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春,王 瑜
(1. 广西民族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530006;2. 南宁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530001)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把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发展为“四个自信”,增加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蕴含对革命文化的自信。革命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中华民族以昂扬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表征。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观、政治观、革命观、价值观和群众观上的综合体现,具有自觉性与内生性、科学性与政治性、传承性与创新性、包容性与开放性[1]。革命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时代创新性以及丰富的教育内涵,我们要在教育活动中推动革命文化不断从文本话语向生活话语,从单向灌输向多元互动进行转换[2]。学术界关注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问题,有学者提出革命文化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甘露,应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3];有学者提出革命文化需要融入高校思政课[4];有学者提出革命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有利于引领教学方向,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范式[5]。尽管不少学者对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但对于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究却较为欠缺。为此,我们对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程的功能内涵、实践问题与优化路径进行审视,以进一步明晰小学生“四个自信”培养的路径,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作为党和人民在革命年代艰苦奋斗而形成的文化结晶,革命文化可以为教育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分为物质资源与非物质资源。革命历史遗存的物件和纪念场所属于物质资源,如革命纪念碑、烈士陵园、革命旧址、革命纪念馆等。重大革命事件、革命人物故事以及这些事件和人物背后所凝练的精神则属于非物质资源,如井冈山精神、红岩精神、长征精神等[6]。将革命文化的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进一步开发并融入小学语文课程,将更加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016年开始试用、2018年开始在全国统一使用的国家统编语文教材,加强了革命传统教育。与之前的人教版教材相比较,与革命传统有关的选文大幅增加,小学约有40篇课文、初中有30余篇课文体现了革命传统教育。通过语文课程,许多鲜活的革命形象、革命精神对学生成长构成深刻影响。例如,《吃水不忘挖井人》讲述了毛主席在沙洲坝带领人们挖水井的故事。通过对这一时期革命遗址和相关故事的教学,学生在与历史的触碰中感受到了爱国精神和崇高理想,能够体悟个体成长与国家发展的深刻关联。
在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背景下,一些学校和教师将中华传统文化视为一种悬置于古代的静态事物,导致不少学生将中华传统文化狭义地视为远离自身生活和现代科技的过时文化,难以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革命文化教育承担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承接的功能。在教学实践中,革命文化教育需要拓宽语文课程对革命文化资源利用的广度与深度,让学生从静态的书本知识掌握转向动态的实地情景体验,帮助学生对当代中国、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形成整体的、动态的、历史的认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根据地纪念馆,承载着鲜活的革命精神,可以为语文课增添丰富的教学素材,使课程从平面化教材转化为立体化教学,增强趣味性。例如,在《七律·长征》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当地遗留下来的长征文化资源进行展示、讲解,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探索和开创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艰辛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也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小学生还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需要在价值观培养方面得到保护与引导。作为加强“五个认同”的重要内容,革命文化所蕴含的革命精神、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成为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内容。例如“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正是革命文化中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等在当代中国的延续与发展。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程,将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程,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目前,虽然有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实践方式,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方法,但还存在历史知识与当代生活的关联性不足、革命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融入意识不强、融入评价不科学等问题。
“当前的革命传统篇目之所以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不能取得预期的成效,主要是革命传统篇目与青少年之间有一道代沟。”[7]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革命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不足。例如,以拯救民族危机、抗日爱国为主题的小学语文篇目与学生生活实际存在较大差距。如果学生单纯依靠课堂教学与文本阅读,这些篇目则显得较为抽象,难以与学生生活实际形成共鸣。从教辅资源方面看,市面上鲜有针对小学生开发的以革命传统为主题的课外读物或影视作品。近年来,许多热播影视剧为了提高收视率,更注重外在的感官体验,缺少足够的内在革命情感与精神升华,不能成为小学生课外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资源。同时,有些经典的革命文化故事由于其严肃性、政治性,不宜进行随意开发。这就使得许多小学生在选择课外读物时,倾向于更具有文学性、故事性、生活性的畅销读物,而对革命题材读物敬而远之。从课堂讲授方面看,个别教师将革命传统教育理解为对近代革命“历史”的教育,多采用知识讲授、纪念仪式或主题班会中的革命故事分享等形式,对近代革命历史知识进行教学,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对于革命事件的历史背景、革命人物的情感生活较为生疏,无法理解那些已经成为过去的困难和险阻,无法把这些与当前的幸福生活关联起来。于是,如何处理革命传统篇目的严肃性与趣味性、政治性与生活性的关系问题,成为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资源,革命文化资源所承载的价值因素在现实教学中的利用率不高。革命文化资源中的精神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提炼和升华,无法有效转化为学生为人处世的基本价值尺度和行为准绳。很多教育工作者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认识不到位,在许多学校的日常教学中,语文教材几乎成了唯一的课程资源,用“观点加例子”的方式进行解读成为不少教师开发资源的主要方式。这就造成了革命文化资源在教学中难以充分发挥加强学生理想信念和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作用。在利用途径上,利用方式单一,且不能使学生联系社会现实,不能充分整合革命文化资源的优势。例如,学生参观红色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观看红色实物图片,以及瞻仰烈士陵园等活动都是静态的单一呈现形式。具有较强历史性的革命文化所体现出的艰苦牺牲等内容,不容易让学生们关联到当前幸福富足的现实生活,不能充分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若是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不能及时挖掘和提炼革命文化的实质性内涵,其育人功能则难以具有足够的深度和厚度。
语文课程是革命文化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载体。在语文课程目标中,若只关注革命文化教育的知识指标,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指标,就有可能导致爱国主义教育、革命教育流于形式。诚然,一些学校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从认知层面了解革命文化;但是,在讲述书本上关于革命文化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对革命文化从“知”到“情”的转变。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能仅依赖于激昂的政治口号或理性的知识推理,更需要以深厚的情感来熏陶。这种情感的培养和传递需要在对革命文化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将课本知识与实际体验相结合,促进学生在情感与精神上形成共鸣。在教学评价中,由于知识指标可以通过口试、笔试等方式进行评价,而情感指标则不容易进行量化评价,这也导致教师们在教学评价活动中,往往更强调革命文化融入语文课程的知识性指标,相对忽视情感性指标,这使得教学活动后,不少学生通过课程明白了爱国的道理、了解了爱国的事件,但却没能感受到爱国的情感。
针对当前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程存在的问题,要提升融入成效,充分发挥革命文化的育人作用,就必须优化融入路径。
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三种文化绝非彼此孤立的,它们一脉相承,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形态,都积淀着中华民族内心深处最诚挚的精神追求。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沉淀中形成了“愚公移山”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一精神在革命时期转化为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并进一步在当代社会形成“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8]。革命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独特文化。它上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文化得以更新再造、重焕生机的关键环节,是连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纽带[9]。
基于这样的历史逻辑,要消除学生与革命篇目之间的代沟,在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程时,应加强内容的当代性和可读性。例如,在八年级《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历史顺序,结合其他课文如《七律·长征》《“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飞向太空港》《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等,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围绕不同时代共同的民族精神,将党在革命战争中的艰苦奋斗精神与当代奥运精神、航天精神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视野,增强学生对革命精神当代性的理解,消除学生因年代久远对革命文化产生的距离感和陌生感。此外,为增强内容的可读性,教师可以在课堂内和课堂外为学生补充史料。例如,在讲解王安石《梅花》这首七绝诗时,可以结合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进行教学。同样是写梅花,但两首诗词所折射出的情感和内在精神各有不同,一个是知识分子以梅花自诩、不畏艰难的个性,另一个则是革命家坚持真理、英勇卓绝的高贵品质。这种比较和关联的教学,可以较好地加深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
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程应改变单一现场讲授的形式,注重将多种教育资源、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进行融合,培养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与自主性。目前,语文参与式学习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它以平等参与、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为载体,通过小组或班级的学习活动,引领学生自主运用语文知识,在言语、思维、审美、探究等方面进行实践体验[10]。参与式教学能够提高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效性。
首先,根据参与式教学注重平等性的特点,在讲授革命文化的相关篇目时,可采用问题式的授课方式。教师可提前设置问题,以知识性问题为线索展开教学活动,围绕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让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之中。例如,学习《七律·长征》时可以问,它的诗眼是什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找答案,并探究长征的意义和价值。学生也许能找到“不怕”“开颜”等词,可以在比较中引导学生理解“不怕”作为诗眼统领全诗的意义。学生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互动,共同获得对长征的理解和对诗词魅力的感受。
其次,根据参与式学习强调情境性的特点,在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可通过模拟情景、选取情景、创造情境来实现教学目的。例如,在《开国大典》《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等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当地革命文化资源的各种物质载体,让学生在客观真实的历史文物和遗址面前感知与体验。这种现场感知式的实践教学是用真情实景感化学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革命精神的领悟。
最后,根据参与式教学重视审辩探究性的特点,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审辩性思维训练。例如,在《沁园春·雪》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毛泽东的“三步读书法”(一要读,二要怀疑,三要提出不同的意见)来学习“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等诗句。在“读”中体悟语言,在“怀疑”中概括逻辑特点,在“提意见”中体会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思维的探究过程中,发掘诗词的意境及作者的革命胸襟。柳亚子称许道:“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11]
此外,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应积极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尝试开展诸如参观线上革命博物馆活动、观看革命教育影视,增强革命文化在教学中的趣味性。
在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程的过程中,情感价值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生学习革命文化的热情和兴趣,如学习中收获的快乐、爱心、信心和审美情趣等内心体验。然而,在现实教学活动中,情感价值常常因为缺乏科学的、量化的评价标准而受到忽视。对此,教师应着眼于对教学互动过程中行为与言语的观察,采取质性的、建构的、多元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一方面,应注重学生对革命文化情感价值目标达成情况的考核评价。对目标进行行为化,将学生内在心理和能够反映学生内在心理的外在行为结合起来[12]。例如,在《开国大典》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将情感目标设置为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新中国、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围绕这一情感目标设定出相应的行为目标:(1)用五分钟来欣赏课文中的插图,说出插图中画的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氛围;(2)用饱满热情的口吻朗读课文,边读边细心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3)划出文中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句子,自己悉心读两遍;(4)用自己的话概括开国大典的盛况表现在什么地方。这种情感目标的行为预设,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具体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新中国的热爱。另一方面,应坚持教师考评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将评价视为一种常规的、建构的教学方式。在革命文化篇目学习后,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与自我评价,交流所学知识与心得体会。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情境搭建、参与观察、档案袋记录等方式对学生关于革命文化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进行记录、评价和引导;在课后可以采用问卷、笔试等方法来掌握学生在革命文化学习方面的实际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