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番茄生产机械化技术发展分析

2021-11-30 09:12
现代农机 2021年1期
关键词:机械化番茄大棚

(扬州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225000,江苏扬州)

番茄(也称西红柿)是一种喜温性茄科类蔬菜,在正常条件下,同化作用最适温度为20~25 ℃,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太严苛,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生长良好,土壤酸碱度以pH6~7 为宜。番茄作为一种大宗型蔬菜,种植面积广,总产量高,消费量大。目前,仅部分生产环节实现了机械化,大部分环节尚以人工为主。近年来,扬州市依托农业三新工程项目,通过机械化集成应用试验示范,融合农机农艺技术,在番茄生产的旋耕、碎土、起垄(镇压)、移栽、收获等关键环节实现机械化,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番茄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规范。

1 机械化作业技术及流程

1.1 机械化净园

采用29.4 kW 及以上大棚王拖拉机配套秸秆粉碎机,作业幅宽90~120 cm,沿塑料大棚长度方向作业,要求茎秆粉碎长度≤5 cm,地表无明显蔬菜残体、地膜和杂物,达到净园和培肥的目的。

1.2 机械施基肥

采用29.4 kW 及以上大棚王拖拉机配套撒肥机或自走式撒肥机,根据大棚宽度调节撒肥宽度(一般4~9 m),避免重施、漏施,确保均匀施肥。

1.3 机械耕翻

番茄移栽前3~5 d,土壤水质量分数控制在25%左右,对土壤进行耕翻。采用29.4 kW 及以上大棚王拖拉机配套旋耕机沿塑料大棚长度方向作业,幅宽120~150 cm,作业2 遍。作业要求耕深不小于15 cm,土壤细碎、疏松、上虚下实,碎土率90%以上,作业到边到角。

1.4 机械起垄

设施番茄采用垄上种植模式,先起垄,后垄上移栽定植,以便作物透气扎根。耕翻作业结束后,沿塑料大棚长度方向进行机械起垄作业。作业前,根据品种和管理要求,调节多功能田园管理机起垄高度和垄面宽度,要求垄顶宽80~100 cm,垄底宽100~120 cm,沟宽30 cm,垄面平整,垄行排列整齐。

1.5 铺设微滴灌带

大棚番茄生长最佳空气湿度为50%~65%,土壤湿度为65%~80%,忌大水漫灌。为提高肥水利用率,降低大棚内湿度和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大棚内宜采用膜下滴灌方式。微滴灌系统包括水源、过滤器、供水设备、肥料混合箱、肥料注入器、流量和压力调节器、田间管网系统和滴头。在垄上铺设1~2 道微滴管道,可与覆膜一起机械铺设。铺设时,根据种植行距,调整滴灌带之间的距离,以防移栽时鸭嘴损伤滴灌带,造成跑水现象。

1.6 机械覆膜

利用地膜提高地温、封除杂草,采用多功能田园管理机,配覆膜装置,沿起垄方向作业。调整好垄形后,将膜拉出一部分铺在垄上用土压住,放下压膜泡沫轮和覆土轮压住膜边进行机械作业。作业时选取合适的地膜,膜边覆土宽度3~5 cm,覆土厚度3~5 cm,保证覆膜的密封性。

1.7 机械穴盘育苗

越冬茬番茄,一般在7 月—8 月育苗,苗龄30~45 d;早春茬番茄,一般在11 月—12 月大棚育苗,苗龄90~120 d。种子播量在600~900 g/hm2左右。番茄育苗应选择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型好的品种。出苗前,白天气温控制在28~30 ℃,夜间保持20~22 ℃,一般3~5 d 即可出苗。出苗后,白天保持气温在25 ℃左右,夜间控制在15 ℃左右,床土温度要保持在15~20 ℃。当夜间气温偏低时,可采用地热线加温,以免影响出苗速率和出现猝倒病。宜采用半自动气吸式穴盘播种机或蔬菜育苗流水线,选用72 穴或108 穴的育苗穴盘,一穴一粒,合格率≥90%。壮苗标准为苗高15~20 cm,直叶6~7 片,茎粗0.6 cm 以上,叶色深绿,根系发达。

1.8 机械化移栽

早春茬番茄一般在每年的2 月—3 月移栽,越冬茬番茄一般在8 月—9 月移栽。采取起垄、双行定植方式,株距一般调为35~40 cm,行距调整为50~60 cm,栽植深度3~5 cm,苗高15~20 cm,否则容易带苗,种植密度4.5 万棵/hm2左右。宜采用2 行蔬菜移栽机,沿起垄方向作业,1 垄2 行。作业前,对移栽机应进行株距、行距和栽植深度的调节,土壤水质量分数控制在25%左右。定植后要及时浇足定植水,以利活棵。

1.9 田间管理

1.9.1 温光调控 番茄不同生长时期温度管理指标有所差异。返苗期:白天20~30 ℃,晚上18~20 ℃;返苗后:白天22~26 ℃,晚上15~18 ℃;开花期:白天20~30 ℃,晚上15~20 ℃;盛果期:白天25~30℃,晚上13~17 ℃。为保证早春茬和越冬茬番茄生长所需的环境,主要通过保温被覆盖和放风来调节温度和增加光照时间。宜采用电动摇臂卷膜机组,开机前检查卷杆上膜铺放是否均匀,防止走偏。

1.9.2 肥水管理 根据天气情况及番茄生长的需要,定植缓苗后浇1 次缓苗水进行蹲苗。以后7~10 d 可进行滴灌作业一次,随水冲施多元复合肥225~300 kg/hm2。宜采用微滴灌设备进行机械肥水管理,膜下滴灌,要选用清洁水源,以防堵塞管道。

1.9.3 插支架及植株调整 当番茄长到植株30 cm 高时应及时设立支架,并把番茄植株用塑料绳固定在支架上。支架类型依番茄品种而定,早熟自封顶品种可依畦直插80~100 cm 的小竹竿再横绑1 层竹竿,把番茄藤蔓绑在横竿上即可;也可用塑料绳吊蔓,并根据果实采收情况和植株高度调整。

番茄有多次分枝习性,多采用单干整枝法,只留主干,其余侧枝陆续摘除。一般4 穗果时摘心,摘心时,果穗上部保留2 片功能叶。在植株生长后期,及时去除下部黄叶、病叶。

1.9.4 病虫害防治 选择适合作业的植保机械,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发生特点可选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GB4285、GB832 的要求,限量交替使用各种药剂,禁用农药品种和适宜农药安全间隔期按DB32/T343.2 的规定执行。

1.10 采收

番茄移栽120 d 后,即可采摘上市,目前仍是采用人工收获。在收获期,要根据气温变化及番茄生产情况,注意调整喷滴灌间隔期,及时给植株补充营养元素和水分。

1.11 机械搬运

番茄采摘后使用搬运车及时运出大棚。

2 设施番茄生产机械化应用效果分析

2.1 经济效益

根据主要环节生产成本对照,按普通用工平均80元/d,机械操作工平均180 元/d 计算,人工施基肥平均成本150 元/hm2,机械施基肥成本130.5 元/hm2,人工育苗平均成本1 125 元/hm2,机械穴盘育苗成本28.5 元/hm2,人工起垄平均成本2 400 元/hm2,机械起垄成本686.55元/hm2,人工移栽定植平均成本1 200 元/hm2,机械移栽成本787.5 元/hm2。累计节约成本3 241.95 元/hm2。

2.2 社会效益

应用番茄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减少了用工成本和老龄化用工风险,提高了土地、水等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番茄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番茄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由过去的46.6%提高到80.2%。

3 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3.1 存在的不足

一是番茄种植户生产观念滞后,知识水平、技术水平低,在采用新型农机具进行机械化生产的认识方面有待提高。二是由于番茄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的前期各环节机具投入资金较大,目前一般农户只在耕整地环节实现了机械化,其他环节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发展比较困难。三是机械装备量小,种类少。目前,用于设施蔬菜生产的机械仅限于耕地机械、灌溉机械、卷帘机械和果蔬产品运输机械,并且不能全部满足需求,而较先进的机械比如移栽、嫁接、果蔬采收加工、保鲜等机械都没有得到应用。装备数量的短缺,严重地影响了生产效率。四是番茄种植的规模普遍较小,散户居多,严重影响了机械化技术应用推广。

3.2 建议

3.2.1 加大财政投入,提升集成技术应用水平 加大对全市设施蔬菜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的财政投入力度,推动设施蔬菜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技术集成能更加有效、快速地发展。

3.2.2 加强技术培训,加大示范推广力度 强化农机和农艺的优势互补,加快新技术引进、推广与应用。加大示范推广力度,着力培育一批有技术、善管理、带动能力强的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一批可看、可学、可复制的样板,以点带面,加快推进蔬菜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技术集成的应用。

3.2.3 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设施农机化水平 设施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可提高单机作业量,从而降低单位作业成本,解决目前种植面积小、机具投入资金大、机具使用效率低的矛盾。

3.2.4 创新工作机制,完善保障体系 把蔬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集成作为全市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的切入点,创新工作机制,密切农机、农艺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全面推进全市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

猜你喜欢
机械化番茄大棚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力促农业机械化 迈进农业“高质量”——聚焦《“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
秋茬番茄“疑难杂症”如何挽救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HOME家系列
爱挑剔的番茄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