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新锋(济钢集团济钢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济钢始建于1958年,是共和国缔造的第一批地方骨干钢铁企业。济钢产能调整从2017年6月29日至7月31日,用短短的33天时间,安全关停650万吨产能,平稳分流近2万名职工,创造了国内钢铁行业关停规模最大、安置人数最多、安置期最短的纪录。公司为济钢集团存续发展的主要全资子公司之一,转型发展重任在肩。
公司主要开展国际国内钢材贸易、运输仓储、集装箱铁路运输等业务。三年来,公司克服了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坚持“稳定经营、转型发展”的经营战略,以“贸易+物流”作为主营业务,超前谋划,提早布局,坚持“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社会市场,抢占外部资源,经受住了由于钢铁主业关停传统业务灭失的严峻考验,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利润1476万元;2019年完成销售收入52亿元,实现利润1818万元;2020年完成销售收入81亿元,实现利润3353万元。公司转型发展的主业和方向逐步明确,规模和效益实现跨越式增长。
1.贸易业务优势
一是国际贸易业务,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开拓新兴市场,调整业务结构,创新团队合作,形成了以涂镀类钢材出口为主,延伸到建材品类的国际贸易产业链,产品出口以东南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为主,国际影响力逐步提高,国内与10多家供货商建立了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国际上在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拥有长期稳定合作客户100多家。二是国内贸易业务,突出产业链价值,深化与终端工厂钢材直供合作,开发螺纹钢直供项目,价值创造能力大幅提升;与某大型特钢集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涉及钢材、废钢、农产品存储等多个领域,2020年累计供应废钢52万吨,是该特钢集团最大的废钢供货商;玉米存储基地业务形成年供货量60万吨规模,产业链效应初显。
2.物流业务优势
公司主要从事港口货物代理、铁路运输代理、公路运输、水路联运、保税仓储、加工配送、集装箱公路运输以及产业链物流服务等相关业务,涉及全产业链物流活动,业务范围广泛且业务优势突出,拥有与业务相关的丰富的物流资源,管理经验丰富,在社会享有较高信誉,是山东省物流协会命名的四星级物流企业,拥有集装箱铁路运输、有色金属交割库、船舶代理、渤交所现货交割库、银行质押融资监管仓库等资质。
3.国企平台及机制优势
作为国有企业,公司在转型发展后,大力实施市场化管理机制,体制机制、业务模式、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有效支撑了规模和效益的增长。一是公司利用原集团人力资源优势,组建了一支优秀的经营团队,积极外拓市场,构建新的业务模式,先后开发了国际贸易、废钢贸易、监管仓库等主要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二是公司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组建了与外部市场接轨的管理组织机构,针对业务风险增加的现状,成立了专责风险防控的运营管理部,增强风险防控意识与能力。三是服务优势,公司针对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客户寻求性价比最高的产品资源,提供全业务链条服务和24小时全天候服务,在服务水平要求高、运作周期长的中东、非洲、南美等市场,服务优势突出,培育了一大批忠诚的客户群体。
(1)没有形成稳定高效、市场竞争力较强的运营模式。目前,公司构建的“OEM+供应链”运营模式初步成型,但仍需持续开拓优化提升,抗市场波动和风险的能力有所欠缺。
(2)受异地经营、集团整体授信的制约,公司外部融资渠道受限,无法满足贸易企业对资金规模、资金流转的需求。公司注册地分别在青岛和江苏,经营地在济南,无法为济南当地创造税收,无法享受济南市产业发展优惠政策,难以融入济南市的产业发展规划,国际贸易产城融合、做大做强缺乏有效支撑。
(3)机制不活。一是国际贸易团队市场化程度不够,在管理模式上未完全与外部市场接轨;二是对人才、薪酬、管理模式等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利用不足,造成内部机制不活,持续发展缺乏动力支持。
(4)人员总体富余与结构性缺员并存,局部性专业人才匮乏。国际贸易业务团队平均年龄36岁,国际贸易专业只有1人,多数业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独立开发客户、签订订单的能力与当前业务的快速发展相比,存在明显差距。随着业务快速增长,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匮乏的短板逐步显现。
公司坚持“开拓市场抓机遇、精益管理控风险、压缩开支降费用、高效融通保资金”的工作思路,“贸易+物流”双产业、双轮驱动的新发展模式,激发经营活力,深挖市场潜力,扩大贸易规模,构建“OEM+供应链”运营模式,在自贸区建立国内贸易平台,在国外构建国际贸易平台,尽快做强做大国际贸易产业,实施产业升级,打造百亿级企业。力争利用三年时间,公司运营规模达到200亿元/年以上,实现归母净利润1亿元/年左右,企业迈进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公司的转型升级重点从经营转型和战略转型两个层面入手,通过经营转型,抓住当前,提高净资产利润率,完成全年奋斗目标;通过战略转型,着眼未来,实现主业的培育升级。
经营转型主要是盘活提升现存业务,着手提升运营质量,做大做强贸易物流产业,形成贸易物流一体化产业链条。主要提升措施:
(1)资产创效。通过分析资产结构发现,净资产共1.5亿元,其中占比40%的净资产收益率低,属于低效资产。为此,加速仓储转型,申请上期所20#橡胶现货交割仓库,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2)财务创效。通过分析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发现,部分业务的资金周转率较低,要强化资金平衡分析,加强资金调度,提高资金周转率和资金使用效率。通过持续调整贸易品种结构,周转速度加快一倍。
(3)经营创效。探索新经营模式,促进经营转型。优化客户结构,稳定客户资源;提升产品档次,增加客户黏性;创新经营模式,实现服务增值;丰富盈利模型,增强造血能力,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公司业务全面转型,建立以仓储为基地,集仓储、加工、运输、贸易、金融一体化的贸易物流体系,拉长产业链条,由单点创效转变为多点创效。
(4)建立面向市场的动力保障体系。推行岗位全成本核算,按照创造价值取酬,推行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的新模式,通过选聘优秀骨干管理人才,经营团队的专业化程度大幅增强;推行契约化管理,薪酬基本和市场接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得到激发。
(1)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构建“物流+贸易”双产业发展新模式。以创新为动力,着力培育双产业优势,打造三条物流贸易产业链,构建物流贸易产业新架构:一是打造国际贸易物流产业链,构建国际贸易一体化产业链,保持主打产品优势、积极推进产品结构优化、业务模式创新和新市场开发,凭借优质高效的服务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客户群体持续扩大,销售品类不断增加。二是打造大宗物资购销产业链,大力开发以螺纹钢、卷板、中厚板为主的销售渠道,开发直供客户,实现直供业务多点突破,成为新的利润支撑点;同时试营煤炭业务,为下一步业务转型升级打好基础。三是打造现代物流产业链,以济南、青岛、日照、江苏、济宁等多点布局,形成济钢物流产业一业多地战略格局,集装箱铁路运输业务(多式联运)以集装箱班列为基础,打造山东省国际多式联运集结中心。实现“贸易+物流”一体化运行效益最大化。
(2)构建内外贸相互促进的综合服务平台。一是在经营地设立国际贸易公司,融入本市产业发展大局。设立国际贸易公司,注册地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增加注册资本。享受当地产业发展优惠政策,进行融资和业务开拓,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打造国际贸易发展平台。二是设立境外公司,打造境外融资和业务操作平台,实现贸易、金融、物流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扩大出口规模,提高发展质量。
(3)推进“放管服”改革,运营水平持续提升。坚持“逐步聚焦,重点突破”,以“放权”激发经营活力,以“管理”夯实运营基础,以“服务”提升管理效率,有效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完善“三流合一”的风控保障体系,设立风险管控部门,持续完善风控体系建设,加强业务全流程评审工作,强化业务风险管控,全面实现流程信息化管理,做到全上线、全受控、全协同,全面提升企业风险防控能力。
作为集团转型发展的重要一环,企业需要切实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建设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运作,以提质增效为手段,以创新创效为目标,转型发展要高瞻远瞩,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建设运营,兼顾质量和效益,建设高效运营、协同发展、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现代服务业强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省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实现企业长久稳定的可持续发展。