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康利
猕猴桃在中国已经有40 多年人工栽培历史,“高龄”果园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老产区,目前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洪涝灾害、人为管理不善、果树自然衰老等因素导致的园区缺株少苗,病虫害严重,减产或不结实甚至树体死亡等。针对这些问题,果农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考虑,通常会选择毁园后立即重新建园。我们发现,再植猕猴桃幼苗成活率普遍较低,即使成活,也会表现出苗株矮小、生长缓慢、叶片瘦小、枝梢细短。有的再植园甚至七八年仍无经济产量,严重影响果农的收益。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重茬障碍(或者连作障碍)。不少作物如豆科植物、蔬菜、果树以及某些中草药等,都会因为重茬造成植物根部病害,导致根腐病、叶枯病、病毒病等的发生,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导致产量低、质量差。
1)养分失调。每种作物都有各自喜好的养分,长期连作会导致土壤中这些养分供给不足,影响作物生长。
2)自身毒素致小环境恶化。作物有吸收也有排泄,作物根系排泄的有害物质不易分解,日积月累,根际小环境恶化,如果再植前不进行彻底的土壤改良,势必对再植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3)异株克生。即化感作用。植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如酚化合物、萜烯类、生物碱等)会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发育,这种现象被称为异株克生。据研究,上茬猕猴桃根系分泌出来的这类次生物质,对下茬猕猴桃根系生长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特别是影响下茬幼苗生长。次生代谢物质是植物体内产生的非营养性物质,能影响其他植物包括同类正常生长。猕猴桃碱是猕猴桃生命活动中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由于其向根际土壤的分泌扩散,这可能是猕猴桃重茬再植障碍出现的原因之一。俗话说的 “人挪活,树挪死”,也应该是这个道理。
4)根边缘细胞功能丧失。根边缘细胞(Root border cells)是指从植物根冠表皮游离出来,并聚积在根尖周围的一群特殊细胞,其发育受遗传调控。根边缘细胞是位于根尖表面与土壤之间,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边界层。
根边缘细胞能特异性合成、 分泌一系列化学物质,包括花色素苷、抗生素、特异性酶类及其他化学物质,能抑制或促进根际周围细菌、真菌、病毒、线虫等的生长;还可以中和根际周围一些有毒化学物质(如铝毒)。因此,根边缘细胞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多种生物学作用。它们与根际土壤中的菌群建立了相对平衡、互生共赢关系。一旦树体死亡,根边缘细胞功能也随之消失,平衡被打破,土壤中的有害菌得不到抑制,就会快速增殖,连作后即形成重茬障碍。
据调查,利用传统轮作倒茬4~5 年的方式,可使根际有毒有害物质在自然条件下缓慢降解甚至消除,但整个过程耗时较长,实际生产上很难做到。而且实践证明,采用短时深耕晒垡和冻融交替的方法,在克服重茬毒害问题上收效甚微。因此,建议生产者慎重采取全园挖树的措施,尽可能采用缩冠换干法更新老果园。根据笔者经验,以下几种方法综合使用,对克服猕猴桃重茬障碍有一定作用。
1)园区如果只是个别区域缺株,可以采用借枝覆盖架面法,即从缺株两边树上定向培养徒长枝,顺着中心铁丝绑缚作主干枝,可以很快达到扩冠覆盖架面目的。还可以利用临近树基部的萌蘖压条,以达到弥补缺株、提高架面覆盖率的目的。压条时一定要在枝条掩土覆盖的底面位置去掉韧皮,并涂抹生根剂,促使尽快生根。
2)如果全园挖除另栽,则应将老树的树根刨掉,并彻底清除残根,配合使用土秀才重茬120 效果更佳。重新规划时注意调整株行距,避开原栽树的位置。
3)在新栽猕猴桃幼苗根系上蘸适量生根剂。猕猴桃重茬再植时,如果能够尽快形成强大根系,就能够避免僵苗(俗称的小老树),这对克服重茬障碍有一定作用。
4)选择大苗栽植。大量实践证明,如果选择胸径大于1.5 cm 大苗定植,效果良好。
5)选择适应性好的实生砧木。可选择抗涝性好的对萼猕猴桃雄株作砧木,双方嫁接亲合力较好,成活率高,而且嫁接出来的猕猴桃长势良好。有条件的园区建议选择组培脱毒猕猴桃苗,其抗逆性好,适应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