共担的局面,为参与船舶融资租赁的各方都提供了保障。

(三)对国际贸易中船舶融资租赁的政策风险的管理

为了进一步对国际贸易中船舶融资租赁进行政策风险的管控,首先国家应该建立健全国际贸易中船舶融资租赁的行业制度和法律法规,并且根据市场变化出台一些优惠和扶持政策使船舶融资租赁进行稳步发展。此外,国家应牵头在行业当中建立一批信息公开透明、运作稳定的与船舶融资租赁相关的中介机构,解决船舶租赁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既能推动船舶租赁的发展,也能更好地分散融资风险。最后,政府也应该针对船舶制造厂的经营管理出台相应的管控政策,对船舶制造厂船舶制造材料的合规性、船舶质量进行监督,尽量规避国际贸易中船舶融资租赁安全风险。

(四)对船舶运行中的自然灾害风险的管理

首先,为了更好地规避船舶在运行当中遭受自然灾害所产生的交易风险,行业内部可以建立船舶融资基金会,吸纳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投资者,一旦承租方由于意外不能及时缴纳金额,可以与投资者商定好还款日期、利息率等之后获得融资资金。融资基金会也应转变传统观念,提升在船舶融资租赁行业的服务水平,一方面为承租者减少由自然灾害导致的一系列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投资回报。此外,船舶租赁的承租方也应在租赁的过程中做好意外保险的购买,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升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

■ 总结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中船舶融资租赁过程复杂,涉及的金额非常巨大,虽然我国国际贸易中船舶融资租赁发展势头迅猛,但在行业水准、风险管控经验上还与其他船舶融资租赁的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承租者本身应该具有充足的金融、贸易、船舶租赁的相关专业知识,具备充足的经验,才能更好地规避风险,在这一行业中大展拳脚。租赁公司应该建立规范的租赁体系,在进行租赁的过程中详细考察租赁方的信誉,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经济损失。政府也应出台相关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对行业中现有的融资机构进行管控,激发船舶融资租赁市场的潜力,推动中国国际贸易中船舶融资租赁行业的崛起。

猜你喜欢
承租方国际贸易船舶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船舶(2021年4期)2021-09-07 17:32:22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船舶!请加速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04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塑料助剂(2019年3期)2019-07-24 08:51:20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租赁合同中承租方不完全履行下的法律应对
法制博览(2018年31期)2018-01-22 16:21:03
不同租金支付方式对租赁承租方的影响
商业会计(2017年11期)2017-07-21 09:42:28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的影响分析
会计之友(2017年10期)2017-06-27 07:52:18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
中国船检(2017年3期)2017-05-18 11: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