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到今年全国两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至此,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3],一幅宏伟的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呈现在我们面前。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基点上,放眼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对“十四五”规划做战略分析,可以看到规划和远景目标包含战略机遇和战略阶段的科学判断、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的精心设计、战略重点的理性选择。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根据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时势分析,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方法[8]。很显然,制定战略,首先要对战略时势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是制定战略的战略前提。战略思维是一个长远性的逻辑思维。其设计和实施,既讲不断革命论,又讲革命阶段论,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对战略阶段的科学判断,也是战略制定的重要前提。
《建议》在总论部分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1]这是继党的十六大做出这一重大判断之后,又一次与时俱进的关于机遇期的重大判断。
这一科学判断有二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大势,第二层含义是表现。就国际大势来说,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是由和平和发展的世界主题决定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平和发展的世界主题,提供了这样的国际环境。就国内大势来说,这个战略机遇期,是由我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决定的。我国经济潜力雄厚,国内市场广大、政策工具选择多,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优越等基础因素共同决定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长期向好,是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的国内条件。总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环境有利,国内条件具备,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讲大势是讲总趋势。总趋势是机遇,是战略机遇期,这是肯定的。但讲总趋势的表现,却不总是表现为机遇,而是时而表现为机遇,时而表现为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机遇期的双重表现看,《建议》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际格局变化、世界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方面指出机遇;从国际环境、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全球化、霸权主义等方面指出挑战[1],全面深刻地指出了国际机遇与挑战的新变化。从国内看,《建议》则从阶段定位、制度比较、国家治理、经济态势、发展基础、人力资源、回旋空间、发展韧性、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优势指出机遇;从创新能力、农业基础、城乡差别、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指出挑战[1],同样,全面深刻地指出了国内机遇与挑战的新变化。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根据邓小平的提议,制定了 “三步走”的国家发展战略,简单说来,就是从1980年起步,七十年“三步走”,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具体说来,第一个十年是第一步,生产翻一番,生活解决温饱问题;第二个十年是第二步,生产再翻一番,生活总体达小康;剩下五十年是第三步,生产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8]。“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三个阶段相互衔接,循序渐进,从温饱到小康,从小康到富裕,最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现出分阶段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鲜明的阶段性战略思想。
进一步分析还可以看出,“三步走”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阶段性设计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把现实的实现性和未来前瞻性紧密结合,体现出阶段质的区别来。具体说来,“三步走”的前两步是可预见的可实现的前两步,第三步则是站在前二步的基础上对未来一个较长时期的一个前瞻,是预期、是设想、是展望,具有指导性意义。这样设计的依据就在于人的预见能力的判断。经验告诉我们,人们的平均预见能力在二十年左右。在可预见的二十年时间内,设计二十年两步走,就有目标的可实现性,超过二十年左右的预见期,可以前瞻,前瞻的时间可以拉长一些,目标可以宏大一些,具有目标的指导性。比如“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三步五十年,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样,第三步就可以留给后人一个调整的空间,指导后人来重新设计分步走的新的发展战略,将具有指导意义的前瞻性转变为新的实现性和新的前瞻性。以此类推,“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就能在实施中逐步推进,平稳致远。
进入21世纪以来,“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实现前两步战略目标以后,对第三步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与细化,前后大致进行了三次:第一次,是党的十五大做出的战略调整:从2000年起步,第一个十年,是第一步,生产翻一番,生活宽裕的小康;第二个十年,到建党一百年,是第二步,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更加发展完善;剩下三十年,到建国一百年,是第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4]。第二次,是党的十六大把新“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作合并调整,提出了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5],至此,新“三步走”的战略安排从战略阶段和目标的角度被归结为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第三次,是党的十九大,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对今后三十年做出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前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后十五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6]。正是在十九大对战略阶段做出重大调整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才把“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战略阶段定位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战略阶段”上。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作为一个较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是一个包括诸多战略要素的战略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是核心要素,而且,目标与任务是一对伴侣,两者相伴而行,具有辩证统一的哲学关系。目标对任务来说,目标是长远的,目标是任务的向导;任务是当前的,任务是目标的实现。没有目标的任务,任务是盲目的;没有任务的目标,目标是空置的。
《建议》统筹“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首先提出到二〇三五年的远景目标,尔后,以二〇三五远景目标为依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规划目标。关于二〇三五远景目标,《建议》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分别从创新能力、现代经济体系、国家治理体系、文化软实力、生态环境、对外开放、发展水平、平安中国、人民生活等九个方面做出靶向性安排[1],粗线条地勾勒出一幅到二〇三五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景式的美好画卷。之所以说“粗线条”,是说《建议》不同于《纲要》,《建议》是党中央的《建议》,《纲要》是国家的《纲要》,五年规划制定的法定程序是,党中央首先提出《建议》,提出方向性、原则性的规划指南,然后,国务院根据党的《建议》编制《纲要》(草案),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纲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是《建议》,在形态上,还是“粗线条”的原则规定。之所以说“全景式”,是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个从经济基础到政治上层建筑再到文化意识形态再到社会载体,再到自然生态,是一个“五位一体”全面建设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二〇三五远景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十五年的远景目标,理所当然是“全景式”的目标体系了。
关于“十四五”规划目标,《建议》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分别从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民生福祉、国家治理等六方面作出部署。审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体系,可以看到它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的鲜明特征[2]。“十四五”规划目标体系的六个方面,目标导向性突出,同时,它又是联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和弱项,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的,问题导向性很强,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有机地结合起来。“十四五”规划目标体系的六个方面,是我们经常强调的常规性的六个方面,在这里继续重复强调,坚持了守正的原则要求。“十四五”规划目标是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上确定的第一个五年的奋斗目标,为了开好局,起好步,不能就守正而守正,要在守正中创新,体现出经济发展的新成效、改革开放的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的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进步、民生福祉的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的新提升的六个“新”来,将守正和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建议》瞄准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规划的长期目标,重点部署了从创新驱动、发展现代产业、拓展国内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区域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绿色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社会建设、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国防建设等十二个方面的战略任务[1]。
纵观这十二个方面的战略任务,可以看到“十四五”时期的战略任务总体上是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分领域来组织设计的[2]。五年前,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在审议和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时,首次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这些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了党的发展理论,创新发展理念,赋予经济发展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阐明了发展动力、持续发展、永续发展、繁荣发展、发展本质等发展的重大问题,标志着我们党经济发展理论的新高度。“十三五”规划胜利收官的实践证明,五大发展理念是完全正确的。由此可以预见,由五大发展理念作为红线珠串起来的“十四五”规划的战略任务,一定会为“十四五”规划目标的高质量实现提供先进的理念引领和强大的力量支撑。
“十四五”战略任务体系中,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政治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经济的发展在于循环运动。在社会经济的循环运动中,由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环节组成的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两大循环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两大循环体系的顺畅运行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要且充分的条件。改革开放前,我国是封闭半封闭的国内循环模式。改革开放后,形成了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完全开放的国际循环模式,这种“世界工厂”式的发展模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近几年来,遇到百年未有之变局,逆全球化蔓延,单边主义盛行、保护主义抬头,加上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叠加全球经济大衰退,这种“两头在外”的国际循环模式明显不适宜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变化了的条件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模式,把战略基点放在国内循环上,使经济循环更多的依据国内市场,形成良性的国内循环,在此基础上,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将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对接,推动形成良性的国际国内双循环,以此来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2]。这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格局调整,相信,以“两点论加重点论”的哲学思想构建起来的这个新发展格局一定能提升“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水平和优势。
战略重点,就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抓手。在一个国家的一定时期内,当某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成为整个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制约因素时,它就会成为发展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和重点[8]。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确定之后,战略重点的选择正确与否,便成为整个发展战略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建议》明确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1]。可见,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是“十四五”规划乃至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实现的战略支撑和重点。
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不断进步、兴旺发达、永葆生机的重要力量。这是站在人类社会、站在民族、国家和政党的高度来定义创新意义的。如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定义创新,创新则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发展的这个第一动力,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这个“牛鼻子”,发展就处于主动地位,竞争就立于不败之地[7]。华为、中兴的崛起及奋斗历程鲜活地佐证了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现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正在兴起,以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为标志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与此相联系的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正在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这样的机遇面前,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核心,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支撑,不断推进各方面的创新,抓住和用好这个机遇,开拓进取,积极有为地去完成“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